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认识论思考*

2013-03-27 20:57陶新珍叶良均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管理者校园文化群体

● 陶新珍 叶良均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衡量高校管理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已成为校园管理、决策者提高管理效能的普遍诉求和师生群体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前提要求。决策、管理者的制度选择应从师生群体利益出发,体现师生群体的主体地位,使制度规范得到校园师生群体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并内含着校园精神追求和群体价值观念。制度有了灵魂,才能促使个体发展、优化管理路径,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推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一、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误区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社会化、市场化特征日益突出,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绝大多数高校的重要使命。这些应用性人才作为社会实践一线主体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文化素养也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服务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一样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更多办学主体、决策主体、教师主体和学习主体都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是校园主体的精神家园这一内在文化特质,却被人们逐渐淡化。所以,发挥大学文化功能的回归和改变高等教育不健康的发展趋势,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那些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得以传承的反映大学精神理念的校园精神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它不可能抽象地发挥引领作用。校园的建筑物、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等作为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也需更多的精神文化浸润。因此,各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基本上都认识到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但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识误区往往导致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基于制度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而校园制度作为静止的规范准则,不能自动调节校园内各主体社会关系,它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静态的层面,即作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1]它可以是单纯的规章制度,也可以是被赋予了精神理念的。二是动态的层面,即附着精神理念的制度内化为体制内主体潜在价值倾向和普遍共识后传承并深化校园精神文化,从而保障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动态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制度是具体的,文化却是抽象的,当制度与文化结合时,制度文化又不仅仅是制度本身,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化的认识论根源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是教育界曾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但是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校园文化在内涵上十分丰富和复杂,这为具体的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也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并逐步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二十多年的研究,校园制度文化作为连接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的纽带,已被看成是校园文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创新学校文化、实现学校变革,往往都要从制度创新并实现制度文化更新上做起。[2]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然状态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化的倾向,即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倾向于单纯的制度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化的认识论根源体现在:一是校园决策、管理主体不能正确把握师生主体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利益诉求,从而在制度设计中不能体现和关照校园其他主体的价值和核心利益;二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师生群体,不能正确理解决策、管理主体所采用的校园制度规范在本质上是否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在认识论上产生误解和困惑,影响校园制度文化的形成和作用发挥。事实上,校园文化建设不同主体对制度文化内在价值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他们认知差异。决策、管理主体没有把师生等主体的需要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而是基于自上而下的管理权威需要来进行制度选择,这是主要方面;校园其他主体也存在着从自己的私利为基点来审视校园制度和个体之间关系的现象,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影响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基于文化管理的强大效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问题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文化研究开始后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被各高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提了出来。校园制度文化研究和建设的讨论多是基于管理者的视角,因为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决策、管理者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并未体现大学的本质,没有把“被管理者”主体利益纳入自己的认识视野,纯粹以“权威”为价值目标,各管理组织部门之间也缺少沟通和理解。

首先,制度文化建设目的模糊导致制度文化建设不协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因为强调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各管理组织部门从各自管理便利出发分别制定本部门的规章细则,对于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没有形成共识,“制度文化建设到底为了谁?为学生、为教师、为管理者、为领导?思路混乱。”[3]因此,制度文化建设目的不统一,导致制度文化建设不协调。其次,管理组织团体间缺乏沟通,导致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关联性差。部门之间存在“小团体”意识,分工过于绝对,严重排外,忽视管理组织共同的任务,导致了整体组织领导能力减弱,制度文化建设的关联性差与沟通不畅。这主要是由管理者对部门内部之间协同并进关系认识偏差引起的。[4]再次,官为本的价值取向,导致对制度文化建设主体认识不清晰。“以官为本”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很突出的价值取向,至今还是一种比较有影响的思想意识。“以官为本”的认识不仅体现在一些为官者中,还体现在普通人当中,这也是校园文化决策、管理者会在领导管理中凸显个人意识和管理权威的重要原因。大学唯官是上的氛围必然导致“学术人才争做行政领导,仿佛谋了一官半职,便是对人才、对知识的最大尊重。”[5]这种制度安排如向行政利益倾斜,校园文化必然要蒙上浓厚的行政化色彩。行政化太浓形成不了大学求真育人的共同愿景,学校行政的决定和制度安排未必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因此,就形成不了统一的学校文化。[6]

