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
(东莞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
在这样一个全民狂欢的信息时代,网络媒介的高度互动性与便利性为人们的远距离交流提供了最大的自由,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然而这个空间并不是完全抹杀了差异化的平等,它依旧具备着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城乡等群体性差异。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中男女比例为55.8︰44.2[2],与2011年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女性网民正逐渐撑起互联网的半边天。而由于网络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网络交流中,女性逐渐形成了自己不同于男性,也不同于以往的话语风格。
女性语体的探究可以从男女发音、用词、句型、交谈方式等诸多层面的不同倾向上展开论述,但众所周知,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不同的称呼能够反映人们不同的关系、心态、身份、地位以及价值取向等。限于篇幅,本文仅针对当今网络交流中女性同性群体之间称呼语的一些变异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形成的语用功能,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揭示网络时代女性话语构建心态和效应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言是社会的镜像”,祝畹瑾认为:“称呼语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词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3]153随着社会的变迁,交流媒介的改变,我们发现,女性同性群体之间出现了诸如“亲爱的”、“亲”、“亲亲”等以往只出现在异性交往之间,用来表达亲昵关系的称呼语,也出现了“美女、靓女”等带有自恋及相互恭维意识的称呼,还有“小姐、同志”等在现实世界中已被边缘化的称呼语。这种变化在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均有显现。
东方文化素来以含蓄为美,中国人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大都矜持、保守、含蓄,加之受封建等级观念、伦理道德、传统思维的影响,改革开放前,一般人即使在称呼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甚至是自己所爱的人时也很少使用“亲爱的”这样直接示爱的称呼语,所谓“爱你在心口难开”。女性同性之间,更是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在语言上比男性更为保守,以传统的称谓形式作为招呼语的比例明显大于男性[4]。研究表明,在面对和自己父母、祖父母年龄差不多的同性时,女性会使用特殊亲属称呼语打招呼,如“李阿姨”、“张奶奶”等;在工作场合或某些正式场合,会以姓+职位、头衔或职业称呼,如“王科长”、“刘医生”等。而在同性朋友之间,则多是以姓名相称,包括全名、学名、小名、别名、老/小/大+姓等。改革开放之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像“亲爱的”、“最爱的”这一类修饰语在称呼语中的使用情况日益明显,但也只是在情侣之间非公开场合使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英语在国内的迅速普及,网络语言逐步形成,也大大推动了国内称呼语的变化。在日常称呼中,一些网络用语,或是字母缩写,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称呼语就变得“通俗”起来。如:“darling”、“plmm(漂亮妹妹)”、“恐龙”、“猪头”等等。而原本在异性情侣间才使用的亲昵称呼如“亲爱的”、“亲亲”等称呼语也进入了女性同性群体的交际圈中,成为网络言语交流中广泛使用的通称。
和男性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言语交际习惯不同,女性在言语交际中习惯于先向对方打招呼再进入话题。这时的称呼语起到了一般性的交际功能:(1)话语提示功能。通过称呼唤起听话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为接下来的言语交际活动准备前提条件。(2)表达礼貌或尊敬的功能。在社交礼仪中,先称呼对方是一种言谈得体的表现。(3)角色认同功能。说话人选用特定的称呼语来称呼对方,可以对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职务、社会角色等进行认同。而这些都是符合莱考夫(Robin Lakoff)“不要强加、提供选择、友好相待”的礼貌三原则的。因为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的活动多讲究合作,同伴之间较为平等,语言主要用在友好的闲谈上,以建立和巩固亲密的关系。在她们看来,网络交流中,肯定并加强谈话双方的关系比真正思想的交流显得更为重要[3]158。
出于上述话语目的,女性更多使用亲昵或是随便的称呼语,像“亲爱的”、“darling”、“美女”、“虫虫”等感情色彩浓重的称呼语,其使用比例相当高。而和男性较少使用称呼语的话语风格相匹配,他们在使用称呼语时更多地选用表尊重、正式的称呼,同性熟人或朋友间以老/小/大+姓等为称呼。男性很少使用色彩浓重的称谓修饰语,即使选用也都比较审慎,否则容易引起对方的误会或其他事端。
