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经济效应与发展途径分析------以辽宁省服务外包为例

2013-03-27 20:50李天舒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对外经贸实务 2013年4期
关键词:发包方外包服务

■ 李天舒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一、引言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或组织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原来由内部员工完成的部分服务环节通过合同方式转移给外部的专业服务商提供。服务外包行为是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组织的一种新的形态,源起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包商)将信息系统构架、应用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等服务业务,发包给企业外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服务提供者(承接商),从而通过生产服务体系的重组,有效利用优质的外部资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和实现由发包方和接包方作为活动主体完成,对发包方而言可以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等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对接包方而言也是有效获取发包方知识技术和提升自身发展地位的重要途径。可见,服务外包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相融合的产物,是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服务外包作为产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蕴含着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已经不是部分企业的行为,也不仅仅拘泥于软件外包等IT服务领域。服务外包覆盖了当代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客户服务、研发设计、国际物流、政府或企业运作管理等领域。据预测,2015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

服务外包是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引擎。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高带动力、绿色环保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税收创造能力和吸纳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至2011年底,辽宁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超过1200家,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3.4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进一步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引导方向,有效实现服务外包的综合经济效应,对于加速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

服务外包实现机制的关键内容就是使原来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协调的服务性投入活动,转变为通过市场合约方式联系的活动。它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分工方式是产业组织垂直解体(Vertical Disintegration)的结果,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间分工深化的结果。从一般意义而言,发展服务外包有可能获得节约成本、促进生产专业化、提高经济效率等收益,对接发包企业双方都是有利的组织方式,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一)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包方实现运营的专业化和低成本化,提高价值创造能力

服务外包的产生遵循效率边界的交易成本理论,表明发包企业或组织经过对内部资源、能力等因素的权衡,选择将特定的服务活动和流程交给企业或组织以外的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发包方只有通过市场购买专业化服务且高于服务功能内部化的效率,才会做出服务外包的理性决定。通过服务外包,发包方可以精简组织业务链,减少或消除在业务方面的费用和管理成本。服务外包遵循核心竞争力理论,有利于发包企业集中精力强化核心竞争力。

基于业务外包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将一些重要的但非核心的业务交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商来做。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本企业中竞争对手难以复制获得的资源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实施业务外包,并动态调整外包业务的结构和强度,着力开发和培育本企业独特的技能和知识。如国际软件发包商微软针对中国市场的年发包量达到2亿美元,有6000多个工程师为微软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做工作。中国移动与摩托罗拉仅一年期的通讯类服务合同就达3.1亿美元。

(二)服务外包有利于接包企业基于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从国际视野而言,服务外包正成为继传统的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等途径之后又一新的技术扩散路径,本土企业通过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现实的选择。服务外包通过以下途径产生较强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

一是示范和学习效应。即接包企业在承接服务外包的过程中,发包方服务产品的整体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隐性知识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显示。接包方通过有效获取和掌握先进发包企业溢出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技能,有可能逐渐由低端的简单代工升级到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附加值较高的高端环节,以达到迅速提升企业组织营运效能和竞争力的目的。

二是接发包企业的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发包商和接包商间主要靠合同机制和市场机制约束双方的行为,服务接包企业承接发包方的服务需求,与发包方一起进行技术研发等,进而有可能随着社会交换过程的进展转化为基于互惠的合作关系。如大连市凭借对日软件外包起步,经过10多年的发展,正在由接包向自主创新转变,转向解决方案和行业应用的提供。大连的软件产品在物流、自动控制等领域技术和管理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东软、华信等企业已经拥有多领域、交叉复杂、系统设计的经验,具备了大型应用软件总承包商的能力。东软集团开发的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管理系统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发展服务外包具有经济增长效应,能够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外包产业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战略平台,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大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软件和信息服务类“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占高新区GDP的比重接近80%,网络、设计等产业人均产值达到近1000万元。一批跨国公司的共享服务中心、区域运营总部的设立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如设在大连高新区的IBM的全球服务部,拥有6000名员工。国际服务外包公司简柏特业务主要集中在财务与金融领域,在大连软件园区建设“简柏特专署园区”,拥有近4000名员工。设在大连高新区的阿迪达斯亚太财务共享中心面向亚太地区的所有阿迪达斯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可见,发展服务外包不仅可以增强高端产业的聚集度,也对提升地区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服务外包的发展途径

