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鸡足山朝圣与民族文化交流

2013-03-22 18:39李学龙边玛只玛
大理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中甸鹤庆朝拜

李学龙,边玛只玛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3)

藏族鸡足山朝圣与民族文化交流

李学龙,边玛只玛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3)

藏族鸡足山朝圣是一个传统的习俗,通过田野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藏族鸡足山朝圣的情况,以及该区民族文化交流,进行分析与研究。

藏族;鸡足山朝圣;文化交流

藏族鸡足山朝圣,是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教、民俗活动。此活动涉及川、滇、藏、甘、青等很多藏族地区,而以康巴藏族为主。对这一活动,关注者多,但调查者少,传闻较多,但史载很少,对其系统调查很有必要。笔者两年多来,深入迪庆藏区及相关节点,对这一活动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一、藏族鸡足山朝圣的概述

(一)朝圣情况概述

藏族鸡足山朝圣起源于何时,至今难以确定。虽范本《鸡足山志》对藏族僧人在鸡足山的活动有一些记载,但未言明朝圣情形。目前载藏族朝鸡足山较早之资料,见于光绪十九年(1893)王康同所撰的《赵州志》,该书未正式刊行,现存有手抄本。本志“边裔”条原文如下:“每岁西藏古宗自冬腊月来朝鸡足山,或贸易,或化食,夫妇老幼向郊原也(通野)宿,至四月后始回籍”。民国初,著名学者石鼓人范义田,根据亲身所见闻,对藏族朝鸡足山一事作了记述,为迄今较全的记录。在其《云南边地民族教育要览》中谈到“阿觉娃”,系来朝圣的远处藏民。此外,在1922年云南省立昆明民众教育馆编印的《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之《马帮过境》一文中,范氏将朝鸡足山之藏民,分为两部分:一为朝山途中乞食,这部分人朝山途中,以乞食为途中生活来源,以示“虔诚”;二为商人马驮,此部分人每年入内地买盐茶,名曰“赶茶山”,回来时便道往鸡足山精舍顶礼,名曰“朝鸡山”〔1〕。

194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除了交通有些改善之外,朝圣没有太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藏区与云南的交通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藏族朝圣活动的路线及出行方式。1980年以后,藏族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族经济有了新的发展,藏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更多的藏族民众有经济能力去鸡足山朝拜,藏族鸡足山朝圣者逐渐增多。近几年,藏族民众朝拜鸡足山的活动人数增加,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

(二)朝圣的路线及仪式

据调查,藏族前往鸡足山朝圣,有相对固定的路线。但因时间久远,有的因交通改善而废弃,整条路线已不太完整。各个时期、各地藏族鸡足山朝圣的路线、先后顺序都有一些变化。从近百年的情况来看,其路线、行程和出行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949年以前,藏族到鸡足山朝圣,以迪庆州中甸县(即今香格里拉)为中心,路线主要有三条。

路线一,西线。该路线由德钦经维西、丽江,再到鹤庆、宾川,然后朝拜鸡足山。由于季节的不同,冬季南下的藏民在德钦往中甸的途中,常因大雪封山无法行走,于是顺江而下也就成必然的选择。该线路先沿澜沧江顺江而下,至维西境,再往东沿金沙江往南,即由云岭—燕门—维西—丽江—鹤庆—宾川—鸡足山。此条路线过去主要是马帮行走的路线,走的人比中线少,20世纪80年代后去的人逐渐增多。

经过的主要节点及顺序是:①到云岭澜沧江边叫“着希通”(一处圣地,又称查里通)的藏族寺庙去取钥匙,进行“煨桑”(“桑”是藏语“祭礼烟火”的意思)等祈祷活动,祈求卡瓦格博保佑此行能顺顺利利、安安全全地回来;②维西达摩祖师洞,在此是朝拜达摩祖师,希望达摩祖师能庇佑虔诚的信徒;③鹤庆天子洞,在此要举行取钥匙仪式,等取到“钥匙”再往前行;④鹤庆天华洞,这是上鸡足山前必须要朝拜的,此处洞口有佛像,传说里面有神龙盘旋,如果不小心走错了一步,就无法出来;⑤鸡足山朝佛。

