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极负盛名的小说家。小说《洪堡的礼物》使他赢得了197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并于同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无论从语言的运用技巧,叙事的艺术特色还是多元的主题剖析,都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复调小说理论出发,研究并归纳出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多声部”“对话”“开放式”结尾等一系列复调特征。
关键词: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复调
作者简介:王金金(1990-),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引言:
“复调”又叫“多声部”,是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由几个各自独立的音调或声部组成的乐曲。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929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间题》一书(此书1963年经过修改更名为《陀思妥耶夫墓诗学文题》)中提出了复调小说这样一个文艺理论概念,用来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的主要特色。
《洪堡的礼物》是贝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该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当时的状况,揭露了美国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洪堡的礼物》通过独到的叙事视角和来回的时空转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叙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个思想意识复杂,心理矛盾不断斗争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总结出,《洪堡的礼物》是一部非传统,极具复调特色的复调小说。其具有复调小说:多声部、对话性、开放式结尾等复调特征。
一、多声部
复调小说是一种“多声部”小说,主旨不在于开展情节、人物命运和性格,而在于展现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在复调小说中,没有作者的统一意识,它是由不相混合的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声音”组成的全面对话小说。所以复调小说首先强调作者不再是站在全知全能的视角统领整个作品,主人公们的每个行为,全都属于现时,而不被事先规定,即使是主人公的回忆,也被安排与现时的需要;并且时空场景在小说中的转换也很灵活,看上去完全取决于主人公的需要,就使得作者失去了传统的那种权威。《洪堡的礼物》中,不似传统小说中有鲜明的故事情节,而是不同的个性鲜明的思想意识之间的不断碰撞。主人公在同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时候,也在对自己的思想和内心不断进行拷问和反思。有一次,西特林做梦梦见洪堡没有死,两个人还进行了交谈。醒来以后,西特林就开始思考梦里洪堡对他讲的话,进而开始一系列有关死亡的思考:“我觉得生前你是从自我的核心向外看,而死后,你是从圈子以外向内看。”整个小说的推进,打乱时序,作品结构呈现出一种内在的跳跃性,文章的进行是隐含在西特林和洪堡两个人的人生回顾中。这些回忆主要集中在小说前十八章,这些回忆并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在于西特林的潜意识里,期间穿插的许多零散的小故事,也都是以西特林的回忆形式出现,完全不受作者操控。除此之外,作者在小说中穿插了许多零散的小故事,大多都是以西特林的对这些故事的回忆展开的。这些小故事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主题,而且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二、对话性
“对话”是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巴赫金认为,生活本身是一种对话性现象,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对话又由“大型对话”以及“小型对话”组成。“大型对话”涉及小说结构、人物关系结构,这是针对小说的整体而言的,后来被发展为多主题、多线索的复式结构。微型对话主要表现于人物心理结构之中,体现在众多人物话语对白及内心的自我对话。具体来说就是主人公内心的思想矛盾构成的内心对话,包含个人内心各种思想的对话以及与他人言语的相互对话。《洪堡的礼物》中,结构上不只存在一条线索,这些线索之间并不构成时间或因果方面的联系和从属关系,它们互不干扰,单独发展。复调小说中的几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音乐中的“对位”和“暗合”,彼此之间既可以互相参照,又可以独立发展。该小说的前三章,是西特林对洪堡一生的总体回忆,作者通过跳跃性的回忆、事后的评论以及自由的联想和独特的内心独白组成的叙述文本再现美国社会生活中瞬息万变的场景和知识分子迷惘矛盾的精神状态。小说的第二部分线索相对清晰,主要的事件就是,西特林的车子被坎特拜尔砸坏了。这部分,也是时而讲述砸车后一天内发生的事情,时而进入到西特林自己的内心独白和反问,时而又跳到对洪堡的回忆。所以在《洪堡的礼物》中,不仅仅只是西特林的本人的故事,还掺杂着许多与西特林有关的其他人的故事。而所有这些故事的线索既相互并存,又独立发展,构成小说的大型对话。西特林内心的思考反问几乎贯穿整个小说,从一开始,自身对名誉金钱以及知识分子美好的身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的反思,到最后,自身以及洪堡的命运的反思,始终都在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些微型对话不仅反映的西特林自身作为美国当代知识分子那种迷惘矛盾的复杂心理,也折射出在物欲横流的资本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而西特林与他的前妻黛米、丹妮丝、莱娜达,以及洪堡的妻子凯丝琳之间的对话更像是西特林在与客观的世界进行抗衡,不仅反映了西特林自身处事的矛盾,而且通过与这些女性之间的微型对话,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中女性的地位。
三、开放式的结尾
复调小说是一种“多声部”,“全面对话”的小说,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相互碰撞,并且任何一个个体都成为了主体,任何一种意识都可以申诉自己、标志自己,都可以在对话里自由存在、发展。这就造成了复调小说极大的未定论性,还没进行对话的人物无法了解,正在进行对话的人物的思想也在不断的碰撞中变化、发展,不同时空又存在着不同的人物与对话,于是整部复调小说就构成了一个未完成、未定论的对话世界,所起最终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洪堡的礼物》中,最后,虽然西特林用洪堡的留给他的“礼物”好好安葬了洪堡。可是难道向洪堡这样一位极具才华的作家不应该一开始就被尊重和崇敬吗?难道像洪堡这样的知识分子留给世人的财富,仅仅就像他的棺材一样,几捧黄土,便不复存在?怪不得西特林会在洪堡的葬礼上发出伤感的质疑:“啊,洪堡,我是多么难过啊。洪堡,洪堡——这就是我们的下场。”
四、结论
本文根据巴赫金复调小说的理论对《洪堡的礼物》中所具有的复调小说的特点:“多声部”、“对话性”、“开放式的结尾”这三个复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通过分析,《洪堡的礼物》这部小说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特点。该小说所具有的这些复调特点,也反映了多元化社会下,丰富多彩的思想相互碰撞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程锡麟.西特林的思与忧——《洪堡的礼物》主题试析[J]. 当代外国文学, 2007.(04).
[4]黄梅.也说巴赫金[J].外国文学评论,1989(01).
[5]陆凡.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J].文史哲,1979.
[6]钱中文: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译本前言[A],北京:三联书店,1988.
[7]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钱中文.《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83(04)
[10]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和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1987(01).
[11]索尔贝娄.蒲隆译《洪堡的礼物》[M].江苏人名出版社,1981.
[12]邵秀荣.《洪堡的礼物》的名字隐喻[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12).
[13]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J].外国文学评论,1987(1).
[14]夏仲翼:《窥探心灵奥秘的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散论》[J].苏联文学.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