由直觉联系经验向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在“复调”语文的探索中成长

2013-03-27 21:56孙云霄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复调作文语文

●孙云霄

“复调”这个词来自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巴赫金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论家。他在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中发现陀氏的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互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一种声音都具有充分的价值,它们组成了真正的复调”,巴赫金因此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 “复调小说”。他认为,在“复调小说”里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统一的作者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具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

同样,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也不应该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统一意思,课堂教学的展开也不应该按照这一种至高无上的意识开展,换言之,它不应该是一个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世界,而应该是一个东西南北风并存,思想上风云际会的世界。

因此,“复调”语文是一种深度的多重对话,它强调语文的审美性,注重学生的思维激活和精神提升,在多维互动中关注学生内在精神的成长和语言个性的养成。我的“复调”语文的产生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悟“复调”,浅探“复调”,深入“复调”。

一、初悟“复调”:从以读促写到聚焦辩论

1994年暑假,我专科毕业进入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由此拉开了我教师生涯的序幕。当时,我感谢我的老校长,因为她容忍了我最初凭着直觉的瞎折腾。

(一)大量阅读,深厚积累

由于我非师范中专生,没有艺术特长、粉笔字写得不漂亮、在公开课上因为需要夸张表演而难为情,这些在当时都成了我的短板。随遇而安的天性使得我根本没有想到去学习去补救,而是自得其乐地带着我的学生们一头扎进了书的海洋。

开学第一个学期,《简爱》《西游记》甚至《鲁宾逊漂流记》,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们就你一段我一段地大致跳跃着读下来了,看着孩子们痴迷的样子,我鼓励他们把家里的大部头往班里带,也像老师一样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大家听。但是,我的一腔热情又一次遭受了打击:能往班里带书的孩子太少了。虽一再要求,学生带来带去都是大同小异的作文选,甚至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连作文选也没有。有一个同学几乎每天都扣掉班里的纪律分,因为他总是要买学校附近路边摊的炸货吃而被值勤的逮住,但是却总舍不得买一本新书换掉那本舅舅传给他的“公社时代”的作文选。当然所有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那时候的多数学生家长并不像现在一样懂得让孩子读 “闲书”的重要性,加之当时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棉纺厂、附近的两个村和进城做买卖的商贩,家长很少有时间注意孩子教育问题,所有的行为都是靠经验。有一位家长很坦白地对我说,他不是不舍得为孩子花钱,而是怕孩子读“闲书”读得心思不在学习上,怕影响成绩。

怎么才能让家长心甘情愿地给孩子买书?怎么才能让那些爱零食甚于书的孩子爱上读书? 我各个击破,首先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大量向家长渗透“闲书不闲”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我订了几种儿童读物放在了图书角里,不长时间就让学生翻得稀巴烂。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拿着那几本被翻烂的刊物,恳请家长们就相信我一次,至少给同桌俩人合订一份刊物,我保证一年甚至一个学期以后让他们看见“实惠”,至于这个“实惠”是什么,暂时还是个秘密。家长们半信半疑地同意了。为了防止资源浪费,为了保证刊物订的不重样儿,我从总务处拿来教师订阅刊物的厚册子,把上面所有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刊物名字和订阅代号抄下来(当时全国公开订阅的小学生刊物一共不到30种),然后可以由同桌两个协商认领订阅其中一种,也可以自己单独订阅一份。如此一来,我们每月都能收到《创新作文》等天南海北30 本左右风格清新的读物。我们还规定,不论是谁订的,刊物读完了一定要放到图书角,供大家借阅。这样,每个人虽然只订了一份或半份刊物,实际上却读到了30份刊物,因为是月刊,一年下来,每个孩子就比平行班级多读了360 本刊物。同时,这种做法在班内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让读书在班里成为了一种“追风”,成为了一种时尚。

(二)厚积薄发,以读促写

那么,让家长看得见的“实惠”是什么呢? 第一是考试分数,第二是学生的精神气质。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实现这两者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是,我开始从阅读转向写作,从辅导学生的写作开始抓起。