路线二,中线。该线路以中甸为中转,可以分为三路:一路由西藏昌都地区南下,顺澜沧江到阿墩子(今县城升平镇),再到奔子栏,另有四川德荣等地藏民亦由四川到奔子栏,两路在此重合后往中甸;另一路由四川乡城等地,翻山经格咱,然后达中甸。三条路线达中甸后由小中甸往南,到丽江石鼓后与西线重合,前往鹤庆、宾川。该路即由西藏或四川康区往中甸后,再到丽江、鹤庆。即以德钦(或从得荣)—奔子栏(或从格咱)—中甸—丽江—鹤庆—宾川—鸡足山。朝完鸡足山后,经下关、大理,过洱源、剑川,到达石鼓后原路返回。德钦地区大致以云岭乡为界,部分藏民北上到阿墩子后与佛山南下的线路重合。

该线经过的几个节点及顺序是:①由云岭北上的藏民先去其登阁,这个寺庙里有汉地水晶白塔一座,还有藏地的释迦牟尼像一尊,去该地,是向佛祖进行告别仪式,希望佛祖保佑此行一路平安;由佛山南下的藏民则去飞来寺朝拜,也举行取“钥匙”仪式;②去中甸松赞林寺,这是迪庆最大的一座寺庙,也是迪庆地区最神圣的寺庙。在松赞林寺主要是为了拜佛,也是去祈祷,希望在去的途中能够得到佛祖的关照;③去中甸大宝寺,此处的活动是拜佛、烧香、点酥油灯、磕头;④鹤庆天子洞举行取钥匙仪式,一般情况下,象征性的在一块石头上敲一下,然后说“我来鸡足山了,希望佛祖能赐我钥匙,顺利地朝拜鸡足山”;⑤鹤庆天华洞,在这里是为了朝拜虔诚修行的藏佛;⑥鸡足山朝佛。

线路三,东线。该线路由四川木里等藏族地区,进入云南宁蒗县境,再往西南,翻山经灵源箐,进入永胜坝,然后往西南经程海、期纳、淘源等地,越金沙江入鹤庆黄坪,在天华洞朝拜并举行一些仪式后,再上鸡足山,进行登顶及朝拜活动。

该线经过的几个节点及顺序是:①扎美寺。位于宁蒗县永宁乡,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属噶举派,清雍正年间改属格鲁派,是纳西、普米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据传,该寺为噶举派祖师噶玛巴所建,寺名全称叫“塔洛扎美戈”。“塔洛”,含有通往涅槃之路的意思〔2〕。前往鸡足山朝圣的藏民,一般都要来该寺院活动;②灵源箐(观音箐)。地处永胜坝子边缘和羊坪小凉山外延部结合处的壶山北麓。灵源箐内有观音阁,当地俗称观音箐,在观音阁内的石壁上,有“唐吴道子笔”的石刻观音造像。观音阁地处永胜坝子边缘,宁蒗通往永胜的必经古道旁,永胜曾是大理国高氏封地,现居民主要为明以后迁来的汉族。藏族往鸡足山朝圣,在永胜境有两条路线,其一为由宁蒗观音箐然后往鸡足山,其二由丽江南下然后往鸡足山。我们在丽江文峰寺调查时,来自宁蒗的文峰寺喇嘛告诉我们,观音箐也是藏族朝鸡足山的一个取钥匙地。在观音阁旁的岩壁下,有藏族人供奉的睡佛一尊及金刚塔一座,附近还有经幡。从现有遗物来看,观音箐是从宁蒗方向来的藏族前往鸡足山途中的一处重要朝拜地点;③天华洞。这是上鸡足山前,各个方向来的藏民必须朝拜的一个重要点;④鸡足山朝佛。

(三)80年代以后的变化

1974年,滇藏公路通车。1980年后,交通条件也更为便捷,此时去鸡足山朝圣的出行方式,也基本以乘车为主了。20世纪80、90年代主要包乘卡车,2000年以后主要乘微型车或客运车辆。

