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进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不再被看成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止的、纯语言的代码转换,而是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重新审视与考察,人们的视野豁然开朗,对翻译的复杂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翻译研究的焦点也从各种“对等”转向影响语际成功转换的文化层面上了。人们进行文本翻译实际上是在进行再创造,而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系统又存在巨大差异,客观上给翻译带来诸多困难,尤其是文化缺省给翻译带来的影响。要把具有异质性、差异性的原语文化信息完全移植到译语文化中,翻译的“抗阻性”、“抗译性”可想而知,其难度堪称“翻译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George Mounin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参照,吸收人类学、语义学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出:翻译是有可能的,但确有限度(许钧,2003)。这个结论与英国文化翻译理论家Susan Bassnett(2004)的观点如出一辙。她认为:“文化不可译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译,因为文化不可译是因为原语中的文化现象在译语中缺少而造成的。文化和语言一样具有动态性。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渗透与深入,特有的文化现象可异化表达,终属可译性之列。故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可译性只是暂时的相对不可译,即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廖七一,2001)如何使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达到交际性同步?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等值及接受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翻译过程主体和中介的译者,必须对文化缺省有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有责任对原文重构“文化空缺”,重建语义连贯,使译文对其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趋同。
缺省(default)是一种交往策略,是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加以省略的内容,通过隐没共知信息达到加速沟通的目的。缺省发生的条件是双方有共同预设的背景知识、先有知识或语用前提(Brown,G.& G.Yule,2000)。在不影响交际效果的前提下,双方都倾向于语言的经济原则而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东西以提高交际效率。缺省包括情景缺省、语境缺省和文化缺省。情景缺省指读者和作者共享的背景知识在文本中省略的部分,语境缺省与语篇交际话语内信息相关,而文化缺省则是“作者与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交际现象,是某一特定文化内部运动的结果”(王东风,2003)。
缺省的存在意味着信息的传递与接受不必完全受缚于字面,形式上的有无同交流的可能无必然联系。缺省的内容往往无法在语篇内外的直接语境中找到答案,而是通过接受者长期记忆或语义记忆中的具体文化图式原型(prototype),以图式(schema)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表明,知识和经验在人的记忆中并非简单地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事物和情景形成的有序块状(chunks)结构,即图式。每个图式由数目不等的空位(slots)组成。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新信息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图式。每当感官记忆输入某种概念信号时,认知机制中的记忆搜索功能就会自动在长期记忆中激活属于该图式的空位,最终激活整个图式,完成信息处理的系统过程。某一空位被激活意味着该空位被补上了一个填空项(filler)。所需空位被填补后,大脑显示屏上就会出现该图式的画面,读者则在交际中根据某些信号的提示自觉地填补文化缺省所留下的信息空白,激活记忆中有关文化图式。如果记忆中缺乏相关的图式或相应语义点,就无法还原作者的真实意图或出现“意义真空”,无法将语篇内信息和语篇外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语义断裂。即便读者一方具有预设图式,也无法被调用激活预期的语境空位。
文化缺省将省却的作者部分图式内容预设到读者的文化图式中,保留了相应图式的语义点。作者不断用这些语义点激活头脑中储存的文化图式,读者则调用这些图式信息去填补图式空白,构建出作者意图中的交际文本,作者与读者交流的默契由此而来。然而,跨文化交际双方的文化图式和认知语境呈不对称性(asymmetry),输入信号有时激活不了应激活的空位和图式,甚至记忆里根本就没有相关的图式备用,造成交流真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理解和表达同样离不开交际者认知语境中的各种图式,包括原语读者、意向读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图式。如果译者输入的新信息可以激活认知语境中与原文相关的图式,就能正确地理解原文传达的信息,反之亦然。不妨结合下面这首唐诗进行具体分析。诗人韩翃在前往长安赴任期间,其妻柳氏被骗婚嫁给一位异域将军。诗人对妻子的爱恋与怀念之情清晰可见。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旧似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报之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勿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Willow of Change Terrace
Willow of Change Terrace
Is the fresh green of former days still there?
No,even if the long branches are dropping before
Someone else’s hand must have plucked them now.
