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亭名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41)
“阻抗”概念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弗洛伊德对阻抗的定义强调了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弗洛伊德将阻抗视为对理性意识的抗拒,因此这种影响治疗结果改变的行为是需要被克服的,而对阻抗的识别和解释也是治疗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这种观点左右了其后传统精神分析学派中“阻抗”概念及相关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刻影响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理念。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是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在治疗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使海因茨·科胡特发现了传统阻抗概念的局限性,他意识到“阻抗”是病人自我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有助于治疗进程的——只要分析师的方法合理巧妙,就可以把阻抗转变为对治疗的帮助。科胡特对传统阻抗概念进行了反思,并成为其自体心理学的有机部分。
1892年,弗洛伊德发展了一种在按压病人头部同时记录他们想法的治疗方法。病人伊丽莎白在第一次按压后就知道自己的想法,然而只有在第三次按压后她才愿意把比较明确的想法叙述给弗洛伊德进行记录。同特殊病人打交道的困难驱使弗洛伊德去建立“阻抗”的临床概念:“在困难的工作过程中我试图去找寻阻抗的更深层意义,这涉及到病人如何重建她的记忆,如何收集那些被特意标记过的场景信息。”[1](P5)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自由联想时经常出现不能或不愿再继续下去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由于病人想起了一种过于可怕的、可耻并令人厌恶的记忆或观念,难以面对就产生了阻抗。阻抗的存在对心理咨询过程与结果会有深刻影响。
弗洛伊德对于阻抗的理解促使他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概念化定义,谨慎地启发求助者进行自由联想也是他在技术层面的一次革新。他对于阻抗的理解促进了结构理论的概念化,并推动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传统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把阻抗视为所有心理防御机制的总和。弗洛伊德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2](P38)。弗洛伊德对阻抗的定义强调了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他曾经列举了阻抗的几种类型,包括(来访者)对表露压抑思想的阻抗、对分析师的阻抗、对自我探索内心世界的阻抗、对结束症状的阻抗等。阻抗同移情一起产生,意味着对抗,即在病人内部对抗分析过程和方法的所有力量,也就是,那些阻碍病人自由联想,妨碍病人试图回忆和达到顿悟,针对病人合理化自我及想改变的愿望起反作用的力量,所有这些力量都被认为是阻抗[2](P7)。
通过分析病人的自由联想和对自由联想的阻抗,弗洛伊德能同时了解到致病冲突的两方面:(1)秘密的情感和记忆;(2)防御——拒斥这些秘密情感和记忆的想法和情感[2](P12)。
弗洛伊德在1912年就已认识到阻抗的重要性。他叙述道:治疗过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阻抗。病人的每个联想行为都必须认真对抗阻抗,这种对抗表现就是努力朝向痊愈方向的力量和相反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1](P25)在他看来,阻抗的消除就好比疏通烟囱,当烟囱管道堵塞后,烟雾弥漫,遮挡视线,使个体处于有害的环境中。这时,需要疏通烟囱,使烟尘以适当的方式排出。
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对阻抗进行分析和解释是整个心理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治疗师通过向来访者解释阻抗的形成和具体表现来帮助来访者逐步认识阻抗行为背后隐藏的被压抑的动机,从而消除来访者对治疗的防卫机制。
弗洛伊德把阻抗视为对理性意识的抗拒,因此这种会影响治疗效果的行为是需要被克服的。这也是今天传统观念中的阻抗。在大部分精神分析著作中,包括英国客体关系学派都认同这种观点,即阻抗提供了一种违反理性意识的保护。阻抗同时也产生干扰自我成功解决内部心理冲突的衍生物。阻抗让病人无所顾忌地寻求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并且保卫他们免受于理性意识相伴的痛苦及带来的影响。