写作辅导的初级阶段,是让学生仿写。此时,范文的选择尤其重要,我给孩子们讲,坚决杜绝作文选——再好的作文选也老气横秋。我们所有范文的选择都来源于我们集体订阅的期刊,《创新作文》《新作文》《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童话大王》等等都成为我们抢手的热门,那些鲜活生动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都成为孩子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此时我们已经很少读大部头的名著原著了,因为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不适合小学生在短期内提高语言素养,我需要在短时间内让家长和孩子们相信我。

走出了仿写这一步,下面就是推陈出新了,写出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作文,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书写个性。写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然后推选出优秀的作文集体交流、推选出有问题的作文集体修改。一段时间过后,班里78 位同学的作文我不用看名字不用看字迹,听上不超过3个句子就知道是谁写的了,甚至不光是我,学生的作文在班里匿名交流的时候,好多同学也能知道那是谁的文章。改好后的作文,由我给他们分头寄出,投到我们订阅的刊物中去。一个学期下来,班里竞有七、八名同学的稿件投中了,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第二学期过去,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作文都变成铅字了。从订阅的刊物上大声朗读自己写的作文,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这也是我们每周一次佳作赏析的必然环节,我们会分析为什么他的作文投中了,而另一位同学的却没有投中,差别在什么地方。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起来了,到传达室看看有无自己的稿费单是孩子们下课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同时,我们班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也总是在级部里遥遥领先。

写作训练的小小成功终于赢得了家长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那时候学校里没有图书室,没有网络,可是我们班却有一前一后两个大大的图书角,新的书架是家长专门为教室设计制作的。

那年暑假里的一天,苏燕同学在电话里欢天喜地地告诉我说新华书店有一部分书在国贸大厦打折促销,一本厚厚的《西游记》才六块来钱。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激动,我的孩子们已经爱上书了,她没有和我说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却当喜讯一样地告诉我哪里有好书! 7月28 日返校的时候,我赶紧把这一消息告诉大家。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拖着长腔说:“早就知道了!”开学以后,我发现同学们又热衷于郑渊洁、李群的作品了。从爱买小玩意到爱买书,从买课外书只限于作文选到买大部头的文学名著,没有人能体会到我当时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当时刘金华校长发现了我的写作训练,恰好奎文区那两年每年进行一次作文竞赛。于是,我的作文训练同时在88个人当中进行开了——从其他三个班级挑选的10个人,加上我们班里的78个人——最后参赛时,从88个人中选出10人参赛。连续两年,我们的竞赛成绩创造出了奇迹:一等奖9个人,我们全部包揽,第10个人一定是二等奖的第一名。

而我们班到小学毕业时有2/3 学生的作品都曾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过。学生考潍坊二中(潍坊二中当时还是凭考试成绩全市招生),我们班近半数同学考进了,比全校考进二中总人数的一半还要多。

(三)聚焦辩论,初悟“复调”

以上所有的工作我只是凭着兴致和直觉进行,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写点什么。在后来的业务校长王鹏飞的建议和督促下,我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于是我的第一篇论文以《写写自己的小伙伴》为题在《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Z1 期发表了。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核心不是教师的指导,不是教师的批改,也不是老师批改后的学生修改,而是集体讲评。集体讲评使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机会当众发表,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对同学的作文指点江山,在讲评当中,生发的对作文的兴趣,对文字的感悟是不可估量的。讲评作文是上次作文的终点,更是下次作文的起点。这一作文训练方法简言之就是:在作文的初级阶段,重点是仿写,范文的选择重要;在作文的中高级阶段,重点是集体讲评,语言的个性很重要;集体讲评阶段,重点是辩论,学生的思维扩散很重要。

由大量阅读促成学生的深厚积累,有了厚积才有薄发,才有了学生在集体讲评中的畅所欲言,之后在畅所欲言中引发辩论,在辩论中形成和张扬自己的语言个性,进而内化到书面表达——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书写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它们互相碰撞和激发,生成朵朵千姿百态的思维火花,仿佛一路欢歌跳跃的溪流,又仿佛琵琶女手下的那阵大珠小珠落玉盘,每一个声音都价值独到,每一次言说都妙不可言,由此有了我对“复调”语文的初步感悟。

二、浅探“复调”:从作文教学到经典诵读

2004年,我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2005年脱产一年重新进入大学校园学习。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我疯狂地迷上了西方哲学和文艺理论,夜夜读书到凌晨一点以后。不知不觉,我在教学上由直觉联系经验向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发展。反观我之前的作文教学竟然歪打正着,走了一条严格意义上的审美路子。我结合前十年的作文教学写成了我的硕士论文《在审美中自由表达》。