Willow,willow branches
During the season of flowers
Why must it be made a parting presenting every year
,following the wind,suddenly heralds the coming of autumn
Even if you come again,how can it be worth plucking still?
“willow”(柳树)为一常见树木,因在早春发芽,常用以喻指春天的来临和春光的明媚,故有“春风杨柳万千条”的优美诗句;又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借以抒发离愁别恨之情,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以柳写情。“柳树”的形象足以激活中国读者记忆中的相关图式。原作诗人和读者属于“内群体”,无需用多少笔墨对其进行交代,他们会自动根据既有背景知识调用相关语义点激活“章台柳”和“折柳”两个文化图式:“章台”借指青楼,“折柳相赠”是古代送别亲友的习俗。而不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因意象中缺乏既有的相关信息和相应图式,不能有效解码两者的默认值解读,作者和译者也未对其含义作出阐释,文化缺省无疑对译文读者理解造成语义真空。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Sperber和Wilson(1995)在其著作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从Grice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入手,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关联理论,在语言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认为话语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阐释和认知过程而非静态的解码过程,是一种语内或语际的阐释活动,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交际行为。所谓“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白无误地向听话人通过刺激传达的一系列假设;而所谓“推理”,则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将话语和自己认知语境中的一系列假设结合,推断出话语的暗含意义。
德国学者Gutt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将语用学关联原则与认知心理学普遍原理结合,将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移植到翻译研究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对翻译加以研究(李占喜,2007:66-68)。该理论刷新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视翻译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方的互动过程和两轮的交际活动。第一轮原文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第二轮译者是交际者,译文读者是受体。可见,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是信息传递的中枢。一方面,他以读者身份与原文作者进行“对话”,推导其交际意图,力求达成“心灵上的契合”;另一方面,又充当作者,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明示给译文读者,在此基础上制作出符合最佳期待的译语文本,使之与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这一过程既需要译者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知识,从原文形式到内容等各个层面推导出隐于明示信息后的暗含意义,找到原文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继而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又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作出假设,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性的取舍,为译语读者营造出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将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传递给译文读者,在意美、形美和音美方面和谐统一,获得与原语读者最大限度地契合与趋同的最佳语境效果。这一点与文化缺省翻译的要求不谋而合:一方面,译者必须识别原语文本中的文化缺省,推断出原作意图,并以明示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另一方面译者又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先有知识图式进行合理推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文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译者应“时时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导”(Gutt,2004),努力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牵线搭桥”,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以实现最佳关联。因此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概括力,能够对文本信息价值的大小作出判断、筛选和整合,对于文化缺省翻译具有兼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赵彦春,2003:117-121)。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效度(validity)和信度(fidelity)是衡量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谓效度指的是译文效果,即译文传递原文作者意图的程度及对目的语读者产生语境效果的程度,而信度则指译文在语义内容、形式及风格方面与原文的趋同程度。正如交际成功的标准是产生交际效果一样,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其成功的标准也应是译文具有效度。在保证效度的前提下求其信度,尽量趋同、忠于原作。
关联理论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相结合,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产出转移到话语理解。在该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中文化缺省干扰了跨文化的信息传递。翻译界对于文化缺省的翻译方法虽没有理论上系统的探讨,但在实践中都已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既然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作为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的译者就要考虑如何最大可能地缩小这种文化差异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缺省现象。
