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莉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大众文化指的是大众的日常生活被互联网、电视、流行书刊、电影、广告、广播等各种媒介载体抽象成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批量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从而又介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形态.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大众传播在催生、塑造着大众文化,且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的联姻又造成了文化的媒介化状态.[1]大众传播有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而在促成大众文化以及塑造大众文化的整个过程中,电子媒介无疑起着更大的作用.每一种电子媒介的出现都不仅仅只起到传播的作用,它还不断引导并规范大众文化,正如有学者所言,电子媒介在完成了大众文化的“助产婆”的使命之后,又充当了大众文化的“整容师”.[1]电子媒介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转瞬即逝、极强的感染力等),这就要求接受群体快速地与其互动,瞬间产生共鸣.因此,它更容易担负起娱乐的功能,消解传统印刷媒介所肩负的高深度、重思想等责任,而娱乐既是大众日常的精神需求,又是大众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可以说,电子传媒貌似为受众提供了娱乐性的产品,实则是传输与引导着人们享乐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这种被大众文化巧妙包装起来的享乐主义蔓延在整个社会中.
这样一种文化形态又有着独具特色的创新点,它不断改进着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以技术而不是以内容为导向,频繁地展示着形象的完美,这样带来了人们“原始体验”的极度匮乏和“文化体验”的畸形丰富.[1]其更多体现的是非实在性和假定性,体验的结果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
从大众文化的起源来看,它是解放了的大众和解放了的感性产物,是欲望的产物.欲望既是大众文化生产的动力,又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动力.在一个理性至上的社会,大众文化不会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所以,大众文化在今天应运崛起,是一种历史必然.大众文化的崛起,反映了大众的需求,这种需求最重要的是感性的生命需要.因此,更加确定了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性文化,它重感性、重世俗的生活,重享受娱乐,是反理性的.可以说,大众文化体现的是感性对理性的反抗.在这种文化的笼罩下,人的本能欲望开始放纵.纵观人类文明史,对本能欲望进行压抑或者放纵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人性的扭曲,而当代大众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无限地扩大人的本能欲望,这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大众文化给人带来瞬间快乐的同时,却导致了感觉的麻木与钝化,精神的堕落与心灵的空虚,甚至导致了人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
大众文化的真正实现,客观上使文化不再高悬于象牙塔之上,拓宽了人们的审美信息量;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对人的身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理想的、凝重的、富有教化功能的精英文化培育着人们崇高的、高雅的趣味.而大众文化是浅薄的、外在的、短暂的,这种文化不可避免地孕育着人们平均化的审美趣味,甚至庸俗的趣味,抹杀了人们的主体性、个体性,使人们遗忘了个体真实的内在的审美诉求,也钝化了人们对于美的感悟能力.这样,往往造成了人们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出现无时无刻不在消解着崇高,排斥着人们对于价值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不断地降低着人生存的精神需求.如果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能够相辅相成,互补共生,将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当代,人们往往在大众传媒的引领下不假思索、不加辨别地接受着让人应接不暇的信息,而大众传媒又是面向市场,依靠获取受众来运作的,它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感性欲望.大众文化这种感性的文化形态严重地影响着人们.譬如,引领人们追求时尚,观众喜欢什么就传播什么,面向市场、以获取市场的最大化为目的.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有时候并不力求传达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如出现了男性女性化、儿童成人化等等“畸趣”,严重伤害了受众特别是价值观尚未明确形成的青少年.大众文化是一个共生体,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同时存在,因此,美学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积极实施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尽量消除大众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除了坚持审美教育的传统诉求外,还要力求利用审美教育改造当代人.
