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任祖云
(文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云南 文山 663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核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
张 俊,任祖云
(文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云南 文山 663000)
近年来,各校 “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呈现出一定积极趋向,但普遍来说,成果有限。针对“纲要”课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立足于教学目标的考核,根据“纲要”课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要在实践中寻找思想素质考核的突破口;加强平时成绩考核的落实力度;围绕相关考核目标认真设计“纲要”课理论考试题;力求体现知行统一。“纲要”课考核要取得突破,需要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考核方式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的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起着引导甚至决定成效的作用。2010年6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研究——以云南为例”课题组对云南部分有代表性的高校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一些具体的做法。这里,谈谈课题组了解到的“纲要”课的考核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改革“纲要”课的考核方式。
在我们的调查中,“纲要”课课程成绩有两种构成模式:一种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一种是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一)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有些学校是2:8,即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有些学校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达到4:6,即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8的比例,由于平时成绩考核要求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占课程成绩20%的平时成绩中,有的学校是出勤占10%,平时作业、测验完成情况占10%。有的学校的考核要求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占10%,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外作业(含期中考查);课堂表现占5%,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发言、专题讨论、笔记和上课的精神状态等;学生出勤情况占5%。两种类型考勤要求都很严格,比如有的学校是这样规定的:无故缺席1次,期末总评成绩扣5分,无故缺席3次以上,取消期末考试资格,学生须重修该门课程;有的学校为了便于考勤,固定学生在每一个教室的上课座位,迟到、事假扣1分,早退、缺席扣3分,缺席达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这两种类型的期末考试要求大致相同,试卷制作是建试题库或教研室统一制作五套试卷,由教务处任意抽取考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考试形式为闭卷;实行统一阅卷。
4:6的比例。占课程成绩40%的平时成绩中,作业占20%,课堂表现占10%,学生出勤情况占10%。也规定了严格的考勤要求,缺席达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者会被取消考试资格。期末考试部分,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制作A、B两套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考试形式为开卷;统一阅卷。
(二)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有些学校是136,即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有些学校是2:1:7,即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1:3:6的比例。占课程成绩10%的平时成绩是这样构成的:考勤占5%,扣分标准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自行制定;作业、课堂提问、讨论、笔记占5%,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记录,在每学期课程结束时交到教研室。期中考查占30%。期末考试部分,有的学校是这样做的: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制作两套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案例分析、论述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等;考试形式实行闭卷;统一阅卷。也有的学校不再组织期末考试,让学生利用假期做实践调查,根据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给出期末成绩。
2:1:7的比例。介绍一种把网络学习纳入课程成绩考核的做法。占课程成绩20%的平时成绩中,包含10%的网络学习情况;另外10%是作业、考勤和课堂表现,要求教师每学期布置作业2次、点名6次,迟到或事假一次扣1分,缺席或早退一次扣3分,全勤者适当加分,缺席三次者取消平时成绩,缺席达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期中网络考试占10%。占课程成绩70%的期末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学生网络课程学习占30%;期末考试占40%。试卷制作要求:建试题库;题型多样,以主观题为主;考试形式:闭卷或开卷,多为闭卷;由教研室统一阅卷。
从“纲要”课的考核状况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各高校 “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的积极趋向,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的积极趋向
第一,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从调查状况来看,不管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还是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非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少的占到20%,多的占到60%,没有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情况,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和网络学习情况,而且都有严格而具操作性的考核制度。
第二,关注实践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有限,但是,各校制定的课程考核标准还是表现出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各校普遍把课堂发言、讨论等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考核;在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期把课外实践教学纳入课程考核,甚至有的学校把社会实践成绩作为期末成绩,占到课程成绩的60%。
第三,把网络学习纳入课程考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进行课外辅导,有的学校还规定了网络学习任务。在这些学校,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然会把网络学习纳入课程考核当中。可以想见, 随着相关教学软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和教师网络应用技术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学校把网络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并纳入课程考核。
(二)“纲要”课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有考核方式很难全面检测教学目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现有的考核方式,表现为偏重知识方面的考核,能力方面的考核力度不够,思想素质方面的考核普遍处于未触及、没办法的状态。不可否认,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考核是一个难题,但是,如果我们回避这个难题,“纲要”课的考核就是部分脱离教学目标和不全面的,将起不到考核应有的作用。
第二,大多数学校没有把课堂外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常规的课程考核中。“纲要”课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面的考核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考核。但是,大多数学校“纲要”课的考核只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考核,这主要是由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实现常态化造成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及其考核的不到位,必然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对教学目标的全面考核。
第三,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求存在落实不力的情况。各校“纲要”课的考核要求都很严格,而且力求公平。这一点,从各校具体的考核规定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的不同,有可能影响到严格和公平的体现。就平时成绩的考核来说,各校均规定了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和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而具体每一项如何考核,这是教师自行把握的。任课教师需要这样的灵活性,但是,在课时有限、学生人数多的现实困难面前,有的教师没有认真落实考核制度。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怎样实现考核制度的严格要求和教师灵活把握的有机统一,取得更好的考核效果,这是“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四,期末考试效果有限。关于制卷,为求公正和容易实现公正,各校期末考试普遍采取建试题库或统一制作多份试卷供教务处选用的方式,试题以客观题居多。这使教学不可避免地带有应试的成分,一定程度上起到束缚教师课堂教学的消极作用。不少学校还规定了题型不能少于几种,这使得“纲要”课期末考试长期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题型,难有改变。这样的期末考试自然谈不上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考核,对能力的考核效果也很有限,基本上只达到考核学生知识记忆情况的目的。
各校“纲要”课的考核方式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结合我们在“纲要”课考核实践中的体会,我们感到,“纲要”课的考核方式,需要立足于教学目标的考核,要根据“纲要”课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要围绕考核目的来设计考核方式
