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凤农 唐汉卫
“文化立校,文化兴校”被认为是现代教育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建设的重要阵地。相应地,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并逐步深入,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就学校文化的内涵而言,许多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笔者就所能搜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对学校文化的认识集中于以下几种视角:
学校亚文化说——认为社会是各种亚文化的综合体,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下位概念,是社会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顾明远先生就明确指出:“学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1];李长真指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大学文化已成为文化力的中坚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在这些学者看来,当今学校文化建设是发展和繁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学校组织文化说——主要借鉴企业文化的理念,着重探究如何把文化运作为一种组织软实力,从而推动学校发展。学者薛萍从企业文化入手,指出在“社会经济形势多元化,社会需求复杂化的背景下,建设有特色的、稳定的学校文化显得尤为重要”[3];朱为鸿也是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力图揭示“大学文化创新在大学组织发展中的作用[4]”。另外华东师范大学杨全印的博士毕业论文 《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更是旗帜鲜明地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研究学校文化。
学校生态文化说——主要从生态学的视角,认为学校文化是在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下,校园人与客观环境的一种互惠共生的动态生态体系。徐书业、朱家安从生态理念的普适性和学校文化的生态本性两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提出深入研究学校文化生态的重大意义[5];杨孝如认为,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从文化群这一角度来解析,学校文化生态要素主要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职工文化。这些要素相互关连、相互影响形成了层级文化关系、代际文化关系、协作文化关系和同伴文化关系等学校文化生态结构。[6]
学校大文化建设说——叶澜先生认为:“当代中国学校领导首先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即意识到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使命。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大文化复杂生态直接关联所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在文化继承和创新中的独特地位与功能决定的”[7]。叶澜把这一意义上的学校新文化建设称为学校大文化建设,把通常理解的校园文化建设称为学校小文化建设。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究学校文化,正因其视角不同,从而对学校文化产生了不同理解。如在亚文化说的视角下,顾明远先生指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8];在组织文化的视角下,杨全印博士指出学校文化即“我们在这儿做事的方式”[9],具体体现于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之中;在生态学视角下,杨孝如指出:“特定的学校文化生态平衡不是局部的、绝对的、静态的和封闭的平衡,而是整体的、相对的、发展的、开放的平衡”[10];在大文化建设的视角下,叶澜先生在《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学校大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学校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确立。
笔者认为,无论从哪种视角,我们不难看出,现有的研究还是集中在对学校文化内容层面的认识上,而不是聚焦于对学校文化的根本性认识。笔者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就是一种育人方式。它独立于学校专门的文化课(如语文课、历史课)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把文化视为知识进行传递),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反映该学校及其全体成员独特特征,对学校全体成员有约束和教化作用的价值观、行为体系等的总和。在学校内部,它与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等共同为培养人服务。这种观点是基于对学校文化的几个独特特征的认识基础上的,这些特征包括:
学校文化的目的性。所谓文化,我们平时过多地强调了它作为名词的意义,而忽视了其动词意义,即文以“化”人。这个“化”即是“教化,培养之义”。文化的目的在于“化”人,“化人”是文化最崇高的目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和机构,学校对人的培养有多种方式,如科学、文化、技术等知识的传递。学校文化不同于我们日常所指的文化课教学,它比文化课教学往往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教育意义。它自成体系并往往以默会知识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置身其中的人以影响、约束或激励,从而对人产生教育意义。所以学校文化的目的在于育人,从这一角度说,文化与教育是一体的,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文化也是一种教育,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题中之义。
学校文化的选择性。任何文化都能作用于文化的客体——置身于其中的人,但文化本身却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顾明远先生认为:“社会文化对社会成员的教化作用大多是无组织、无意识的。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会对社会成员起到不良影响”[11]。尤其是今天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殖民主义、消费主义等都会给置身其中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不利影响。而“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包括校长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有意识营造的,是经过学校师生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淀起来的。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教育性”。