当下,人们道德滑坡的现象十分严重,人们无视道德,排斥着传统中的一切,不讲原则,不计后果,加之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又助长了人们这种思想观念的形成.道德,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并非知识性的问题,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蔑视道德,“然有知识而无道德,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2]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尤其在当下,人们要坚守这份宝贵的财富.要改善当下道德危机的局面,除了法律等手段的约束与援助外,开展审美教育也是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助于道德的重建.健康的、积极的审美趣味有助于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形成,反之,会加快道德的败坏.这样,充分体现了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传统精华.除此之外,当下随着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与蔓延,也促使了人们的情感趋向淡薄化,仅仅成为了一种交流的工具.人的情感本应是需要表达、表现的,但往往由于人的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的干预,人的情感有时会受到压抑或者妨碍而不能充分表现、表达,造成了心理的失衡.艺术是人类情感最合适、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在审美体验中,审美体验者获取的审美愉悦是全方位的,包含着喜、怒、哀、乐等情感,并非单一的心理感受.“在每一首伟大的诗篇中,我们确实都要经历人类情感的全域.”[3]艺术中的情感样态是经过艺术家加工、处理和优化才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所以,这种情感是去除了消极的、负面的情感因素,它是具有积极效应的,可以使人们获得审美领悟,正确引导人们进行审美观照.因此,当人们欣赏过优秀的艺术作品后,心灵就会得到净化,会变得高尚.正如卡西尔所说,“情感本身解除了它的物质重负.”[3]综上所述,开展审美教育势在必行,它可以减弱或抵制大众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在我国当下,有种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生活却日渐贫弱,这说明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一定成正比.相反,常常物质生活的丰裕会导致精神世界冲突的加剧.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们为生活拼命奔波,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貌似幸福的生活已降临,实质上恰恰相反,他们常常会感到精神的空虚、无聊与痛苦,他们的打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外在的社会评价或外在于自身的其他需要,而物质看似不那么丰富的人们,往往生活得很有质感,他们充实而快乐地真正享受着每一天.这就应验了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看似人们从事着高度文明化的活动,却收获到了事与愿违的苦果,片面追求物质、忙于“外在的生活”而导致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甚至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分裂,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人们只顾为物质所困、为名利所累,而忘记了人的真实存在,忘记了人作为精神性的存在,忘记了生存的真正意义.这种受利益驱使向外追求物欲的人生态度,相当于哲学家熊十力所说的“向外找东西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最容易迷失“真的自己”.“要是拼命向外,终不返本,此之流害,未可胜言.真性无外,而虚构一处境,乖真自误,其害一.追求之勇,生于外羡,无可讳言.外羡之情,犹存功利.恶根潜伏,乌知所及,其害二.反本则会物归己,位育功宏.外羡则对待情生.祸且几伏,如何位育,其害三.外羡者内不足,全恃追求之勇为其生命,彼所谓无住无涯,无穷开展.虽说得好听,要知所谓开展者,只恃外羡之情,以鼓其追求而已.毕竟虚其内,而自绝真源,非真开展,其害四.”[5]这种种不合理的、消极的现象,急切要求给予审美上的关怀和美学上的引导.
人的生存需要物质基础,但本质上是精神性的,只有在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审美是一种精神生活,审美会让审美主体产生一种超常的幸福体验,精神获得最大满足.譬如,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审美是无利害的快感,都充分说明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会感到身心愉悦.审美是最典型的精神生活,属于纯粹的精神生产,不依附于物质生产.在审美活动中,虽然会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但其本质上仍是精神创造.人只能在精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自由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真正自由的领域“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也就是说,自由只存在于“自由的精神生产中”,而这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在受物质生产决定的现实领域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超越现实的精神创造领域.审美活动正是人们实现自由本质,个性获得全面发展,精神获得极大满足的重要阵地.黑格尔曾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可见,审美是更高的精神价值的实现,人的物质欲望能通过审美而被净化和升华.在审美活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将被克服和化解.审美活动具有主体间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种主体间性表现得不够充分,很大程度上,他人、自然和世界都被当作与自己发生利害关系或者毫无关系的客体对象,而没有把这种客体作为同自己一样的主体而真正体现主体间性关系.在审美活动中,充分实现了主体间性关系,审美主体把对象当做了主体,从而与对象平等交流,实现主客交融、物我两忘.审美主体成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席勒以审美来克服感性与理性的分裂,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真的存在应该是“诗意地栖居”.