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 影 程志刚 郝婉丽
产业结构的转换及变化,其外部表征体现在物质资本(如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等)的更迭和再投入,这一过程往往通过资金物化而较容易实现。但在其内部表征层面,则主要体现于人才结构各项禀赋特征(如知识结构和科研特色等)的适应性转变,而这种转变却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来逐渐演进[1]。因此,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需要受制约于人才结构的调整效率。影响人才结构调整效率的政策施力点,较大一部分来源于高校对于既定人才在技能属性、智力属性以及创新属性等方面的塑造和引导[2]。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预期,则分别体现于人才结构调整对于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协同适配效率。伴随《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提出,如何进行人才结构调整、如何匹配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如何促进以上两种结构关系的协同发展就成为关乎我国产业经济在当前阶段转型效率和在未来阶段发展水平的关键问题。
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引擎,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占有支配性的影响权重。高等学校如果可以在教学中以区域主导产业涉及到的行业状况为授课背景,在科研中以主导产业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则高校的社会服务对象自然会衔接匹配到区域主导产业的各个生产、管理和技术环节。相应地,人才结构在地方高教效能层面亦会对于区域主导产业的边际产出产生积极的影响[3]。
传统产业是地方产业经济的根本,是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主体和根基。除将主要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投放于对于区域主导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和匹配,地方高校还应拿出一部分招生名额投放于区域传统产业所需的地缘性人才的培养。这部分培养结构应突出对于既定培养人才在生源区域方面的约束,专项培养、专项就业,以客观确保传统产业在地缘人才储备方面的接续。
新兴产业是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契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水平将起到牵引和导向作用。高等学校可以对新兴产业所涉及到的人才属性进行探索培养,在专业配比及培养规模层面,中央部属高校可以依托办学优势,借助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宽口径遴选培养;地方省属高校则更适合依托于地缘及区位禀赋,小规模专项筛选培养。即在规模总量层面,相关教育决策部门应尽量做到顶端统筹,在创新属性上加强对于既定人才的智力约束,以同步匹配于新兴产业对于人才就业吸纳容量的考虑。
人才结构有两个很重要的评估观测指标,即学历获得结构和行业背景结构。学历获得结构是由既定人才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并不显著受影响于相关部门的决策规划。但行业背景结构却往往受制约于教育决策部门的客观统筹,所以如果试图从顶端配置层面对于人才产出结构进行调整,则相关教育决策部门则可以从高校隶属的行业背景、招生计划的名额分配以及人才培养的区位特色等方面,对于能够影响既定人才结构的相关培养属性进行顶端干预。
在高校的行业隶属层面,中央部属高校应依托相关行业部委,面向国际产业前沿,以铸造具备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地方省属高校则应立足地缘禀赋,面向省际主导产业,以培养能够服务区域优势产业的落地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为导向。但目前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现状却是,无论高校的隶属关系是中央部属抑或地方省属,为充分迎合招生规模的需要,均在不同程度上或潜移默化中提出了国际化的培养思路。如果说中央部属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定位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认可程度是恰如其分的,那么对于(普通)地方省属高校(甚或是原则上三表招生的院校)而言,借助于国际合作办学噱头而衍生的双语教学、外教授课、原版教材等名存实亡的“鸡肋式”人才培养环节则多少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毕竟,学苗质量在客观层面上制约着人才培养的定位瓶颈。须知,服务社会才是大学办学精神的风骨。相对于以卓越人才为培养定位的中央部属高校,在既定人才产出规模上占有更大份额预期的地方省属高校,则更适合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培养目标。
相对于国际化进程带给地方省属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带来的冲击,不同区域间的人才培养导向趋同问题更值得引起相关教育决策部门的关注。由于宽口径、厚基础教育理念的全面铺开,不同区域间所培养出的人才规格正在严重趋同,即不同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甚至能力结构方面并未因所属高校及所处区位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地缘差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既定人才适应标准化的技能岗位要求,尤其是工业化水平符合国际规范产业(行业)。但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只有少数地区的示范性工业园区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标准化产业模式。而对于其它绝大多数区域,由于区域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有主要权重,且这部分传统产业又多依托于区位禀赋,生产过程及发展模式通常融入了很强的地缘特色,所以整体的工业模式并不完全同步于国际生产标准。然而宽口径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技能属性层面,却通常以理想化和去地缘化的生产模式为培养导向,亦即,统一口径所培养出人才的技能结构很难在落地层面良好契合于传统产业的地缘特征。
