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严寺观到扰攘市井——《三言二拍》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

2013-07-25 02:20闵永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道观世俗化寺庙

闵永军

(1.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2.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三言二拍》作为成书于明中晚期的拟话本白话短篇小说集,无论从它的源头还是从它的繁盛背景来看,都与市井社会密切相关,与社会百态相为表里。在《三言二拍》中有大量小说以宗教为题材,宗教与市井社会实是两个畛域分明的领地,然而在小说中两者却得到了共同表现。在《三言二拍》中,涉及到的宗教主要为佛教和道教。而寺庙道观又是佛道的重要场所,寺庙亦称“寺院”,佛教用以称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1](P611),而道观是道教祀神、修炼和做法事之处[2](P242)。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道文化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随着宗教世俗化进程的加快,寺庙道观也从过去的精神寄托的有崇高感的场所变成了信徒与众生相交相与进行各种活动和僧尼道士们满足自身欲望的场所,使得寺庙道观的世俗化也越来越明显。而探索《三言二拍》宗教活动场所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那个时期宗教世俗化、社会特征、时代思潮的理解和认识。一直以来对《三言二拍》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多着重于作品中人物主体,即从僧尼道士的形象特征的角度来进行解读;而从叙事文学的诸要素来看,环境(在这里是自然环境作为故事背景)也是影响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重要因素,是揭示文学本质和意义的重要方面,在《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主体活动的场所,在小说中有着鲜明的特征;而考察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可以发现,其与晚明的时代背景相互表里,据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因此对这一论题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寺庙道观是佛道两教的宗教场所,僧道们在此吃斋念佛、阅读经书、传播宗教思想、祭祀、行施礼仪。宋元以来,随着宗教世俗化进程的加速,佛道两教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广大民众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宗教信仰大多是从自己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单纯精神上的皈依只是少数。普通民众在这里也只是烧香求拜、许愿还愿、求神问卜,大多局限于关心自己的人生、婚姻状况、命运等个人欲求。寺庙道观作为宗教场所,成为民间百姓的信仰中心,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道景观。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这种现象在《三言二拍》中也自然得到很多显现。在《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不仅名目众多,而且遍布城乡各地,方便了广大的普通民众,他们前来烧香拜佛、求神问卜、祈福禳灾,以满足个人信仰需求。民众经常出没于寺庙道观,与僧道尼频繁接触,使得寺庙道观也从过去的宗教场所,变成了民众进行各种活动及僧尼道士们满足自身欲望的场所,具有了一种世俗化、民俗化的社会功能。据统计,《三言二拍》寺庙道观约有120个(因有许多重复及无名寺庵道观,因此统计有不尽之处,不能确数),作为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多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简要特征见表1):

(一)僧道纵欲的场所

明代沈榜在其《宛署杂记》中就斥责僧众“择粒以食”“集锦以衣”“重门华屋比之王者”[3](P237)的寄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许多文学作品为了迎合市民的欣赏趣味,都浸染了市民的价值观念,小说中塑造的僧道自然也都成了追名逐利的市井之徒。当然,寺庙道观也就自然成了他们敛财、纵情,显露财欲情欲的场所。例如《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中宝华寺和尚悟石以放高利贷敛财,借贷给张小乙,要张小乙定期 “到寺里交纳利钱”。更有甚者如悟本和尚,他因得知准备进京赶考的杨元礼一行所带盘缠丰厚,于是便想“谋了他的,尽好受用”,带领利欲熏心的和尚们,毫不手软把赶考的士子全部杀掉,其凶残程度令人发指。再如《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会》中描写郑氏在庵中歇息的心理:“我来错了!原来是僧人,闻得南边和尚们最不学好,躲了强盗,又撞了和尚,却不晦气。”正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原来在当时,人们对僧庵的印象是与杀人越货谋取钱财的强盗狼窝一样令人恐惧。

清心寡欲的寺庙庵堂道观已不再让人信任。作品编著者在小说中或直接披露或暗示寺庙庵堂道观里纵欲淫乱的行为,如《醒世恒言》卷十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编著者在行文中直接感叹:“贪花的,这一番你走错了路!千不合,万不合。不该缠那小尼姑!小尼姑是真色鬼,怕你缠他不过。”非空庵中青年尼姑静真等缠着去寻乐的赫大卿不放,为防逃走又趁赫大卿酒醉熟睡之机,把其头发剃掉将其扮成假尼姑,供其淫乐致死。极乐庵中更是荒唐,了缘老尼姑把标致的去非小和尚假扮为尼姑,终日留宿庵内。又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九卷《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宝莲寺的众僧借寺中的子孙堂奸骗前来求嗣的良家妇女。而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中也有一大段的评论:“你道这些僧家受用了十方施主的东西,不忧吃,不忧穿,收拾了干净房室,精致被窝,眠在床里没事得做,只想得是这件事体。虽然有个把行童解谗,俗语道‘吃杀馒头当不得饭’,亦且这些妇女们,偏要在寺里来烧香拜佛,时常在他们眼前,晃来晃去。看见了美貌的,叫他静夜里怎么不想?所以,千方百计弄出那奸淫事体来。只这般奸淫,已是罪不容诛了。况且不毒不秃,不秃不毒,转毒转秃,转秃转毒,为那些色事上专要性命相搏,闪人放火的。”《三言二拍》编著者以凌厉的言辞直指色欲熏天的僧尼,把修行的寺庙写成了供僧尼淫乱的场所,批判之意不言而喻。