(一)反思作文教学,“复调”萌芽

我认识到,写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充满着个体对世界、对自身的反思和体验,因而就不能不具有精神反映、精神观照的性质,如果不能摆脱这样那样的功利态度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真正的写作活动就很难进行。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这里的“自由”有两层含义:“写什么”的自由和“怎么写”的自由。“写什么”的自由,是指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一吐为快”,侧重“一吐”,说自己的真话,吐自己的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么写”的自由,是指因为能够“一吐”而获得的“快”,即精神上的轻松与愉悦,不会因为一提到写作就精神紧张。而仿写使学生获得的就是“怎么写的自由”,追求语言个性化的做法,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写什么的自由”。此时我发现之前在作文教学中的做法分别具有浓厚的美学价值。

美文仿写——美学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认为摹仿是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的本质。这一美学思想由来已久,从几乎和老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算起,经过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此有过专门的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人对于自己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乐。从书法描红到幼儿学步,什么不是从模仿开始呢?

集体讲评——把学生、作品、读者同时引入审美过程:首先,从学生作品的存在方面说,结合接受美学和解释学文论,我们可以理解为作品的存在是因为读者的阅读,可以说没有读者的作品就不是完整的作品或者直接可以说根本不是作品。小而化之,一篇作文并不是存在于纸张墨迹或小作者的意图当中,它存在于读者对它的阅读理解当中。在通常的作文教学中,学生都知道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但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学生作文的读者,他是以评判者指导者的身份来审视学生作文的。而在学生的意识里,只要交上作文,这次作文就算结束了,至多发下作文本时再看一下老师给的分数,再谈作文也会是下一篇了。对作品的鉴赏评价这一环节在学生身上的缺失,导致学生不把自己或同学的作品看作审美对象,更不把作文过程看成是一个自由自在抒发自己所感所想的审美体验过程。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学生眼里,作文就只是一项枯燥无味沉重烦闷的作业,它已失去了任何审美学上的意义。学生不参与作品的鉴赏评价,不但压制了其鉴赏评价力的发展,还遏制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其次,从学生本身作为世界的主体存在方面说。黑格尔曾说过,审美感受是实践主体在对象世界中的一种自我关照。黑格尔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句话,他说当一个小男孩把石子投进湖水中,他看到了一圈一圈四散的波纹,他会很惊诧很开心。黑格尔解释说,小男孩之所以惊诧开心,是因为他看到不断扩大的水圈,他感到了自己力量的延伸、体现和证明,他自身的力量在外界得到了确证。我们不妨理解为,对学生来说,作文就是他手中的石子,湖水就是读者,水圈就是他的作文在读者中引起的反映,他的惊奇和喜悦是在审美中得到的对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是学生在同学和老师之间得到的一种审美观照。所以,拥有一定的读者群既是作品本身存在的需要,更是小作者的内心诉求。

辩论——审美的高级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对话。辩论是思想交锋的战场,辩论的经常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表现自我的机会,辩论过程当中我注意不用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观点,善待学生的 “另类”思想,给他们一份心理安全感和成功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真真切切地让他们彰显个性。辩论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你根本无法预设。在教学中感受很明显的一点是,离开了辩论这种高强度的对话,是很难碰撞出火花来的。只有在碰撞之中,学生才会有属于他自己的想法,才会发出他自己的声音。

此时对作文教学审美性的确认,为后面将文艺理论引入语文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实施经典诵读,“复调”咏叹

“复调”从作文教学过渡到经典诵读是在2006年以后的事。

2006年,我从曲师大回到幸福街小学以后,恰赶上学校在罗军校长的带领下开始实施经典诵读工程,于是我黑夜继续享受寂寞,遨游在西方哲学和文艺理论的世界里,白天则偏安于我的教室,带领着弟子们在《道德经》的智慧和《诗经》唯美中徜徉。诵读经典,浸润书香,能在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同时,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但是,经典语言的艰涩难懂常常使得学生诵读起来感到乏味。怎样才能使经典诵读更生动更有效,且远离枯燥?

