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探析

2013-03-24 04:55张富国
关键词: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郑 俏,张富国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于彰显马克思主义创新本质,推进党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基本前提:必须科学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解决的基本前提问题。

首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涵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通过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涵或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

其次,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因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而且,中国共产党为了始终保持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理论创新。所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内在需求,都要求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实践,以批判的精神观察世界,通过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再次,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和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理论创新的党。理论创新的理念,一直寓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实践中。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路径和道路选择。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系统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使党的指导思想体系更加完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进步的航标。十七大,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为中国深入发展提供了根本指针。党的十八大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观点。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使其同马列主义等思想一道成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新阐述,系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正是由于对理论创新的内涵、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科学的解读,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使党的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科学解读理论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根本保证:必须牢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根本保证。只有牢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冲破本本束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才能真正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反之亦然。

首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神圣经验”,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重重阻挠和限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说,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它确立并坚持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他才能认清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而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理论,并制定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政策策略。

其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很长时期内依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胜利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有益的初期探索。然而,由于对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又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再加上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和受到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逐渐偏离乃至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在理论创新上,我们党陷入了长期的停滞,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错误理论的肆虐;在经济建设实践上,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削弱。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党并没有立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是被“两个凡是”的迷雾所笼罩。中国又经历了两年的徘徊期。

再次,在中国处于向何处去的重大转折关头,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理论勇气,勇于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地强调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我们党的事业极端重要性。将思想路线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最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认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我们的理论创新也才能得以顺利发展。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最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飞跃。

最后,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同样没有止境。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牢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并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系统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我们究竟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和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十八大以后,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继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勇于并善于推进理论创新[4]。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理论创新就能不断前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取得成功。什么时候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理论创新就会陷于停滞,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

三、正确方法:必须始终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原则

恩格斯曾强调:“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5]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实质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则,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紧密地相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握这一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就是这一思想原则发挥作用的90多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结合,形成了两个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首先,毛泽东强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原则。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这一思想原则的基础上,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它较为系统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新时期,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思想。探讨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新世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这些理论都创造性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可见,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把握“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原则,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条宝贵经验。

四、现实途径:必须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现实途径。

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坚决贯彻群众路线的模范。毛泽东要求全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认为,理论创新必须“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我们应当“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7]一方面要做到将群众分散的意见进行集中总结,另一方面也要对群众进行教育宣传。使创新理论化作群众的自觉行动,并在群众运动中检验其正确与否。在如此循环往复中,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其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邓小平强调将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依据。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终确立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沿海开放、经济特区的试点开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无不体现出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号召:“我们要在全党形成坚决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事事向人民负责,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良好风尚。”[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突出表现在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落脚点。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胡锦涛指出:“科学的理论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9]因此,离开广大人民群众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来谈理论创新,必定是没有根基的,也必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正是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指导下,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我们党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推向前进。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为源泉,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动力,以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1.html,2012-11-08.

[4]李建华,严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0-2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9.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9.

[9]胡锦涛.胡锦涛“三个代表”研讨会上讲话[EB/OL].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30702/100014_1.shtml,2003-07-02.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