(一)厘清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细化服务外包政策内容

近年来,随着对服务外包分工原理和机制理解的深入,对服务外包意义和前景认识的加深,国家和地方对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倾斜政策更加明确和不断细化。国内很多省区都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了鼓励服务外包产业的系统政策体系,主要运用财政补助、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金融支持等政策工具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从政策涵盖范围和政策立足点看,基本集中在以设立服务外包财政专项资金为引导形式,予以人才培训资助和人才引进奖励、国际认证补助和研发创新能力支助、公共平台建设补助、贷款利息补助和提供贷款担保等。但各省区间存在一定的政策力度差别,具体体现在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的规模、扶持资金使用结构的差别等。

影响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和专业技能、财政税收政策、土地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成本、税收等交易成本、信息技术水平、电信等基础设施质量,应从省情出发,科学翔实分析本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机遇与自身禀赋相结合,选择本地具有优势和基础的细分行业,形成在细分市场上的行业聚集。增强政策扶持导向性和实施力,努力形成政策竞争力的优势。

(二)培育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确立区域服务外包品牌整体形象

企业规模是衡量服务外包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国际上一些大型外包项目的操作经验,一般3500-4000人的企业规模才能拿到大的订单合同,企业规模小则难以取得国际发包商的信任和形成稳定的接单渠道。辽宁服务外包企业以员工在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居多,千人以上企业较少,能够达到3000人以上员工规模的仅有东软集团、大连海信、大连华辉等几户企业。多数小微企业缺乏国际资质认证,处于转包接单的状态。

因此,应鼓励企业规范化、国际化运作,致力培育和打造一批规模千人以上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并从中蕴育出若干规模达到万人以上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服务外包企业,能够具备承接大型国际项目、开展战略性长期基础研发项目、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的能力和实力。整合财政扶持资金,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把更多的财政性资源用于激励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形成本地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要像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那样,把承接服务跨国转移外包作为服务业开放的有效载体和战略支撑。鼓励和引导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与境外服务外包企业通过采取合资合作、战略联盟、业务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优势互补。鼓励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兼并,获得具有行业经验的专家和高级项目经理等高级人力资源。

(三)促进产业集聚和特色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经营环境

进一步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服务外包产业体系。以大连、沈阳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重点城市为依托,发挥对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牵引、扩展效应,促进示范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协同和错位发展。将大连和沈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定位于研发中心和接包区,部分业务向周边转移。利用丹东、鞍山、铁岭、抚顺、本溪、锦州等城市具备的一定外包人才基础和成本优势,通过接转包、分包等形式获得起步和发展。按照产业分工和差别化原则,规划建设若干各具产业特色的专业服务外包园区。注重服务外包专业招商,发展专业化服务外包,逐步形成区域内服务外包园区联动发展的格局。

以支持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探索增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省政府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所在地的市、县级政府要投入相应资金,用于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障园区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改造升级,逐步提高各园区的质量。建立政府、园区、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合作的网络化、专业化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投融资和技术教育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针对服务外包企业多为轻资产型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的发展特点,创建以高技术服务外包企业孵化器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中心,引入风险投资、专业服务业等机构,支持小微型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和产业扩散,提高中高端服务外包发展能力

推动服务外包从既有的ITO扩大到BPO、KPO。服务外包通常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管理外包(KPO)三种类型。从辽宁承接服务外包的业务构成看,信息技术外包是承接外包服务的主要方式。据统计,2011年辽宁离岸服务外包接包执行额中 ITO、BPO、KPO所占比例分别为83.4%、11.7%和 4.9%。应逐渐拓展服务外包业务领域和层次,提高服务外包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

在信息技术外包领域重点发展软件研发外包、信息技术研发外包、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等;在业务流程外包领域中要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分销等物流供应链服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电信服务、管理服务等;在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领域中要重点发展动漫创意、网络游戏研发设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产品技术研发等。在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升级过程中,注重促进在岸和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协调发展。

同时,要鼓励制造企业与相关服务企业整合价值创造过程,有效衔接制造企业与服务外包企业的供需关系。鼓励制造企业内置的服务性部门通过分离或转让,成为独立的专业化公司或由专业化的公司收购。引导支持制造业企业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如电力装备、基础装备、专用装备行业的制造企业均可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专业设计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及时实现企业转型,以工程总承包商等形式进入服务外包领域。并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在承接外包的过程中通过自主研发完成技术创新,逐步形成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在外包价值链环节中的位置。▲

猜你喜欢
发包方外包服务
三方众包市场中的发包方平台博弈机制设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离岸IT外包中如何降低发包方的知识保护: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浅析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的成本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