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探析

2013-03-20 02:59:50罗惠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仪器测量职业

罗惠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电子测量技术是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所必需的一些基本仪器的知识应用技能,并以此为工具,进而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和应用能力。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是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是以单一的电子测量技术课本教程为主要内容在教室里通过老师讲解完成,而实践教学是配合理论教学完成一定的内容后,紧跟着是与之相关的实验。这样,长期下来必然出现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从属的,在理论课时只要去听老师的讲解就可以;实验时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和实验指导书上的接线图进行,不用动脑即可轻松完成实验,应付了事。所以个别学生到毕业时连示波器、万用表都不会用。不少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抽象、难懂、感觉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兴趣,最终教学效果一般也是不理想的。采用“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是解决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等问题的有效策略。

1 “双证融通”是高职学生职业目标的要求

“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相互融合与衔简称“双证融通”,它是指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互认和沟通。实质是职业院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职业资格证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职业标准,由鉴定机构对劳动者所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评、鉴的凭证。学历证书是指一个人在国民教育系列中所接受的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是受教育者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标志。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明确未来就业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制定适应职业目标的教学计划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学习兴趣不大,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自我思考自我实现的能力,实践缺乏主动性。充分利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效应、技能目标的实现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比较好的办法。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高职课程标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的企业标准相融合,实现“双证融通”,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 教学内容应依据国家职业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内容选择依据应该着眼于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也就是高职专业学生的最终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岗位按照就业企业产品门类来分可以分为电子产品制造及维护岗位、家用电器制造及维护、助理电子设计人员等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工种为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器维修工、电子CAD设计等职业标准。所以在制定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这样培养的高职学生才能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无线电调试工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等级工种,职业工作主要内容为:使用系统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调试广播发射设备和整机。使用测试仪器,调试电视机、收音机、音响设备等视听设备。使用测试仪器、仪表调试电子仪器、仪表。每个等级对电子测量仪器的门类和要求都有所不同,其中包含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主要讲述电子测量中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测量技能。主要内容有电子测量基本知识、万用电表、直流稳压电源、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频率计、扫频仪、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计算机仿真测量和智能化测量技术。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重视与国家职业技能各等级对应关系,以方框图为核心讲解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注意信号的处理和转换的方式及过程,同时重要的典型电路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低频信号发生器中RC文氏桥电路的正反馈振荡电路的讲解、高频振荡器部分和锁相电路的实现等;各种仪器的指标、选用、使用作为重点内容;仪器性能的测试、常用电路及整机的测试及调试是技能的要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应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提供的练习题为核心,在学生练习作业的基础上精讲习题,明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级内容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教学方法是目标实现的保证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因其课程本身与仪器的紧密联系,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企业岗位的遥相呼应,采用理实一体、基于工作过程等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采用集实物、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堂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利用各种实验实训平台,采取生动活泼的多维立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可以在电子测量实验室学生通过仪器性能互测的方式掌握仪器的使用和仪器计量的方法,比如用示波器、毫伏表、失真度仪来测试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工作频率范围、输出平坦度、失真度、频率稳定度等)。元器件的测试实验方案来测试掌握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用万用表、晶体管图示仪来测试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及特性参数以达到熟悉仪器的操作使用,利用Q表电桥式元器件测试仪、数字与模拟集成电路测试仪测试元器件的参数也是基本的测量内容。同时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讲解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既学会了仪器的使用又掌握了仪器的基本原理。

其次,可以利用各个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及实验平台作为依托来设计实验方案,比如可以在电子技术实验室做关于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子电压表的项目;在高频实验室做关于扫频仪、频谱分析仪的项目;在装配技能实训室做万用电桥、高频Q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项目;在单片机或PLD实验室做逻辑分析仪的项目。在电子仿真实验室做电子电路的软件仿真等项目,虚拟测量技术发展很快,比较常用的软件有 Multisim,LabView 等。Multisim是由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通常称之为虚拟电子实验室,前身是加拿大交互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的EWB软件,它几乎可以完成在实验室进行的所有电子技术的实验,并且与实际实验情况非常贴切,选用的模拟元器件和虚拟仪器也与实际情况非常相近。它具有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如果在课堂上能利用这些仿真软件来对某些实验室难以实现的或者搭建电路比较复杂的实验,先虚拟演示一遍的话,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消化、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电路仿真让学生学习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同时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讲解仪器的原理和性能。

最后,可以在电子调测实验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电路及产品的测量和调试。比如在装配收音机之前,先给学生讲解万用表的使用,让学生自己能够进行元器件的检测。收音机装配好以后,需要使用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仪、扫频仪和示波器进行测试,按照整机单板调试的步骤顺序测试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整机电流、高频回路曲线、中频回路曲线增益、整机覆盖范围、灵敏度等电路的性能技术指标,学生通过反复的测试、思考解决问题,很快就学会了上述仪器的使用,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仪器的工作原理,对于以前难以理解的仪器工作原理就迎刃而解,而且记忆深刻。

4 结束语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充分采用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目标内容,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激发专任教师对自身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目标的重新设定,课程内容符合职业成长与认知规律,在课程改革中已初见成效。该课程体系突出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的对接的“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高职教育真正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陆绮荣.电子测量技术[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郭红丹,姚成乾,张玉.高职院校《电子测量》开放式实验课程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7(17):82-83.

[3]杨亚萍,徐清,姚竞红.“电子测量”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S2):14-16.

[4]林奕戎.在探索中改进电子测量课程的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9):30-31.

猜你喜欢
仪器测量职业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我爱的职业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