对于女性同性群体之间在网络交际中悄然发生的称呼语变异现象,我们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原因如下: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语言的变化中反观社会的变化。称呼语作为语言大家庭里的一员,其系统及使用规则除了受语言系统自身规律的制约外,还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强烈地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和价值观念,与整个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密切相关”[5]。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往往与女性解放的程度紧密相关。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之迅猛,完全可以借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场白:“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在这场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女性作为个体存在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她们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全部可能性,并展开对真实自我和完整人格的追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的瞬息万变,资源共享,以及全民参与所体现的民主精神,都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意识的产生。而女性的觉醒借助网络所构筑的庞大虚拟空间,得以摆脱现实世界传统上对于女性话语风格的种种规范与约束,变得活泼和灵动起来。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传播工具改变了人类的交流结构,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设备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交际方式,也赋予了网络语言一定的特殊性。在网络上,人与人隔着机器对话,虽然多是以写的方式来交流,但其实更接近于口语的表达方式,充满了随意性和多样化,而且比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更直接,更感性化。“网民”们借着千姿百态的网络语言寻求当下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现,传达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绪,同时,网络语言的传播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话语、行为、价值观念和人际交往。
网络科技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主要不同,在于其具有互动、响应的性质,使得人们的沟通行动也变得与过去不同。网络媒介创造出全然不同的公共领域,女性因此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增加主动性,网络成为一个可以培养温情与情感知识的社会环境。Reid认为:“计算机上只存在文字与形象,肉体无影无踪,网上的人特别是女性可以自由展现多元自我,透过文字和形象的操弄可以泯除肉体带来不可避免的性别标记,从而重塑网络传播的性别文化,实现性别平等文化之理想。”[6]
我们正处在互联网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同于传统社会交际中女性的消极被动与含蓄内敛,在网络急速发展的时代里,女性开始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在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Zynga 和 Twitter上,女性用户占据大多数。她们不仅是网站的主要用户,还是信息、更新和评论的主要力量,她们产生了62% 的内容(包括信息、更新和评论),参与了71% 的粉丝活动[7]。在中国,新浪微博曾在2010年9月发布白皮书,统计数据表明,在总体用户中,女性微博用户少于男性,所占比例为43%。但女性更活跃,在活跃用户中占据了65%。这似乎意味着女性将在网络社会挑战传统由男性所支配的现实文化,创造出一个更为平等的两性空间。
显而易见,女性自身的心理机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男女两性之间的最大差异性,是由他们所身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传统社会常将女性的性别角色设定在生养小孩上,要维持家庭的运作和养育子女;而男性则被要求维持家庭的生计,并保护家庭免受伤害。在这种传统定位下,女性往往不表达或不直接表达自己。但当网络时代来临,女性可以隐身于网络世界之中,透过这个虚拟的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同时也可以透过键盘文字的运用塑造另一个自己,弥补现实的缺憾——在网络这样一个开阔的双向甚至多向的发言空间里,女性开始提高自己的在线声音,透过意见交流的方式,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以重塑自身价值,同时努力理解他人的想法,并形成独立的女性群体交往圈。
通过对当今网络交流中女性同性群体之间称呼语变异现象的汇总和梳理,我们总结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形成的语用功能,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揭示网络时代女性话语构建心态和效应之间的内在联系。
称呼语的变换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在不改变角色关系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交际个体使用不同的称呼语,会传达不同的心理距离。唐克胜在《称呼语的替换使用及其语用含义》中就曾鲜明地指出:“称呼语的替换使用并不能调整说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它调整的是说话人双方的心理距离。”[8]