面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审美教育的客观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进而把审美教育推向了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理性对感性的压迫和戕害,强调的是“感性依然被压抑着”.[6]而对于感性对理性的侵害,则一直处于一种失察的状态.当下,人们被物质所包围着,同时受各种各样的诱惑也越来越严重.一些人缺乏精神上的追求,很多消极的、腐朽的、低品位的东西趁虚而入,人为物所役,失去了生命的纯真,人的理性似乎在感性的追逐下而荡然无存.在人们过分注重实用与功利,甚至过度追求感官享乐,导致感性极度膨胀的时代,审美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促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处于相对平衡的和谐状态,促进健全人格的塑造.我们知道,在审美教育观念的发展过程中,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已经具有浓厚的理性神秘色彩.在他看来,审美教育不过是一种压抑、节制感性、情欲的理性教育.亚里士多德曾认为理性是人最高级的东西,而教育就是要发展灵魂最高级的部分,即理性.审美教育是以感性为基点,又涉及到理性方面,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中,理性沉淀在感性之中,审美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审美知觉、审美体悟的感性形式本身渗透着理性的内涵,理智的力量以非压抑性的形态给审美表现赋予秩序,给审美体悟以理解力,不仅发展了主体的感性功能,也开发和强化着理性功能.一言以蔽之,审美是感性与理性携手共建之产物,审美教育是沟通审美主体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审美教育有着特殊的性质,它不是以理性去压抑、排斥感性,也不是让感性恣肆放纵,而是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协调、融合.我们不应只看到审美教育对情感的陶冶,理性向感性的积淀,感性的社会理性化,还应看到审美教育对理性的培育,感性向理性冲击,使理性向感性恢复.这样,会实现人性的完善与自由.[7]西方18世纪的著名美学家席勒所说,“美在紧张的人身上恢复和谐,在松弛的人身上恢复振奋,并以这样方式本诸它的本性把受到限制的状态再带回到绝对状态,使人成为一个他自身就是完整的整体.”[8]通过审美活动特殊的情感效应,不断引导人们追求美好与崇高,将其价值观、道德观念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情感力量,将某种功利的倾向转化为自觉的高尚的情感追求,实现自律与他律的高度统一,实现主体动机与人类最高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因此,我们要借助审美教育来拯救大众文化蓬勃发展而带来的感性的沉沦、审美的单一感性维度问题.这同时也表现出了审美不再是少数人所独有的,它已经进入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在大众文化的众多传播媒介中,网络已成为目前极为流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都非常占优势的一种媒介.人们每天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几乎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为人们办公、娱乐、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网络媒介有着综合性、互动性、虚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网络将一切化为符号,符号代表一切,人也彻底变成了“符号的动物”;网络媒介的复杂性表现为既可以是公共领域、公共论坛,也可以是私密空间、私人媒体,可以是精英文化的沙龙、艺术贵族的客厅,也可以是大众文化的聚散地、先锋艺术的试验田.既可以是理性的矜持与持重,又可以是感性的放纵与飞扬;既可以展现人性的最完美的善,也可以演绎人性最卑劣的恶.[9]正是网络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赋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人们独特的创造性.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烦恼.它的复杂性所呈现的负面效应对审美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在网络的自由空间中,散布着各种庸俗的暴力的文化,使一些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面对网络文化对人们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作用,努力抵制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审美教育是理智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二者的统一体,它是把理智教育灌输给受教育者的认识内容渗透于伦理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外部现实性的具体现象形态里面,融合在伴随着意志所获得的想象、情感等心理形式之中的独特教育形式.可见,审美教育的这一特质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起到消解的作用,因而,要充分利用审美教育的特质有效地净化网络环境.
另外,网络既可以实现同步互动,也可以实现异步互动;既可以实现声音形式的互动,也可以实现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既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互动,也可以实现多人在线互动,而且互动范围可以无比广泛,互动资源相对也比较低廉.这样,在教育模式、手段和方法上,都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审美教育,扩大了审美教育的实施范围.从教育的模式来看,使人们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教育的模式中解放了出来,摆脱了陈旧的教育模式的束缚,变为自由自觉的、轻松愉快地在娱乐中、在欣赏中自主地接受教育,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改变了以往人们强制性的教育方式.从教育方法来看,将从以往的一元教学扩展到多元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夏之放,李衍柱.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3][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彭锋.美学的感染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92.
[7]杨恩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9]周伟业.网络美育——艺术教育的媒介视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