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克氏针与张力带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0例临床分析

2013-03-25 07:08马勇
当代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钢丝

马勇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于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的骨折。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存在30°~50°的前倾角,为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易发部位。处理不当易引起患者骨折畸形愈合、肘内翻、关节功能受限和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1]。既往多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但固定不牢固,易发生肘内翻等并发症,术后需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关节功能恢复不佳。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湖南省郴州市宜章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与克氏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36例,女2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年龄6~17岁,平均(11.5±2.6)岁;患者有外伤史,其中车祸伤30例,高处坠落伤18例,钝器伤12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骨折至就诊时间1h~4d。其中伸直型骨折49例,屈曲型骨折11例。Gartland分型:I型8例,II型25例,III型27例。

1.2 治疗方法 对于患肢肿胀明显的患者,入院后行尺骨鹰嘴牵引,待肿胀消退后行手术治疗。患肢肿胀不明显,手法复位不佳者,完善术前检查后行急诊手术。采用臂丛阻滞或全麻下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取肘外侧切口,然后于内侧作一小切口,使骨折易于复位固定及避免损伤尺神经。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了解骨折移位情况,行手法复位时,两名助手屈肘30°下持续纵向牵引,使骨折端分离,并使后方鼓膜可提供稳定的支点。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了解侧方移位情况,纠正旋转畸形,助手把持住前臂并用四指握持骨折近端,拇指置于肱骨内外髁后方,同时向前推压,纠正后方移位。最后屈曲肘关节,使骨折完全复位。复位满意后,用2枚1.5~2.0mm的克氏针行交叉固定。然后从内上髁处由外上方钻入1枚克氏针,另外一枚克氏针从外上髁向内上方钻入,使两枚交叉克氏针穿过对侧皮质约5mm,然后于桡侧两克氏针上绕钢丝行“8”字型固定,形成张力带。如近侧克氏针位置过高,可于肱骨上钻孔,并从该孔穿钢丝与远侧克氏针“8”字型钢丝固定形成张力带,折弯后剪断针尾,埋于皮下。术后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外固定,1周后拆除石膏并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

1.3 疗效标准 参考李平善等的标准进行[2],即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携带角正常为优;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受限≤10°,肘内翻≤5°或携带角减少为良;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30°,肘内翻6°~12°为可;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受限>30°,肘内翻>13°为差。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住院时间3~8d,平均4d。患者3~4周后拆除石膏,X线片确定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未见尾针外置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Volkmann肌缺血挛缩。本组60例患者术后X线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克氏针固定位置满意。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优46例,良7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88.3%。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为严重的肘部损伤,骨折多发生于由鹰嘴窝、冠状窝构成的肱骨最薄的部分,复位难度较大。轻度的旋转未矫正即可导致骨折端接触面积显著减少,稳定性下降。而不纠正旋转移位,则内侧骨柱缺乏支撑,可引起骨折远端向内侧倾斜,导致肘内翻畸形。肱骨髁上骨折病情复杂,骨折前方骨膜多断裂,骨折端呈三维畸形[3],因此骨折移位需从3个平面纠正,方可达良好复位。笔者在复位过程中采用轻柔手法复位,避免使用暴力将残存的骨膜形成的“合页”撕裂而造成的复位困难。

采用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效果好,更加符合AO张力带生物力学特征,可使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采用桡侧钢丝固定,在使克氏针及钢丝形成一弹性结构的同时,可有效防止骨折远端尺偏及尺倾,从而避免肘内翻的发生。采用这种固定方法需在原交叉克氏针固定的基础上,加用张力带钢丝,手术时间稍延长5~10min,使用方便,便于临床推广。

手术时需注意:(1)手术中选择肘外侧切口,使骨折处易于暴露及复位固定,同时可有效避免肱三头肌损伤所致的肘后粘连,根据患者骨膜坚韧,骨折后骨折近端有程度不同的压缩及碎裂,需加行内侧切口,避免远折端尺倾及内移,此外内侧小切口可很好的保护尺神经;(2)钻入克氏针时注意使克氏针适当偏前,可先在拟钻入克氏针处钻透皮质,防止钻入克氏针时滑向尺神经沟,采用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可使患者达解剖复位,最大限度恢复前倾角及携带角,固定牢固,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有效减少关节粘连的发生,张力带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利于尺侧骨骺的恢复及生长,可消除肘内翻的形成因素,避免反复整复而引起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损伤,降低骨化性肌炎及关节僵直的发生[4-5];(3)采用“8”字钢丝固定时,两股钢丝的受力需均匀,钢丝扭结处应位于肱骨外髁克氏针周围,方便取出。

综上所述,采用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骨折愈合佳,无明显并发症出现,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荣平,凌强,李太强,等.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12):1179-1180.

[2]李平善,张杰,彭建斌.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2):1711-1712.

[3]孙习勇,井新中,王长江,等.桡侧加压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7):429.

[4]曾强.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J].青海医药杂志,2007,6(5):28-29.

[5]汤春泉.改良术式及有序复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75-76.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钢丝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一种十七股子午胎钢丝帘线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克氏针骨穿辅助复位石膏固定治疗难复型尺桡骨骨折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