路线上,以德钦云岭为例,主要有两条线路:云岭—德钦—奔子栏—中甸—丽江—鹤庆—宾川—鸡足山;云岭—燕门—维西—丽江—鹤庆—宾川—鸡足山。具体选择以方便为主。

过去,藏族在去朝圣鸡足山的路上都要磕头。磕头形式分为长头、短头和响头。“磕长头”为等身长头,自顶到额至胸前后遍伏在地,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然后肃立迈数步后再重复动作,如此周而复始,直到目的地;磕响头,即双膝跪下以额碰地出声;磕短头,一般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去鸡足山朝圣的路上,德钦藏族一般都是以磕长头为主,经沿途寺庙或需朝拜的地方,则以短头或响头为主。

当朝拜完鸡足山以后,返回时的路线也有基本的程序,先到大理,还有两项活动内容:环洱海。要花上七天时间顺时针环洱海,在洱海上要唱圣歌,德钦藏族认为,洱海是太阳的故乡,太阳是从洱海上升起来的。还要到崇圣寺三塔拜佛,煨桑、点酥油灯、磕头。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鸡足山朝圣过程。

藏族鸡足山朝圣,一般以顺时针方向为出行路线。完成了鸡足山的朝拜仪式后,返回的路线尽量不走回头路。其路线为:鸡足山—崇圣寺三塔(藏地传说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就在崇圣寺三塔的千寻塔内)—环洱海(只是象征性的在洱海的边上朝拜一下,要唱圣歌,放生)—大理—鹤庆—丽江—维西—燕门—云岭。这样以顺走顺回的方式,据说是为了更好地体验人世间的轮回。所以在藏区朝鸡足山者,很多人都愿意选择这条路线。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也有以逆时针方向来朝拜鸡足山活动的藏民,但数量很少,这些朝圣者往往为苯教徒,这也是藏传佛教与苯教最明显的区别。

二、藏族鸡足山朝圣与民族文化交流

藏族鸡足山朝圣所经的川、滇、藏地区,是民族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地区。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来自甘青一带的草原文化,便经三江流域南下,进入洱海、滇池区域,在云南青铜文化中,草原文化是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唐宋时期茶马古道形成。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既是各民族之间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是民族融合与和谐之道,是文明传播的重要通道。

藏族朝圣鸡足山的路线,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路段,是民族文化保存较为丰富的地区。在这一地区,民族之间的交往,各种文化因子的相互吸收与交流,始终是文化交流的主旋律。各民族之间通过商贸交流、宗教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生活交流,对建立友好、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宗教文化交流

宗教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唯心认识和反映,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宗教文化就是由宗教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藏族朝拜鸡足山,有其宗教崇拜和精神的需求,但在这一过程中,沿途经过纳西族、白族、傈僳族、彝族等民族地区。在沿途的活动中,都涉及与各民族的互动与交流,如天子洞、天华洞取钥匙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各民族之间宗教文化的交流过程。至今在纳西族、普米族的宗教文化中,藏传佛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朝拜的目的地鸡足山,一般认为是显宗佛教名山。然而,从鸡足山的人文历史来看,鸡足山是一座多元宗教文化的汇集地。鸡足山的佛教文化,既有汉传佛教,也有藏传佛教,还有小乘佛教,另外还有白族本主崇拜以及道教文化遗迹,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宗教文化交流的平台。藏族民众在鸡足山的朝拜活动,有利于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禅宗与密宗、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对促进宗教和谐相处、民族和谐共处,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藏族在朝圣鸡足山的路途中,沿途有许多珍贵的宗教文化遗迹。如藏式佛塔、藏文题刻、寺庙建筑、玛尼堆等,例如大姚白塔、石钟山石窟的藏文题刻。其中,玛尼堆是藏族民众“在神山上垒起刻圾经文的石堆,石堆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圆形的,上小下大,高约两三米,堆顶插木杆、持经幡。”在藏区,沿途的玛尼堆随处可见。由于朝拜玛尼堆也是德钦藏族朝圣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所以在去鸡足山朝圣的途中,德钦藏族民众就会在干净的、有灵气的地方筑起玛尼堆。现在我们也可以在大理、丽江的一些地方见到。此外,藏民在鸡足山朝圣的路上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藏文题刻及相关遗留物,特别在天子洞、天华洞两处,藏文题刻更是层层叠压,新旧交织,反映出这一活动的久远性和持续性。