在网络世界,女性借由显示亲昵的称呼语,会将陌生、相互不了解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快速过渡到友好、亲近。比如购物网页中导购、客服小姐与顾客交流中大量使用的“亲爱的”、“亲”、“亲亲”等称呼语,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称,并大有从网络世界中跳出来进入现实世界之势。一方面是现实世界中人与人情感的日益疏离,而另一方面,网络交流中互不见面,毫不相识的陌生女性之间却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表达最亲密关系的称呼语,这种语言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拉近彼此距离,获得情感认同的心理机制。
称呼语作为称谓系统的“先锋”,与语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当今网络购物的热潮之下,因为买卖双方互不见面,客服小姐需要最快速地赢得顾客的好感和信任,因此,在交流之初就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远比规规矩矩地称呼对方“张小姐”、“李老师”要亲切得多。
在网络交流中,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女性之间互称“美女”、“靓女”,或者“美眉”。“美女”、“靓女”的意思显而易见,是对对方容貌的一种赞美。而“美眉”是近些年来流行的网络用语,是对容貌较好的女性网民的常用称谓。它本是“妹妹”的谐音,我国自古就有女子的眉毛是女子貌美的关键因素的说法,眉毛漂亮的女子会为其容貌增添几分姿色,所以“美眉”比“妹妹”的形象色彩更浓厚,在表意上就显得更加传神。
如果是男性对女性采用“美女”、“靓女”,或者“美眉”的称呼语,那么它体现的是称呼语的交际功能,在唤起对方注意的同时,表达对对方的赞美,以期拉近双方的距离。但在同性之间,这种称呼语就更多地带有了自恋的色彩。
王虹在《女性意识的奴化、异化与超越》中指出:“当女性被割断了与社会的联系,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女性角色,扮演受到男人庇护的弱者时,自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女人的自恋正是从他者性中产生的,女人作为主体受到挫败,社会不允许她去从事定义自我的活动,而她的女性化的活动也不能通过计划和目标来实现自己,只好被迫在她的个人内在的世界中去发现自己的现实。”[9]女性是自恋的,但在传统社会中,其自我价值依赖于男性和社会对她们的赞许,只有在别人说她美的时候她才美,她没有能力宣布自己是美的。而网络时代,在虚拟的空间中,女性群体通过彼此间“美女”、“美眉”等称呼,在表达对对方的赞美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的肯定,从而展现自我内心世界,重塑自我价值。
称呼语能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和思想感情,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表达规劝、安慰、威胁、调侃、讽刺、抱怨、遗憾等多种情感。所以很多时候,称呼语已不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符号,而是社会文化、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是充满了色彩和激情的。比如,关系比较密切融洽的女性在网络交谈时,口气会显得亲切随意,在言语交际时,也常常有意违背语境,采用与当下双方关系不符的称呼,从而产生出调侃和戏谑的气氛。
我们常会看到网络之上,女性同性朋友在聊天时,会使用“小姐”、“同志”等称呼。而这两种称呼在今天都已有了专指的意味,“小姐”是一种特殊职业,“同志”是一种特殊性取向。在网络世界里通过文字交流的女性并非不知道上述两词的含义,但还是选择高频率地使用,究其原因,就是这两种称呼体现了彼此之间亲昵的交往,就像假面舞会戴上了面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瞬间消失。这种语言游戏的戏谑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并将彼此在日常接触中不敢、不便,也没想到要说的,通过戏谑浮现在电脑屏幕前,从而在笑的漩涡里,挣脱人的意识和语言规则的驾驭,表达自身某种强烈的情绪。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交往圈里,比如网络世界,女性总是尽量保持本地域本集团的语言特色,以显示个人与集体的认同感,使个人与其他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这其间,称呼语在交际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从称呼语中可以明显感到语言与社会的同构,社会决定了语言,决定了称呼语的种种使用特点。通过称呼语了解社会生活的改变,了解女性话语的改变,这是社会语言学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 考 文 献
[1]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3-01-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
[3]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55.
[5] 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
[6] 袁薏晴.从Gender到Cybergender[J].网路社会学通讯期刊,2000(11).
[7] 寇茜.新网络时代的女性力量[EB/OL].(2011-03-22). http://www.ifanr.com/36867#comments.
[8] 唐克胜.称呼语的替换使用及其语用含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55-57.
[9] 王虹.女性意识的奴化、异化与超越[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