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志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03)
对神的信仰与对人的忧患
——评李琳《洞庭湖水神信仰研究》
朱有志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03)
洞庭湖区是我国历史上水灾频繁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正是历年来对水的恐惧与担忧,催生了洞庭湖区复杂多元的水神信仰,也催生了具有水的灵性、水的忧患的洞庭湖文明。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一种集体创作的象征意象,以口头、行为等传续的方式在洞庭湖区世代传承,并以深入的思维定势对洞庭湖民众产生影响,反映着他们的集体意识,浸润和抚慰着一些信众的心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更新。
21世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水患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洞庭湖民众由过去对水的忧患演变为今天对人的忧患。曾经被誉为“环带五郡,淼不知其几百里”的洞庭湖由于人类无止境地强取豪夺,面积日益萎缩,水污染加剧,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湖湘民众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海德格尔说过:“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者的牧人。”如何才能让人类停止对生态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值得庆幸的是,洞庭湖的危机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并已初见成效。然而,洞庭湖的综合治理、科学治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树立一种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生态环保观念。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以水为生却又饱受水患侵扰的洞庭湖民众对水的一种感恩与敬畏,是一种惜水护水的信仰观念。惜水护水的水神信仰观念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危机,但却能让人类对大自然有所敬畏,减少人类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与破坏,从而使自然与人达到和谐共处。
《洞庭湖水神信仰研究》一书(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是李琳博士在华中师范大学求学4年期间,师从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刘守华、黄永林、陈建宪等名师,潜心钻研,多次深入乡村民间调查研究的成果,系其博士论文反复打磨修改而成。在众多研究湖湘文化的专著中,李琳博士的这部《洞庭湖水神信仰研究》另辟蹊径,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民俗信仰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研究洞庭湖文化,有其独到之处。
该著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详实的第一手田野调查实证材料为依据,图文并茂地指出了正是这种以水为主要特征的地理环境,培育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洞庭湖文明。该著还对洞庭湖水神信仰的起源与发展、洞庭湖水神信仰的当代保存、洞庭湖水神湘妃与其他地区水神的比较研究等诸多学术界还未专门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以洞庭湖区水神杨泗将军信仰为个案的研究,作者通过梳理洞庭湖区杨么起义的地方历史文献,考察洞庭湖区的各种民间传说与民间习俗,剖析了洞庭湖区杨泗将军信仰迥异于其他地区杨泗将军信仰的鲜明的湖湘特色。最后,作者以向水寻求答案为标题,对洞庭湖水神信仰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呼吁全社会要树立一种对水的感恩敬畏之心,认为在这种观念下进行生态治水,尊重自然规律,才能重构洞庭湖人水和谐,将洞庭湖水神信仰的研究提升到了生态保护的层面。
韩水法在《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中说:“举凡一切文化事件都有其价值,而且即使人们所厌恶鄙弃的现象也并不因此而失去其文化价值”。(《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应当说,洞庭湖水神信仰这一文化现象作为“文化事件”本身并不具有现代科学价值。其间固然有以水为生的感恩表达,然而更多的是历史上洞庭湖人对水的恐惧与忧患,是一种在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力水平低下的情势下心灵的慰藉。显然,当人们对这一“现象”和“事件”进行“研究”时,它却具有了特殊的文化价值。诚如韦伯强调指出的“任何文化科学的先验前提,不是指我们认为某种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文化’有价值,而是指我们是文化的人类,并具有有意识地对世界采取一种态度和赋予它意义的能力和意志。”(同上书,第6页)那么,李琳博士对洞庭湖水神信仰这种“文化现象世界”采取了一种什么“态度”,赋予了它何种“意义”呢?
李琳博士不像时下有些主体“意志”薄弱、研究“能力”低下的研究者,“研究迷信信迷信,研究宗教信宗教”,而是从现象中见出本质,在信仰里看到忧患;从历史中见出现实,在敬畏中看到希望——在对洞庭湖水神信仰这一历史形成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中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追求的本质,看到了人们对恶劣生态环境的忧患,进而提炼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民众的深刻欲求和现实的客观要求。
这,既与历史内涵吻合,也与现实趋向呼应。
这,既与民众需求契合,也与中央要求适应。
这是“意志”的体现。
这是“能力”的显现。
或许,这就是李琳博士的论文之所以能评为优秀博士论文的原因之一。
或许,这也是我将此专著仔细阅读后并乐意写下以上文字的缘由所在。
(责任编辑:刘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