翻译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翻译。文化缺省下究竟采取何种策略,使译文既有效度又有信度,这对译者的语言修养、文字功底、创造力与灵活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译者一方面要积累原语文化相关知识,洞悉文化缺省,对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程度作出判断,另一方面要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本质,从认知关联的角度把握翻译的动态特征,对译语读者认知环境进行合理推测,在保证效度的同时,尽可能向原作趋同,在忠于原作与译作读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将语言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棱镜映像”展示给译文读者,帮助他们消除意义真空,建立认知关联。
原语与译语在表达和语义上接近时,对于原文的文化缺省现象无需任何交代,译出原文内容的同时保留原文形式,既求神似又求形似,达到形式与内容的最佳关联。Newmark(1982)也曾说过:“在保证等效的前提下,字对字式的直译是最佳译法,而且是唯一有效的翻译方法。”它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生动性,也给译文读者带来一种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异域文化。如:
“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周立波,《暴风骤雨》)
“Escape?But his home and property can’t escape.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英译(划线部分所示)从翻译的目的性和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来看,堪称是恰如其分地表达汉文化的典型一例,既保留了原语形象,又传递了文化信息,可谓形神兼备。
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释义性解释原文中文化意义浓厚、晦涩难懂的部分,不拘泥于原文细节及形式,译文流畅自然即可。该方法赋予较大的译者自由度、译文透明度和可读性,读者能迅速解码语义,阅读的兴奋性也不会中止。请看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在剑桥大学的演讲:
第二,要精诚合作,不要搞以邻为壑。
Second,carry out cooperation with full sincerity and avoid pursuing one’s own interests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以邻为壑”语出“是故禹以四海为邻,今君子以邻国为壑”。原义为把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现喻指“把困难、灾祸转嫁他人”。“壑”即“沟壑”,其本义在整个语义场(semantic field)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其隐含意义。如按字面翻译,反倒会弄巧成拙,文化缺省也得不到补偿,而采用at the expense of化具体为模糊,巧妙地表达了原文含义。
该译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文内可用于语篇外文化介绍的空间有限,原文隐性(implicit)含蓄的审美效果因译文显性(explicit)透明的处理方式受到削弱,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更是无从知晓。因此,正如褚雅芸(2000:64-67)所言,应尽量少用,尤其是当原文词语在上下文中很重要或本身是原文文化的重要概念时。
添加注释(包括脚注、尾注等)将读者不知所云的文化缺省信息在注解中加以适当阐释。严格地讲,它不算一种译法。张若谷先生在翻译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时,就用这种形式介绍了许多基督教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帮助不熟悉小说历史和文化冲突的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此法保留了原有文化意象,再现语言特色、艺术风格及美学价值,同时通过提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读者的认知语境,建立认知关联,将文化亏损降到最低程度,不失为文化移植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语篇时。不过,该方法可置空间有限,是翻译中受可译性限度制约而不得已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不宜使用过多,既影响原作的动机和美学,又阻隔阅读的连贯性与兴奋性。如: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带哭的声音。
(鲁迅,《阿Q正传》)
“Ah Q,may you die sonless!”(Note:a curse intolerable to hear in China)sounded the little nun’s voice tearfully in the distance.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子绝孙”无疑是最恶毒的咒语。而在西方国家,独身主义蔚然成风,“断子绝孙”对个人和家庭无关紧要,因此他们不可能理解译文中“sonless”的文化含义。注释补偿有效缓解了文化缺省,即便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明白原文的语用意义。
为了作者思想的真实展现和目标语读者对原文文本的忠实理解,在基于“信”的基础上以解释内涵的手段加以处理,重新营造意向,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词,把简明扼要的文化信息插入目标文本,使原文与译文的文化信息对等,原文读者的反应与译文读者的反应对等。该方法不足之处是原文的空位和美学价值将会消失,作者失去了发挥想像力的机会。如:
(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了酸醋。(钱钟书,《围城》)
The wine is Hs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be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
汉文化中,“醋”以其酸味而喻指一种不健康的尤其是男女交往中的嫉妒心理,如汉语中有“吃醋”、“醋劲”、“醋坛子”之说。西方人虽然也吃醋,但只是作为一种常用调味品,对其中的文化喻义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同“嫉妒”相连,因此译文别出心裁地增加了“in his jealousy”这一短语,对“醋”的喻义加以说明,使原语信息一目了然,跃然纸上,对文化意象的传递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即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在读者和文本间进行协调,在文字上做适当调整。换言之,当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意象不同时,可以将民族色彩浓厚的词语作变通处理,即将专属于原语文化特征的语言单位替换成虽无相同命题意义却有相近语用效果的异语语言单位,给译文读者带来更充分的语境关联。如:
一得一失,天数当然。见机而作,勿丧九泉。(罗贯中,《三国演义》)
One gain,one loss,as Heaven’s lots indicate.Act as opportunity beckons and avoid perishing below in the Nether Springs.