(二) 青年男女幽会的场所

寺庙道观作为宗教场所,是僧道们潜心修行的所在。然而,在《三言二拍》中却成了青年男女偷期密约偷欢苟合的场所。在《三言二拍》中,青年男女在寺庙道观中幽会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喻世明言》第四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中闲云庵尼姑王守长策划安排阮三与陈太尉小姐在其庵内幽会:“那晚,张远先去期约阮三,到黄昏人静,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到庵里,尼姑接入,寻个窝窝凹凹的房儿,将阮三安顿了。”第二天陈小姐和其母亲来庵内拈香,小姐借口困乏,尼姑慌忙道:“告奶奶,我庵中绝无闲杂之辈……小姐去我房中拴上房门睡一睡。”把个清心寡欲的尼庵做成了个男欢女爱的所在。又如在《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明早又起身,到二郎神庙中……当下一行人到得庙中。庙官接见,宣疏拈香礼毕。却好太尉夫人走过一壁厢,韩夫人向前轻轻将指头挑起销金黄罗帐幔来,定睛一看。不看时万事全休,看了时,吃那一惊不小”,韩夫人春心萌动,小说中不写个人欲念对神灵的亵渎,反而敷衍出了庙官孙神通假扮二郎神借机前去幽会韩夫人,成就翻云覆雨的好事。

(三) 读书场所

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庙道观多是在自然风光优美、清幽闲静之地;古代寺院多富于藏书,寺观还会为读书人免费提供食宿,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读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中的临安郑举人就在庆福寺读书。“话说临安有一个举人姓郑,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寺中有个西北房,叫做净云房。寺僧广明,做人俊爽风流,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钵充轫,家道从容,所以士人每喜与他交游。那郑举人在他寺中最久,与他甚是说得着,情意最密。”郑举人不但有庆福寺这个读书的好地方,而兼能与寺僧交游,谈玄论道。同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中也描写了宁波两书生在鉴湖育王寺中读书一事。

(四) 避难救济所

寺庙道观作为佛道两教的场所,收留避难民众,救济百姓历来是两教竭力推举的善事。而在《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与普通民众的联系更为紧密。寺庙道观不仅可供普通民众避雨暂歇,而且也成了出门在外之人的临时避难所。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中就描写了杜氏到太平禅寺避雨,“那个寺院叫做太平禅寺,是个荒僻去处”。《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描写沈襄一家受到严嵩父子排挤而遭难,闻氏就在尼姑庵住了十几年。“闻氏离家时,怀孕三月,今在庵中生下一孩子,已十岁了。”而发生灾难时寺院也常常成为政府救济百姓的临时救济院,《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描写因为天气干旱,官府“发米于各处寺院煮粥救济贫民”。

(五) 旅馆及旅游场所

寺庙道观作为旅馆及旅游场所的现象在《三言二拍》中也常常见到。那些游客玩家、科举赶考者、商人贾客、远赴上任者等常常到寺庙道观求助夜宿,寺庙道观也就成为这些在外之人的暂歇之地。此外,一些寺庙道观或名声远扬,或景色宜人,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很多到寺庙道观烧香拜佛的人也会借机游览一番。如《醒世恒言》卷二十七《李玉英狱中讼冤》李承祖寻父途中“随分庵堂寺院,市镇乡村,即便借宿”。再如《喻世明言》卷二十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的沈昱借到京师的难得机会把出名的庵观寺院都看了一遍:“心下思量:‘我闻京师景致比别处不同,何不闲看一遭,也是难逢难遇之事。’其名山胜概,庵观寺院,出名的所在都走了一遭”,“那校尉恐怕连累自己,只得把沈昱拿了,送到大理寺。”

(六) 公共活动场所

寺庙道观有时具有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广大民众可以在那里集会商讨事件、宴饮论事等。所以寺庙道观也就从清净的所在,变成了热闹的世俗之地,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喻世明言》卷二十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中描写“次日,钟起只说县中有疑难事,欲共商议,备下酒席在吴山寺中,悉召本县有名目的豪杰来会”。再如《喻世明言》卷十七《单符郎全州佳偶》中写道:“春娘乃设筵于会胜寺中,教人请杨翁、杨媪,及旧时同行妹妹相厚者十余人,都来会饮。”