德瓦尔德完全坚持这种传统观点。他认为阻抗同时拥有战略和战术两种组织层次:战略性阻抗可以是一种无意识的核心式作用,病人持续寻求婴幼儿时期驱动力和驱动力衍生物,如客体选择,适应性和防御性心理行为来得到满足;战术性阻抗表现在个体内更高级的心理行为模式中,同时也出现分别处在拥有不同阶层组织的人际行为模式中。病人抵御它们即是反抗战略核性阻抗和冲突而相伴的意识,因此同时战略性阻抗和战术性阻抗之间又是连锁相关的[3](P94)。
在一般意义上,对于阻抗的处理需要治疗情境的建立和维持,在该情境中病人逐渐接受和运用分析师的有利(客观)位置来实现改变和完成心理成熟,并且慢慢了解到他自己的阻抗是自己内部被激发的心理作用——而这种心理作用与分析师所倡导的治疗目的恰恰背道而驰。
科胡特在其精神分析治疗执业的早期阶段,遇见一位女病人,科胡特按照传统精神分析的方式去诠释病人的恋父情结,但遭到病人严重的抵抗反对。这样的问题起初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病人的阻抗,分析师通常会面质病人的阻抗,揭露病人问题产生的根源,可该病人在自己的阻抗被诠释后变得更为愤怒,科胡特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并没有刻板地按照传统精神分析方式来继续诠释和面质病人的愤怒。科胡特认真思考病人的各种反应之后,决定放下十多年训练的理念,放下自己多年所学观念和作为心理治疗师、分析者的自我,不再去猜测和诠释什么,而是作为一个人去听听病人到底想真正表达什么,去了解病人为何因此愤怒。最后,他得出了异于以往观念的结论,他发现在病人童年经历中无法获得具有同理心的生活环境,病人的这些情结遭遇到分析者理性但不具同理心的诠释后被激活,开始下意识地抗拒、愤怒。当科胡特能从这点去理解病人时,治疗就开始出现转机了。
于此,科胡特意识到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阻抗”概念可能会误导分析师,使治疗陷入僵局,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阻抗”。科胡特认为“阻抗”对于病人也有积极的意义:“阻抗使病人免遭过去可怕经历的再度伤害[4](P11)。”他强调病人缺乏像分析师那样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而分析师则没有病人的苦痛遭遇无法全面了解病人的真实情况。此时分析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却通过口述向完全没有方向概念的求助者指引方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他看来阻抗是求助者一种必然且必要的自我保护。阻抗的价值在于:一是阻抗可能在以比较特殊的方式呈现病人以往生活中许多重要的经历,或者反映了其特有心理防御机制,而且以(阻抗)方式呈现的材料更能使人信服,所以分析者的技术若足够巧妙,就可把这种抗拒直接转化为对自己的莫大帮助;二是阻抗也是求助者有目的地满足自我需求的方式,分析师若能同理这部分需求,阻抗便成为有价值的信息[4](P13)。
与传统观念中将阻抗视为必须被清除或修正的干扰和阻碍不同,自体心理学认为阻抗在自我保护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科胡特强调:“所有那些所谓的阻抗都是为基本(治疗)目的服务的,完全没有被克服的必要[4](P43)。”在他看来传统观点通过清除阻抗,可以进入无意识领域,进而可以解释具体心理功能单元的相关事件,例如日常生活中口误、神志不清等现象。传统观点也能解释迁移式神经症和大多数的梦,但在解释一般人格和特殊人格紊乱方面存在不足。
根据自体心理学观点,阻抗是一种使个体免于伤害的自我保护,反映了病人在经历悲惨生活境遇时成功维持组织能力的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只要让病人明白坚持自我改变发展的重要性,他们的情况就会持续改善。
阻抗和移情同时产生,移情是来访者把父母等对自己有显著影响的人的情感与关系,转移到治疗师身上的现象。移情的实质是关系,一种转移过来的关系。这种关系像一面镜子——来访者的“自体之镜”,反映出其人际关系模式和人格特征。对阻抗的反思促成了科胡特对移情、自体客体和自体客体移情等其他概念的再定义,就是这个过程构建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科胡特大部分的基础性发现都是通过整合病人的经历得到的,自体客体需要和自体客体移情也属于其中内容。科胡特能够适时中止他理论上的迷信,并且懂得保留关于病人体验的详细资料。因此他可以像镜子一样发现病人的需要,并形成自体客体的概念即一种机能本身提供一般性体验[5](P124)。