自此,我开始初步引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开发出“国学经典复调咏叹模式”,旨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品读经典、赏析经典,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经典诵读复调咏叹模式”具体分为三步走:

1.涵咏美读——音韵的“复调”

借鉴东北师大熊春锦教授诵读五字心诀,重点运用前三个心诀,即“恭、熟、忘、合、灵”中的“恭(即恭敬心)、熟(即把经典烂熟于心)、忘(即专注诵读、忘记一切私心杂念)”。但是,整个过程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讲究诵读形式的活泼与趣味。

2.理解感悟——思想的“复调”

首先,学生要结合历史故事或典故、古诗词写出自己对文言经典的某一章或者某一句的理解。其次,教师掌握第一手的赏析写作情况,对学生写出来的赏析进行大致批阅。再次,扩大学生的读者群。老师是学生赏析的第一个读者,教师批阅完毕后发放回小组,四人小组交互交流,有特点的或者有争议的赏析文章都可以推荐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写的每一篇赏析至少有本组内的四个同学加上教师五个读者,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有机会拥有全班70多个读者。

3.说评辩疑——声音的“复调”

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确定出本组的主要发言人,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就小组代表的发言展开质疑辩论。为了激发学生质疑辩论的兴趣,需要出台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比如,如果学生能就前面发言同学的观点,谈出自己相反意见或提出质疑,得到的分数是一般发言同学的两倍。这样的游戏规则常常使辩题自动生成。叔本华说:“审美上正确规则的发现,并不需要一种引导”。这句话恰恰解释了在课堂上能自动生发辩论点的奥妙。

“国学经典复调咏叹模式”在潍坊市轻负担高质量总结大会上交流,引起市教科院的关注,之后在潍坊市小语高端论坛交流,获得好评,并且,我个人在市教科院薛炳群老师的关注下选入 《小学语文名家地图》。

三、深入“复调”:从文本细读到课程建构

如何在教学中使“复调”这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我开始系统地走近巴赫金。

(一)“复调”的内涵:相对于传统对话

简单地说,“复调”就是对话。但,此处的对话并非等同于2011 版课标提到的 “教师学生文本及教材编者之间的平等对话”。

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第315 页有这样一段话——这段话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 “复调”的交锋性——“《白痴》中的菲利波夫娜,她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堕落的女人,她与处处为她开脱的梅思金争论,极力谴责自己有罪,另一方面又憎恨同意她的自我谴责人们,这样她谴责自己的声音和别人为他开脱的声音在她憎恨同意她自我谴责的声音里形成了交锋。”交锋,才是“复调”的内核。如果没有思想上的交锋,就不会有“复调”。

所以,相对于课标中所指的对话,“复调”对话更具体更深入。课标中的对话,只要有话题就可以了,掌控不好,会使对话流于形式,造成表面上的热闹。“复调”对话则不然,它是必须能够挑起理解冲突和思想交锋的话题,这个交锋就会保证话题的深刻性与思想性。

(二)“复调”的表征:彰显于文本细读

“复调”语文的具体表征是什么呢?

1.情境营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说明了情境的重要性。巴赫金认为,对话离不开语言、身体和他人,这些都是情境营造的基本元素。进入情境的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插图,讲故事等等。

2.话语交锋。是因为文本理解而产生的交锋。正如前边巴赫金提到的那个堕落的女人,推而广之,任何一篇文本的存在都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找不到文本的冲突,引不起理解的交锋。异口同声的课堂,不是“复调”课堂。

我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2012年在华东六省一市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曾获得一等奖。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之一,讲述了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大年夜里在大街上赤着脚卖火柴,寒冷至极,五次划燃火柴,看到种种美好的幻想,最终冻死街头的故事。在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的指导下,这堂课设计了两个交锋点:第一,体会想象的效果:重点走近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的描述,创设情境想象,把文中小女孩划燃火柴后看到的幻像描写去掉是否可以,为什么?第二,小女孩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文中最后一段却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既然“凄惨”,又缘何“幸福”?让学生在话语交锋中体会安徒生童话让人安慰的力量。

3.课程建设。“复调”语文教的是课程,不是课文。“复调”课堂要大胆引进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建设,打造出有个性色彩的课程。