(七)祈福禳灾等场所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寺庙道观就是祈福禳灾、占卜吉凶、寻求精神安慰的所在,是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世俗欲望联系在一起的。民间信仰中的关王庙、二郎神庙、老君庙、娘娘庙、城隍庙,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

总之,在《三言二拍》中,佛道两教的宗教场所寺庙道观,很少能作为严密的宗教场所与尘世隔离。相反的,这些寺庙道观,以作为民众世俗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民众或在此游览、借宿或祈禳祝福,或偷期密约,甚至不乏有一些达官贵人前来寺庙“占风”,以此附庸风雅。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非常明显,宗教场所具有了和市井同样的特征和功能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彼此不分雅俗高下。

表1 《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统计表

(续表1)

已为许多研究者所共认,《三言》中部分篇幅来自于宋元话本,但也经过了冯梦龙的整理和加工;部分来自于明代流传的故事,经改编而成;而大部分出于冯梦龙的创作;《二拍》则是凌濛初自己独立创作完成。因此作为成书于晚明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从小说寺庙道观的世俗化描写中可以窥见晚明时期宗教世俗化的一斑,而其中关于寺观中僧人欲望的叙述,关于寺观与民众密切关系的描写,与晚明好货好色的时代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宋代以来,佛道两教在快速发展、扩大影响的同时也在一步步走向世俗化,佛道森严的寺观也日益与世俗生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小说中寺庙道观的世俗化,正体现了传统宗教文化与市井文化的合流。在明朝,尽管朱元璋在“明帝国一建立,就开始整顿僧、道门风,严禁僧、道与世俗混同。自正统以后,僧徒冗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在这些僧徒中,很多没有取得国家的合法度牒,很多都是私自剃度,其间的成分也就相当复杂,有些是因为户内丁多、求避差役者,有些是因为盗事被发而更名换姓者,有些系灶丁灶户负盐课而偷身苟免者。成分如此复杂,加上出家为僧的目的又不一,以及商业发达以后所导致的城市生活繁华对僧道徒的诱惑,难免使僧道徒耐不住寺庙道观的寂寞,萌生了享受世俗生活的贪念”[4]。与此同时,“僧人以民间百姓为门徒,垄断民间修斋作福之类的佛事,并在岁时节序至民间打秋风,获取斋粮”,如此等等,无不都是佛道两教与世俗发生联系的反映。更有甚者,佛道两教僧众道徒也与俗人无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陈玉女《明代妇女信佛的社会禁制与自主空间》中对僧俗男女往来所引起的社会诟病与嘲讽,作了相当程度的整理:

就僧俗互动关系来看,毋庸置疑,社会将因此加深对独身僧尼的异样眼光,夸示其神秘诡异而越添其丑陋不堪的形象。好比北齐渤海人刘昼,上书批判佛教专事“损胎杀子”的说辞,便显得夸大。其言:佛法诡诳,避役者以为林薮。又诋诃淫荡,有尼有优婆夷,实是僧之妻妾,损胎杀子,其状难言。今僧尼二百许万,并俗女向有四百余万,六月一损胎,如是则年族二百万户矣,验此佛是疫胎之鬼也。刘昼声称尼僧及在家女性(优婆夷)每年与僧众因淫乱不轨而致使堕胎杀子,高达两百万户。

《尼姑谭》论及明清江浙一带,尼姑的娼妓化,在繁华的江南,“尼庵精舍成了柳巷花街,在所多有。尼而兼妓的‘花禅’,到明清已经职业化了”[5](P294)。

从当时人的眼光中折射出的僧徒的俗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宗教的神圣光辉已与市井的活生生的世俗同化了。

从当时的社会思潮来看,晚明时期的狂禅之风与王学左派思想占据主流,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们发现了欲望和自我,于是整个社会好货好色的纵欲之风盛行开来。晚明禅学中注重内心的修持,发现了人的内心,与此同时,以李卓吾为代表的王学左派,提出了“童心说”,强调人的本心的重要性,以此反对假道学,反对虚伪的道学禁锢,高扬“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甚而发展到穷奢极欲的享乐纵欲的程度,整个社会终破了道德的闸门,欲望如潮水般袭击人们的心灵与身体。《三言二拍》小说中寺观的世俗化正显示了当时社会崇高与世俗的冲突,信仰与欲望的撞击,情感与理智的交战。

总之,《三言二拍》作为成书于晚明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纵然有前代话本的遗迹,然而总体气味和风貌与晚明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思潮是紧密联系的。研究《三言二拍》中的寺庙道观的世俗化,以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来研究小说,进而与小说产生的时代特征相互关照,是有意义的。研究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有不同的发现。以此,从小说中寺庙道观世俗化的角度,如能为其研究提供一点新的成果,则幸甚至哉。

[1]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钟肇鹏.道教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九[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4]陈宝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J].浙江学刊,2002(2):153-159.

[5]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道观世俗化寺庙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