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主体对另一人的体验,或者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所以,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在某些自体心理学文献中将“自体客体”译为“我客体”,表示满足“主体”为满足自恋需求而在客体上形成的认知态度[6](P96)。自体心理学所关注的自体客体是一种本能固有的对于客体的体验,这同只关注客体本身的客体关系理论显然大相径庭。通常人们对这些观点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
传统精神分析学派把突破阻抗视为心理治疗的关键步骤,科胡特则不认同这种观点。在《如何进行分析治疗》结语中,他提醒我们分析移情是精神分析的要义和核心:“自体心理学不是鼓吹去改变分析技术的本质。移情是可以被展开的,同时对它们的分析,移情反应的理解,以及在动态和遗传方面的解释,无论在现在还是过去,都是应分析者关注的中心[7](P165)。”随着自体客体移情的展开,分析者必须能够区分其中不同的形式来了解病人特殊的发展性需求:“辨别不同种类自体客体移情的能力也给我们机会去更详细地研究治疗的线路,将过去的的情况和特别的自体客体移情关系联系到一起——从过去移情之初的状态恢复成熟状态——一个系统且耐心的修通过程而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也许也就是成功分析的目的[8](P74)。”
值得注意的是,自体心理学并不主张改变精神分析技术的本质,而是要把治疗的重点转移。综上所述,移情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理解。在自体心理学中病人的自体客体需要的呈现标志了发展进入了自体客体移情的成熟状态。这个发展是病人的成长经历,这显然与把移情看成是病人意识层面上的阻抗的传统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体心理学认为如果自体客体需要不断地重复不稳定经验来刺激病人,那么病人相关的阻抗将被激活。简单来说,病人就会有严重的幻灭感,好像儿童因为恐惧进一步的幻灭而抵抗新的需要,这样做目的是维持理想状态。如果病人遭受过侮辱就会觉得与之相关的负面想法和观点会成为批评的对象而拒绝进行分享[9](P134)。
因此,对于自体客体移情发展的阻抗其实是保护病人免受不断重复创伤性体验的伤害。被严重伤害过的病人在自体结构上会有缺陷,可能会进一步演变固着到防御性的自体客体结构中。病人在体验修通过程这一新自体客体移情发展模式时就会不自觉返回这些保护模式。然而,这同传统观点恰恰相反,在传统观点中需要不断重复弗洛伊德所谓能提供快乐或“不快”的行为,以此来掌控和束缚激励。
简而言之,科胡特发掘了“阻抗”概念的积极面,突破了传统认识的窠臼,在他眼中求助者的“阻抗”不单是心理治疗过程中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求助者自身的本来属性,同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种认识转变了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发现——解释”治疗思路,分析师不再只是一厢情愿地指导求助者去认识反思和对抗“阻抗”,相反地,分析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接纳求助者的“阻抗”,并借此表现出对求助者痛苦的理解和同情,使他们重新感受到过去成长环境中所缺少的同理心,在完成治疗的同时,逐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及人格结构。科胡特对于阻抗认识的进步丰富了心理治疗领域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自体心理学,他的努力同时也促进相关的咨询技术的完善。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弗洛伊德,布罗伊尔.歇斯底里症研究[M].台北:米娜贝尔出版公司,2000.
[3]阿德莱德·布赖.行为心理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4]海因茨·科胡特.如何进行分析治疗[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4.
[5]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研究 [M].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78.
[6]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分析[M].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90.
[7]曾文星.分析的学理与治疗过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蔡飞.自身心理学——科胡特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9]米切尔·布莱克.弗洛伊德和他的继任者[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