[12]即是说,学校文化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功能,尽可能地趋利避害,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恰如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言,“学校的首要职责,就是提供一个简化了的环境”,“学校的选择工作,其目的不仅在于简化,而且在于清除糟粕”[13]。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文化的选择性并非意味着学校文化就是一元的,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为保持一元文化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性。我们完全可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营造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社会性。同其它类型的组织文化相比,学校文化更集中表现出自己的“化”人,即为社会培养人的特点。我们知道,其它类型的组织文化,如企业文化,我们不能否认其对人的凝聚、激励等功能,但它归根结底是为其生产、管理服务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说,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其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点与学校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好的学校文化会利于学校的管理,但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学校文化归根结底是为社会培养人的文化,它最终发挥的是它强大的社会服务的功能。
学校文化的内隐性。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人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知识传递、技能传授等。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都是外显的,可见的,而对于文化本身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式,则具有内隐性。也就是说,学校文化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学校文化的客体——学校全体成员有时并不能立即感受到学校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建筑物建立起来后,你看不见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他们,建筑物就会倒塌,文化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这样”[14],可见,学校文化是育人的一种内隐方式,侧重于从灵魂深处化人。
学校文化是一种育人方式,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题中之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实践活动,具体建设路径具有复杂化、多样性特点,那么学校文化究竟该如何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许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例如,山东省的聊城二中,作为一所地市级高中,在生源质量不高的前提下,连续几年创造出教学成绩优异的奇迹,在教育界引起不断反响,甚至被称为“二中现象”。笔者经过调研发现,该校不仅立足于现状,更面向未来,在学校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现将该校学校文化建设特色总结为以下几点,以抛砖引玉,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中》一书中指出未来组织所应具备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学习。并首次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学习型学校的概念。所谓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学校的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创造性工作的学校。在学习型学校中,每个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奉献。并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工作的方式,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要培育学习型学校文化是因为:首先,学校是专门从事学习教育的地方,学习是学校存在的根本意义,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学生培养的质量。其次,因种种现实的原因,教师的职业倦怠性真实且广泛地存在着。再次建设学习型学校文化有利于提高学校持续的竞争能力。
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聊城二中在这一点上做足了功夫。主要表现就是学校为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搭建平台:(1)学习型学校文化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为此,该校联通互联网,开通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网站;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教师可随时随地查阅资料。(2)学校为教师免费订阅报刊、购买理论书籍等;把魏书生等教育名家的资料汇编成册,供教师阅览。(3)学校定期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到校举办讲座、报告会等。(4)学校还组织教师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全国知名中学进行考察和学习;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等。(5)学校还通过发行《教育叙事》、创办《名师教研》、开展教师报告会、集体备课、创建名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学习。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成果最终将反映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可以说,聊城二中近年来优秀的教学成绩与其浓郁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