(二)商贸交流

藏族鸡足山朝圣的途中,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最直接、最为明显的是商贸交流。藏族的土特产品主要有名贵的中药材、野生动物的皮毛等等,大多数藏族去朝圣鸡足山的时候都会带些,沿途进行交易,以解决部分生活之需。这种交流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成为地方商贸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苍山脚下的三月街,是白族等各族人民盛大的节日,也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具有悠久的历史。白族人民,以及周边的少数民族群众,赶着牲畜,带着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苍山脚下月街场,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比赛等。此外,鹤庆松桂会、洱源渔潭会、鹤庆天子庙会等重要交易会上,来自藏区的良马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渐兴起的藏族商帮往来于迪庆、丽江、大理之间,以其能吃苦、讲信誉而闻名。德钦县云岭乡77岁的阿都老人,1949年前长期跟随藏族马帮赶马,往来于藏、纳西、白族地区,从事贸易活动。

(三)社会生活交流

藏族民众在鸡足山朝圣的途中,或化食,或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或从事马帮贸易,都与其他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和交往。而这种接触和交往,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在社会生活方面也慢慢地产生影响,发生着变化。

在饮食习惯方面,藏族的饮食中少不了的就是酥油茶和奶渣。喝酥油茶不仅是藏族人的一种饮食习惯,他们也将喝酥油茶作为一种享受和身份的象征。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这种兴起于高原地区的藏族饮食形式,也慢慢地传入纳西族、白族地区,为部分民众所接受。

著名的白族银铜手工艺人,很早就进入藏区,从事银铜手工艺品的制作和加工。例如,鹤庆新华村著名的几位工艺大师,都有在藏区从艺的经历。例如新华村“云南省民族高级美术师”董中豪、“云南省民族民间艺人”洪昌钰、“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母炳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等,在藏区从事民族工艺期间,和藏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母炳林大师在甘孜州从艺期间,还从当地藏族艺人那里学到一些独特的工艺〔3〕。现在仍有数不清的白族民间艺人活跃在拉萨等藏族地区,哪怕是较为偏僻的藏区,都能见到鹤庆白族艺人的身影。

以上只是根据我们的初步田野调查,对藏族鸡足山朝圣以及民族文化交流,所进行的较为简略的概括和研讨。藏族鸡足山朝圣,是一项十分独特的民俗、宗教活动。其价值和意义超出了宗教活动本身。对这个跨区域、跨民族、跨宗教的、历史悠久的活动,不但对于了解藏族朝圣习俗具有研究价值,对于研究滇西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往来与交流,对于探讨历史上和谐的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对于构建和谐、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范义田.范义田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65.

〔2〕韩丽霞,董允.云南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78.

〔3〕李学龙,杨伟林,王金灿.新华白族手工银铜器制作〔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42.

(责任编辑 杨斯斐)

Tibetan Jizushan Pilgrimage and the Ethnic Cultural Exchange

LI Xuelong,Bianmazhima
(Institute of Ethnic Cultur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ibetan Jizushan pilgrimage is a traditional convention.Through field trip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collec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investigates the Tibetan Jizushan pilgrimage 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 of ethnic groups in this area.

Tibetan;Jizushan pilgrimage;cultural exchange

B948

A

1672-2345(2013)11-0007-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3.11.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0YJA770028)

2013-09-02

李学龙,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物考古和民族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中甸鹤庆朝拜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浅析中甸藏族服饰(以中甸服饰为例)的色彩构成与形成因素
中甸牦牛养殖技术要点
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初步调查及防制
踏上没有归途的“文具朝拜之路”
民族艺术学习之新华启示
鹤庆古城考
赏景,影节宫受“朝拜”
赏景,影节宫受“朝拜”
明清时期鹤庆科举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