思考怎样进行考核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考核是为了什么。课程考核直接的目的,一是为了评价教学效果,二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纲要”课考核方式要围绕实现这两个目的来进行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怎样,需要从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说来,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通过“纲要”课的学习对国史、国情的了解程度;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关系到学生对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领会程度;学生在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基础上,是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愿意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纲要”课的考核方式,要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努力有好的表现;使个别消极学习的学生不得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基本的学习。“纲要”课的考核方式,要能够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和使学生收获更多。
(二)在实践中寻找思想素质考核的突破口
如前所述,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考核,是“纲要”课考核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思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行动来证明,学生学习“纲要”课后思想上的收获和觉悟程度,需要在学生未来的人生实践中得到检验。理论考试检测不了学生的思想觉悟程度,但是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思想觉悟程度,并且实践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这就是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所在。由于资金、教学时数、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总的情况并不理想。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好“纲要”课的实践教学?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结合实际想办法。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组织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并进行有效的考核。另外,“纲要”课的实践教学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师可就国史、国情的相关内容设计若干问题(附方法指导),在“纲要”课开课之前的学期末,把问题发到授课班级,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感受历史,了解当地的情况,感受生活的变化。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然后在“纲要”课的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实践成果并获得实践教学成绩。毫无疑问,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考核,有助于学生“真信”教学目的的实现。
(三)要加强平时成绩考核的落实力度
平时成绩的考核要得到有力的落实,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考勤方面,在班级人数不太多的情况下(最好是100人左右),教师可以通过固定座位的办法方便考勤和提高出勤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互动和掌握课堂情况,这就需要学校提供这样的教学条件,需要教务处的精心安排。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考核。考核规定应包括两部分:对课堂纪律做出明确要求以维护教学秩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奖励性规定,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教师应该把作业的布置当作检验学生学习收获的重要手段,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谈自己熟悉的东西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式可采取演讲等口头形式,既可避免个别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抄袭,效果也会更好。平时成绩的考核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得到学生的普遍支持。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考核办法的制定中,对考核过程实行开放式的管理。
(四)围绕相关考核目标认真设计“纲要”课理论考试题
长期以来,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具有其特殊性,但是作为检测教学目标主要方式的期末考试要求却与大多数其他的课程并无两样。这一状况必须改变。首先,考虑到理论考试对于思想素质教学目标考核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理论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不宜过大;其次,理论考试题的设计要侧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题型中辨析题、材料题、论述题可予以保留,但要注重试题质量,既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又要考查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是否有所思考。辨析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材料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论述题应是结合实际的、学生有所感受的问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想上的收获;另外,还可增加历史事件或时事点评题,考查学生基本观点的确立、运用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纲要”课教材内容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体系,在“纲要”课开课之前,教研室会议应该规定哪些知识点必须讲,避免出现教师没有讲到但考到的情况,应该做到让认真学习、学有所获的学生都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五)在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体现知行统一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考虑,在学校的支持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分和扣分办法,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反映到其正在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中。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应加分予以肯定,以总成绩不超过100分为限;学生出现违纪,应减分对其行为予以否定,严重违纪可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及格。
(六)改革需要学校合力支持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全面考核,需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作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在全校形成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合力。关于“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的这些想法,如果没有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方面的支持是不可能得以尝试的。
以上就是笔者对“纲要”课考核方式改革的一些思考。有的想法还不成熟,有的方面我们还没有想到。但是,实践可以检验、修正和充实我们的想法。我们相信,只要有学校的全力支持,在教学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充分发挥 “纲要”课教师的主体作用,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我们一定能找到适合“纲要”课特点的有效的考核方式。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urse Assessment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Dwelling on It’s Reform
ZHANG Jun, REN Zu-yun
(Colle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reform of the “Outline” course assessment shows some positive trend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with limited success. As to the “Outline” course evaluation problems, the basic idea of the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ssessment, and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Breakthrough in quality assessment should be found in practi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test questions should be designed carefully according to relevant assessment objectives; consiste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should be embodied.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Outline” course examination, the support from the school leader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are indispensable.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examination methods; reform
K26-41
:A
:1674-9200(2013)05-0067-04
(责任编辑 王光斌)
2013-04-17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研究——以云南为例”(2010Y09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研究——以云南为例”(2010Y090)。
张 俊(1974-),女,云南泸西人,文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任祖云(1975-),女,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