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山苗族芦笙舞的历史和舞蹈形式

2013-03-19 14:33王静文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芦笙花山文山

王静文

(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一、芦笙舞溯源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相传原始时代的“三苗”或“有苗”就是苗族的先民。据1998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云南的苗族有94.26万余人口。云南的苗族居住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昭通、楚雄、曲靖、昆明等州市。人口在5000 以上的县有123个,超过5万的有广南、金平、屏边、马关四个县。苗族进入云南的时间最早始于唐代,后经宋、元的逐渐过渡,在明、清以后才不断从湖南、贵州大量迁徙到云南各地。[1](P405)明清时期苗族民间舞蹈就已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众性舞蹈,如表现原始巫文化的祭祀巫舞《雷公舞》,源于苗族先民氏族社会“鼓社祭”原始祭祀活动的《木鼓舞》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芦笙舞》。

二、芦笙舞的历史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的主要舞蹈之一,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舞蹈形式。苗族使用芦笙和跳芦笙舞的历史极为悠久。[1](P409)在《苗族古歌》中就有葫芦挽救人类的神话,在文献古籍中的记载更是不绝于书。《新唐书·南蛮列传》载“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酹”。宋《黔大定县志》亦载“参差六竹管,……舞来随节旋,吹去别促缓,苗男共苗女,明月花山满”。由此可见,在宋代,苗族芦笙的形制与近现代芦笙形制已经相差无几,喜欢吹芦笙、跳芦笙舞的习俗在民间已非常普遍。在明清时代有关苗族芦笙舞及其习俗的记载更为丰富,明人杨慎《南诏野史》记录了云南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男吹笙在前以引导为主,女的则振铃以配合男子。《贵州通志·土民志》、陈鼎《滇黔游记》、陆次云《洞溪纤志》等,也都记载了苗族每逢年节等民俗活动中男吹芦笙引导、女随后婆娑而舞的情景。只是古代记载有苗女振铃而舞的形式,发展到现代已多为徒手跳舞。

三、节庆和祭祀活动中的芦笙舞

“踩花山”是苗族一年一度中最隆重的传统集会,“踩花山”在苗语中的意思为“坡会”,“踩花山”也可称为“赶坡会”,赶坡会的场地大都选在苗族村寨较集中并且地势开阔的地方。文山的花山节定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五,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聚到一起来。花山场上人声、欢呼声,声声入耳,锣声、鼓声、响彻苗山。苗族同胞不管男女老少,围着花杆,吹着芦笙和唢呐翩翩起舞来欢度自己最隆重的节日。

“花山节”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风格独特,集祭祀文化与民俗文化于一体,展示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据资料记载,在远古时期苗族就有“踩花山”的习俗。可见,“花山节”是最具苗族文化艺术特征的代表性民族传统节日,而芦笙舞则是“花山节”中不可缺少且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苗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笔者曾亲身体验过文山市花庄乡的花山节,在一块宽敞平坦的草地上,人们围成一层或多层的圆圈跳芦笙舞,气氛热烈、场面热闹。

苗族芦笙舞主要是在节庆和喜庆的日子里跳,此外,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祭祀时也要跳。文山、麻栗坡县一带的苗族,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每年都要举行祭龙树和祭祖,其中最隆重的是“西松”(祭祖)。跳芦笙舞多以祭祀为主要内容,场面既庄重肃穆,又热烈欢快。古时的芦笙舞只限于男子吹,女子配合芦笙节奏跳,现在已发展为女人、小孩也可以吹芦笙跳舞。舞蹈人数不限,节奏强烈明快,动作难度较大,技巧性很高。由于苗族祖祖辈辈住在山区,山地生活中的翻山越岭,打猎采集、农耕种植及饲养禽畜等劳动生活内容均成了他们的舞蹈题材和基本动作来源。因而,芦笙舞的动作以模拟为主,如有犁地、栽秧、爬坡、养鸡、喂猪、斗鸡、上树等。其中倒立、旋转、矮步等技巧性动作,就是登山、下坡的行为特点。这些舞蹈动作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是苗族同胞生活经历的具体再现。在舞蹈表演、器乐演奏和跳苗族芦笙舞的过程中,舞者不但要不间断地吹着芦笙,还得把芦笙吹得优美动听,节奏鲜明。民间传统芦笙舞的动作丰富,技巧高超,尤其是男子一边吹芦笙一边还要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苗族芦笙舞除在举行祭祀活动时跳之外,还在婚礼,丧葬或盖新房时跳。后来,每逢年节和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活动时都跳。