“九泉”是中国人认为人死后居住的地方,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在西方人眼里,也有一个类似的地方,那就是“the Nether world”。将“九泉”转换成“Nether Springs”不仅扫除了译语读者的认知障碍,也保留了部分原语意象。译语读者获得了最佳关联,得到了最大语境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以译语接受者为出发点,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李先进,2011:129-133)。这是最符合关联翻译理论宗旨的策略。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力求译语与原语最大限度地等值。如:
说曹操,曹操到。
Talk of the devil,and he will appear.
曹操是谁?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译语读者不免会产生语义真空。而归化法能迅速帮助其建立语意连贯,及时消除文化缺省缺省。但这一策略只重视目标文化背景,不尊重出发文化,在文化补偿的同时,造成文化阻隔(金慧康,2004:160)。不少学者甚至对将此作为文化缺省补偿手段提出异议,认为是走进了因文化缺省造成的误区,屏蔽了原语文化,使读者与异质文化失之交臂,实际上是对读者的欺骗。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98)也曾指出:抑制外国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常常会使翻译失去意义。因此,应视语言风格及具体语境而定。
著名翻译家孙致礼(2002:40-44)指出“21世纪的中国翻译将以异化为主”。异化法传达原文的异质因素、异域文化特色和语言形式,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给译文读者以别样的阅读体验。当然,由于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异化只能是渐进性的,“润物细无声”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Work out a plan,trust to Buddha 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
受佛教和道教影响,中国人相信“天”。“天”是“崇高、神圣和伟大”的象征,其法力无边,无所不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用异化手段将原语文化信息植入译语文化中,译成“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直接再现了“老天爷”的含义,保留了原有的宗教特色,同时也开阔了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视野。
并非删除原语中所有的文化缺省内容,而是删除那些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林纾先生翻译Dickens的David Copperfield便是一例,对照译作与原作便会发现译者对涉及文化元素的段落的整段删除。这种方法准确把握了功能意义,求其神而舍其形,力争在核心内容与深层意义上达到与原文吻合,在形式上不一定与译语等值,但在内涵意义上却与原文等效。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省去译语读者认知环境下不能理解的文化图式,让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就能轻松地获得较大的文本效果。现仍以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在剑桥大学演讲中的一句为例:
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Third,address both the symptoms and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该句的文化信息体现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一传统中医说法上。译文采用“舍形保意”的回避手段,省去了对文化缺省进行填补的繁琐解释。之所以这样处理,正是基于译语语篇的指示功能考虑。在整个语篇中,该文化信息的信息值相对较弱,原文引用此语无非是通过人们看病的盲目、急躁说明“片面、静止地看问题而不从根本上解决”。使用此法时,要充分考虑原文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不能为图省事而删除,否则就会出现“欠额翻译”(overloaded translation),即“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小于原文的信息量”(高圣兵,2007:79-83),原语文化文化专属性荡然无存,在强调文化传译的情况下自然不可取。
文化缺省是翻译过程中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译者深感棘手的问题。作为文化传播者和中介者,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还要有双文化能力,要学会跨越与语言相伴随的文化障碍。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的文化缺省翻译策略有其可行性,也有其局限性。以现有的翻译策略,单靠一两种手段或一成不变地用一种手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流失或文化亏损,难以达到有效的文化缺省补偿。译者要根据自己对原语文本和译文读者的把握,为译文读者架构起理解译文文本的最佳关联,使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地契合,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1]Bassnett,Susan.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v[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Brown,G.& G.Yule,Discourse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ergamon Press Ltd.,1982.
[5]Sperber,Dan &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6]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8.
[7]褚雅芸.也谈典故翻译中的欠额补偿[J].中国翻译,2000(4).
[8]高圣兵.欠额翻译与超额翻译的辩证[J].外语教学,2007(5).
[9]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4.
[10]李先进.称呼语转换及语用翻译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1(6).
[11]李占喜.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管窥翻译过程的特点[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1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3]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14]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3.
[15]许 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6]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