造成人才结构的技能属性脱离地缘禀赋的原因除了宽口径、厚基础教育理念的全面引入,还在于我国当前对于高校考核评价方式的选择。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主要取决于科研实力层面的纵向指标。而该类评价指标的外部表征则主要来源于纵向课题和科研论文的数量。这就在客观层面上造成了国家考评学校,学校考评教师,教师脱离地缘禀赋的实际问题,而唯“学术GDP”独尊的科研怪圈。然而量产化模式下催生的理论课题和学术论文,绝大部分并不能实际契合传统产业的生产实际。须知,产业的发展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尚且可以称之为传统产业的产业,如果丧失地缘实际的支撑,如果匮乏落地人才的支持,则明天就可能变成落后产业。因此,在广泛接轨国际考评理念的同时,我们的教育决策部门对地方省属高校层面的办学考评亦应更多一分量体裁衣式的思考。
影响地方产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因素除了占有支配性权重的主导产业和占有主要权重的传统产业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产业类型就是新兴产业。因为相比较于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对于资源基础和地缘禀赋的要求,新兴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为原本存在区位和禀赋差异的不同地区提供了一个相对无差异化的发展契机。但与之伴生的,却也对于人才结构的智力属性和创新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及对于既定人才智力属性和创新属性的锻造,目前中央部属高校层面做得较好,这主要是得益于对于国际前沿技术的把握及相应的国际合作。但地方省属高校对于人才创新技能培养的平均水平则相对不足,这主要是受制约于学科交叉及交流合作的疲弱。与中央部属高校不同,无论是从办学基础抑或培养主体层面,地方省属高校并不具备进行高端国际合作的基础,所以地方省属高校的合作模式多以省际间的交流合作为主。但就目前交流合作的平均发展现状而言,以交流居多,合作较少。即多停留于表面的参观、考察或纵向课题合作层面,然而对于真正能够促进学科交叉的横向项目合作,实质性内容则少之又少。一言以蔽之,对于地方省属高校层面而言,省际间的交流缺失学科交叉考虑,匮乏产业合作内涵。
面对人才的行业背景结构偏离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窘境,不同发展类型的高校应立足行业隶属关系,探寻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现实,以谋求差异化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格局。中央部属高校应以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国际化为发展平台,立足部属行业特色,面向国际产业前沿;地方省属类高校则更适合以应用型为发展方向,以省际间为发展平台,夯实区位禀赋,服务主导产业繁荣。以省内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以科研配套和人才配套为分支,培养能够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落地人才以解决省内主导产业在现实发展中所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为辅助强化地方省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实际执行力,建议相关教育决策部门加大对于地方高校在招收定向生及委培生方面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在与地方传统优势产业结合紧密的特色专业方面,加大省内招生比例,扩大优势企业定向培养及联合培养参与面,将地缘特色和产业禀赋融入到对于人才培养的教学及实践环节,以从技能约束性层面加强既定人才产出结构的地缘就业特征。换言之,对于这部分以定向或委托为培养形式的专项人才,可以沿用我国高等教育在精英培养阶段所采用的“窄专业”培养模式,以避免宽口径所可能带来的就业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另外,教育决策部门还应针对高校目前的考评方式进行分类改革,即对于中央部属高校可以基本选用国际通用的考评体系。而对于地方省属高校则可以大部分删减对于诸如学术论文、纵向课题等偏理论指标的考评,取而代之的,应增加对于人才服务本省经济发展的考评和引导。诸如人才就业本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就业本省传统产业优秀企业、创办基于地缘禀赋的公司数量等规模性指标及效率性指标的建立和遴选。对于地方省属高校而言,深挖所处区位的禀赋内涵并与所在区域的龙头企业深层次探讨联合人才培养的内涵,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想要在调结构的过程中匹配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人才的产出结构,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及促进学科交叉就成为一种适应宏观经济形式的选择。与中央部属高校的综合实力相比,地方省属高校中的绝大部分在当前阶段并不具备进行国际合作交流的基础,因此,进行省际间的交流合作更适合发挥出省属高校的区位禀赋和产业链条配合优势。但需要注意交流与合作间的辩证发展应因,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合作,如果仅将交流停留在参观考察层面,而并未就交流的科研实质拓展到产业合作层面,那么交流就缺失实际内涵了。另外,交流的更实际意义还应体现在相关科研人才的交流和互动上,只有人才流动才能繁荣科研团队生态,也只有人才流动才能使服务深入(产业)企业。因此,在对于人才流动的管理及考评机制层面,相关决策部门还应积极破除现有制度在体制层面的制约和限制,为人才流动创造出更为宽松的土壤。
[1]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J].商业研究,2008,(2):34-39.
[2]汪秀,田喜洲.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8-34.
[3]霍影.问地方高教效能:人才培养模式应如何嵌入区域经济发展[J].学术论坛,2011,(7):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