培育一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先决性条件。培育教师共同体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共同体的“默认一致”(即把相互之间的—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己的意志)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力量和同情”[15]。目前,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滕尼斯本人也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把共同体的概念纳入教育领域,便产生了教师共同体的概念。所谓教师共同体是把具有共同发展愿景的教师组织起来,以学校文化为灵魂,把个体的工作汇集为集体的资源,共同反思、学习以达到交流和共享。教师共同体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聊城二中提出了自己的教师成长理念——“为教育家打造成长的平台”,即搭建成长平台,让教师成为教育家。为此,学校做的主要工作有:(1)创办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实施了“名师带名徒”举措,充分发挥本校名师的示范效应。(2)将教师工作中的得失汇集成《教育叙事》,将工作日志书写成《教育心情》,把教师的实践与思考汇集成专著。有利于教师的互相合作和学习。(3)开展集体备课。同学科教师汇聚一堂,集体备课,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重点、难点越来越明确,授课思路越来越清晰,单兵作战的种种局限被超越,相互竞争变成思维共享,备课更加充分,课堂更加高效。(4)团队考核。聊城二中坚持团队考核优先,由考核个人转变为考核团队与考核个人相结合,充分调动、尊重团队的价值。聊城二中的这些措施使教师紧密团结,充分体现了合作、共享的理念,具有教师共同体文化的内涵。实践证明,这种教师共同体文化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所谓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教养”(ecological literacy)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乏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知识,因此,它主张要进行新的生态教育,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需的生态教养,以便引导人类顺利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后现代社会。生态文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学校文化建设要有生态文化的意识,通过文化建设引导学校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聊城二中非常重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其主要措施表现为:(1)学校广泛开展“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我为校园添片绿”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树木认养认捐等绿化实践活动,做到每一棵树、每一簇花、每一片草都有人管理,使学生在环境、美景和思考中提高关爱自然、珍惜草木、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2)在聊城二中,运动会后或体育比赛后,操场不会留下一片垃圾;放假时,教室里更是被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是因为,学校把学生的“修为”看的比知识还重要,学生已经自觉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3)分类垃圾箱,这个在大城市、旅游景区才能见到的新鲜事物,出现在了二中的校园。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角度重新审视个体行为,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不给社会添麻烦,这是二中学生认为自己应有的文明素养。聊城二中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于无形中提升了学校人的生态教养,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埋下了伏笔。
持续改进方法最初是日本企业界的管理概念,指逐渐、连续地增加改善。该概念由日本持续改进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持续改进意味着涉及从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工人,每一个人、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这种方法后引起欧美等国企业界的重视,美国学者戴明提出了“PDCA”环来揭示持续改进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由于组织性质的巨大差异,在管理方式上也有许多不同,全部效仿企业的管理方式并不是妥当的做法。但“持续改进”的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它假设,应当经常改进我们的生活的每个方面。这种假设对于我们培育学校未来的竞争力是极为有益的。所以,从这种视角来看,学校的文化建设不应只立足于当前,而是要有意识地培育学校持续改进的文化,为学校的长期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聊城二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现着其持续改进的意识,其主要措施有:(1)持续创造学校历史。聊城二中创建于1951年,1952年正式更名聊城二中,在短短六十年的历史中,聊城二中从“朴实、务实、自信、乐观”的优良传统开始到今天把“用心成就未来”作为校训和学校的根本价值理念,处处着眼,不放过任何一次发展机遇,以持续改进促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持续改进学校物质环境。在物质环境建设上,聊城二中重视校园的整体规划,现代化教学楼、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操场、车棚等一应俱全,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3)持续改进学校人文环境。学校更加注意追求人文环境建设,校园报栏随处可见;名人名言等励志性标语俯首皆是,教学楼上、走廊内、教室内、路边、路灯竿上……,到处都是标语的家;学校购置先进的校园广播系统,并打造了 “千首名曲”工程,以经典音乐陶冶师生情怀。(4)从细节着眼持续改进学校文化。聊城二中的持续改进还表现在对细节的不断追求上,比如,在制度建设上,有些制度放弃说教形式,而采用歌谣等灵活的、易于师生接受的形式;此外,聊城二中的校报取名《博览》,在名字上就倾向于弱化学校的政治意识形态,内容上更是贴近学生需求,是学生开阔视野的重要媒介。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聊城二中致力于建设一种学习的、合作的、生态的和持续改进的学校文化。叶澜先生说:“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和现实的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16]。“学习的、合作的、生态的、持续改进”的学校文化是未来学校文化建设的走向,也是聊城二中学校文化建设指向未来和超越的表现。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只有面向未来、持续改进,才能不断地超越。
[1][8][11][12]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32(5).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
[3]薛萍.一流的学校作文化[J].基础教育(月刊),2006,(4).
[4]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华中科技大学个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5]徐书业,朱家安.学校文化生态属性辨证[J].学术论坛,2005,(5).
[6]杨孝如.论学校文化生态[J].当代教育科学,2007,(9).
[7][10][16]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
[9][14]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13]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
[15]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