四、芦笙舞的舞蹈形式

苗族芦笙舞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一般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风俗性、儿童表演等四种形式。[2](P167)

1.自娱性芦笙舞,苗语叫“究结”。它是由一支多人组成的芦笙队先站成一排,然后一边跳一边走成圆形,或者由芦笙队带领绕圆,边吹边跳,群众则尾随其后围圈跳舞,或者由芦笙队带领绕圆,边吹边跳,人数多时形成多层圆圈,呈卷心菜队形,随芦笙舞曲的节奏及内容欢舞。此舞的芦笙曲目成套,并配有大中小各类芒筒(竹制筒状乐器)协奏。所以这种集体舞壮观热烈,参跳人数不限,在过节时,多达2至3万人,节日可持续3至4天,而且每年有数个节日来跳。

2.表演性芦笙舞,苗语叫“丢捞比给”。是一种男子边吹边跳的芦笙舞,是在集会或节日中作为比赛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独舞、双人舞以技巧表演为主,其特点是将演奏芦笙乐器作为舞蹈技巧之一,将轻功、旋转功及杂技基本功融于芦笙舞蹈中。一般是由各寨芦笙队中推选出优秀的芦笙手进行表演。表演性芦笙舞往往形成组与组、寨与寨之间的互相竞赛,通过一至二人表演,众人观赏,体现了较高水平,极具观赏价值。

3.风俗性芦笙舞,苗族人民称之为“跳月”或“跳月亮”。这是青年男女社交、求爱的一种群舞形式,跳舞的多为未婚青年男女。参加的男子手拿芦笙在前面边吹边跳,姑娘在后面把花带系在自己相中的小伙子后腰带上,自己拉着花带的另一头,随男青年吹奏的音乐舞蹈。

4.儿童芦笙舞。这类芦笙舞都由7至13岁的儿童参加,是他们在山上放牛时的一种自娱活动,而到节日或群众集会时,他们也会作一番别有情趣的表演。

芦笙舞的跳法很多,脚步的变化也较为丰富,以踏、蹲、踮、蹉、转和踢腿等基本步法为主,讲究动作的对称和技巧性。以祭祀跳的芦笙舞技巧性为高,表演动作有翻滚、倒立、倒背下腰、吻碗喝酒、倒立吹笙脚击鼓、滚打、滚碗、滚刀、滚“油锅”等特技。[3](P312)其芦笙曲更为神奇,曲子称为 12排,一排有30调,总共360调。每一调有一段词,既有狩猎开荒的叙述,也有随皇帝征战的悲壮诉说;既有民族迁徙的哀怨倾诉,也有在艰苦卓绝中享受天伦之乐的甜言蜜语等等,从文山州苗族的先民一直讲到现在,整套舞蹈就是在回叙一部历史。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的艺术财富,千百年来,善良聪明的苗族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芦笙舞的内容与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苗族人民对传统的芦笙舞进行了改良,并融入新的动作内容,通过两者的结合,使古老的芦笙舞得到了继承和创新。如何把苗族芦笙舞更好的普及和推广,笔者认为,这是高校教师和专业团体应做的事情,首先应该整理出一套规范并适用性强的芦笙舞套路在全州进行推广,让文山人只要听到芦笙舞音乐就能翩翩起舞;其次应该编创出新颖而又不失原生态特点的成品舞作为保留节目在学校、单位进行推广,使苗族芦笙舞扎根在文山人心中。

[1]聂乾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芦笙花山文山
“五花山”的由来
岜沙芦笙节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题花山寺壁
你好,芦笙
文山肉丁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花山恋
芦笙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