校园制度的构建根本目的是为师生服务的,只有制度得到校园主体普遍认同和接受时,制度才能成为文化,才能发挥引导、规范和约束功能并塑造人的心灵。制度要成为制度文化就要让师生群体意识到制度是以他们为主体的,并以体现他们共同价值为出发点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化的表现,是不少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非常全面,可校园主体对制度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不高,而群体认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应该来源于社会存在。学校管理者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学校一切制度的建设都是服务于师生的,如果背离这一方向,以官为本,一切决策都从个人主观意志或管理团体利益出发,制定出违背大学办学宗旨和师生意愿的制度,那就丧失了作为管理者的资格。正是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部分决策、管理者与师生群体保持距离,关系疏远,加上普通群体也存在的“官本位”的思想,对为官者存在官崇拜现象和依附心理,所以产生了师生群体对学校制度建设的误解。他们往往认为制度文化建设与己无关,忽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自己主体地位及制度文化建设本质与师生群体利益的一致性,结果使他们感觉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的设计不过是管理者用来约束被管理者的工具,在心理上很难形成共识。这些都必然导致制度文化建设的制度化。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精神化的认识论机制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精神化的认识论机制,一方面是指校园决策、管理者通过深入师生群体生活进行调查,并把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师生主体需要;另一方面是指师生群体对学校制度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第一方面最为重要。因为决策、管理者为主体的制度文化建设活动的出发点的选择就是整个认识论的关键和核心,所以,正确的认识活动的前提是决策、管理者必须把师生群体的需要和利益作为认识活动的出发点,体现大学求真育人的本质,从而基于此点来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突出决策、管理主体的服务意识

首先,决策、管理者要准确定位。真正理解和形成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中坚持为师生群体服务的理念。制度是决策、管理者进行领导的重要载体,但决策、管理者不应占有制度,而应是各校园主体共建制度。制度建设只有以共同的需要、利益和价值观为基础,成为校园相关主体共同的任务,才能为学术研究、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和人才培育提供优化的精神文化环境。

其次,决策、管理主体要能动反映师生主体需要。管理者要主动深入师生群体当中,准确地了解师生群体的内在需求,为开展管理工作提供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群众掌握大量直接和间接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克服领导与教师学生互不沟通,互不交心的现象,避免在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上一切决定都由行政会议决定,忽视学校建设中人这一最重要财富和资源。同时管理主体对收集到的师生真实需要的材料进行理性分析,把握群体需求变化及其特点,并把这些需要充实到现有的制度当中去,并把完善后的制度进行实践,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再进行修订完善,这样的制度才是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的,也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体现。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师生群体的主体意识

首先,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学者把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发扬期。[7]这项系统工程是由校园所有主体共建的,所以师生群体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理解就是创造”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这一概况不仅适用于学生学习领域,也适用于校园的管理方面。师生群体对管理制度本身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将直接决定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他们作为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决策、管理者还要通过沟通和宣传等渠道让师生群体能够理解和认同现有制度。只有他们认识到这些制度设计在本质上代表了绝大多数主体的利益,才能形成共识,实现内化。

其次,师生群体有了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后,还要组织和协调,改变他们被管理的状态,实现全员参与管理。要将师生个体的利益和学校的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校园主体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师生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8]“管理不是领导一个人的职责,也不是几个人的事情,管理是全体师生的责任”。所以,如何判断管理者工作是否积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否有效,校园所有主体在工作中是否焕发较强主动性与自觉性是重要的标志。[9]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基于鲜明的主体精神旨归

“办学理念就是大学办学者在自身对教育思想、大学理念认识的基础上,对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经验的理性认识、追求和哲学思考”,[10]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旨归。只有在明确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进,才能真正实现精神化,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的发展。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理念的凝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两者都十分重要。一方面,我国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虽然其中不乏雷同,但可以看出我国大学并非缺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并非不知道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关键在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缺失使自己的理念无法落实,文化精神难以得到传承。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足的问题外,校园精神文化凝练的问题也很突出,如“211”大学中有6所校训都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词,像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勤奋等词在许多大学校训中仅仅是排序差异而已。[11]试想这些作为校园精神理念概括的校训,仅仅以这种“口号”的方式怎么能够内化为校园主体内在的价值追求。所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应然的表现是校园多数主体基于正确的认识,以校训为灵魂,以学风校风等为出发点和归宿,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逐步形成校园主体无形的规范和价值凝练,从而实现制度精神化的过程。

[1]夏征农主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197.

[2]张军凤,张武升.基于师生本位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3][4][5][9]李长吾,李莉等.绿色管理理念——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新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

[6]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评论,2010,(01).

[7]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322-323.

[8]王晓梅.略论高等学校管理者应秉持的管理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8).

[10]王均强.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12).

[11]唐智松.我国重点大学校训价值取向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06).

猜你喜欢
管理者校园文化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