《孔子游春》是我2010年参加潍坊市教学大赛的一个课题,选它完全是因为太喜欢这个题目,曾获得大赛第一名。它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分为对泗水春景的描写、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师徒三人谈论志向等几大场景。课文是由多篇文章改编而来,涉及到的内容分别来自《庄子·渔父篇》(抚琴高歌部分)、《说苑·杂言》(孔子论水部分)、《论语》(言志部分),作者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几件事放在一起,难免有强拉硬扯之感。

怎么既尊重文本又使文脉畅通呢? 我开始重读《论语》,读钱穆的《孔子传》,读《孔子和他的非常弟子们》,读林语堂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随着对孔子的解读,越来越清楚的一点是,作为孔子一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必须让学生知道。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火不绝,民不聊生。孔子认为要想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要推行仁爱和礼仪,不要剥夺和战争,但是他的主张不被他出生的国家鲁国所采纳,于是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爱主张。众弟子被老师的主张所打动,紧紧追随孔子,尽管一路上生活艰难,居无定所,食无定点,有时候被人追杀,有时候要相互依偎取暖,有时候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受尽冷眼和嘲讽,连孔子也笑称自己“若丧家之狗”,但是众弟子始终不离不弃,度过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生涯。漫长的十四年的颠沛流离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呢? 靠的是坚定不移的志向! 靠的是师徒之间那深深的情谊!

引领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无论是论水还是言志,在学生眼里,孔子师生间的一切不再高深莫测,不再隔膜生硬,而是那么自然融洽甚至让人心仪。

当然,“复调” 课堂的三个基本表征互相依存,话语的交锋,如果能在一定的情境中佐以恰当的课程资源,更会锋芒毕露。

(三)“复调”的实施:立足于课程建构

“复调”语文当然不仅仅片面地适用于作文教学,经典诵读和文本细读。它的实施应该立足课程构建。

首先,构建起“教科书——拓展阅读书目——经典诵读篇章”三级班本课程体系。有深度有内涵的对话来源于大量有深度有内涵的阅读,思想的积累、精神的奠基是“复调”对话的前提,因此,构建丰厚扎实的课程框架尤为重要。(1)教科书:运用语文主题学习方式,整合教材,用一篇带多篇的学习方法,用学期三分之一时间学完教材。(2)拓展阅读书目: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拓展书目,把学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大量阅读拓展书目。(3)经典诵读篇章:学期三分之一时间诵读新课标推荐的诗词,诵读年级段相应的国学经典,比如五年级诵读《道德经》,六年级诵读《诗经》。

其次,制定出三级班本课程分别对应的主打对话策略。(1)教科书:扣词析句,精读文本,探究细节。把教材当例子。对精挑出来的教材文本,更要以一当十,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充分感知文本,抓住重点辨词析句,在“复调”对话中,展开思想上的交锋,从字里行间领略文章的神采,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语言的熏陶,学习语言的运用。此时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复调”对话。(2)拓展阅读书目:把握脉络,整体思考,点评主干。拓展阅读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丰富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兴趣。因此,对拓展书目只撷取英华,在引领学生把握主体脉络的基础上,从整体入手、或者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点评。此时的对话,是侧重于学生和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对话。(3)经典诵读篇章:吸取精髓,解读精华,感悟精神。即“国学经典诵读咏叹模式”的运用。

莫问收获,反而引来收获。“复调”语文下的学生,其能言善辩与文采飞扬、见解独到与妙语如珠让大众日报社教育专家刘同贵赞叹不已,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更是让全国语文主题学习现场会的与会老师交口称赞。我的学生升入中学以后,孩子们以丰厚人文底蕴又在各自的中学独占鳌头:广文中学国学社的三大主编丁思文、李长乐、付侑军全部出自我班,奎文实验中学的学生会主席田乘龙、文华中学的大才女梁文柯、昌乐二中的尖子生赵天承等等都是出于这个班级。

而“复调”语文本身也开始开枝散叶。在奎文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从2012年起以奎文区个性教师工作室的名义也凝聚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从教学方式上的“复调”走向研究方式上的“复调”,从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到教师间的如切如磋,以期达到教学与研究、成果与人才的共赢。

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果,生命是一场修行,那么,自然而然,因语文而成长,随“复调”而成长,这是我可以选择的最美好的修行方式。

猜你喜欢
复调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洪堡的礼物》中复调特征研究
宗教音乐人
论《穷人》的复调结构
浅析《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艺术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