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困境还是范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引出的探讨

2013-03-19 07:45:36任帅军
关键词:受教育者现实生活范式

任帅军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活意义正日渐凸显。对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引导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开始显现其重要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教育困境使得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观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品格,积极帮助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行动到价值判断的转换,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因而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这一命题。

一、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在任何情境中,思想的探讨与话语的交流都需要共同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共同的言说方式。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我国的德育即大德育包括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本文所讲的德育指大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西方的德育一般仅指专门的德育教育,与我国所讲的德育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一般在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而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则开始讲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质都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对具有一定意识形态知识的专门学习,传承生活中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和公民文化,形成个体生存和发展所依托的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方式。

在我国,人们通常在三种语境下谈论思想政治教育[2]。作为政治话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育;作为宣传教育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重点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道德、思想、法律和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学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探寻其规律性。由于作为政治话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指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宣扬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遮蔽现实的功能。而作为宣传教育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一些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来进行,或把意识形态的内容包裹于非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中来进行,以此保证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所以,只有回归到作为学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中增强其学术性,有力地回应各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地位的质疑,也才能更好地为其意识形态的功能进行辩护。因此,本文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作为学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①,无论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形态,还是作为社会生活内核的各项制度法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认知,都处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其反映在社会现象上,表现为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其反映在社会心理上,则表现为理想信念的失落以及价值认同的冲突,许多原先行之有效的传统道德观念丧失了约束作用,人们借以对日常生活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和指导自己道德生活的明确标准日渐模糊化和萎缩化。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思想震荡就必然会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

其一,生活教育的缺席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相断裂。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教育的功利化、抽象化、理想化和非生活化等特征。表现在课程的设计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考虑的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较为忽视受教育者本身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容易流为一种仅为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教育,以及满足纯粹的社会生活秩序调整的需要,成为社会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这种单纯的以社会为支点来设计的课程教学体系,由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需要,颠倒了受教育者与社会存在的正常序列,必然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漠视。

社会秩序不是终极的价值诉求,其合理性需要由人的现实生活需求来确认。只有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纠正过去的只是成为社会秩序的手段与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倒置性现象,扭转那种无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感受和需求的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唯有回归生活,并能够回应受教育者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受教育者及其对生活的思考,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空洞性和抽象性。

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能有效实现授课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需要相衔接,将会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在教与学之间的断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在于用其理论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格,使受教育者形成与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行动,达到培养和教育的目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320,“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实现由教到学,从而把一定意识形态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日常生活行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也是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其作为“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双重力量的统一。

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5]。由此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信仰上的危机和观念冲突的加剧,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感受和生活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社会的需要,才能缩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从而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语现状和“无人”困境。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就要求双方都能坦率而真实地活在当下,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的生命成长当成教育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对受教育者的生活感受和需求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双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才能从概念、术语和大道理中解放出来,教育者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情感灌注到受教育者的生命体验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焕发出无限丰富的生命活力。

其二,教育意义的偏失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脱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生活教育的缺席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断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意义的偏失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脱域。此种脱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能够成功激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的真实感受,后者只能逃逸到别处去寻找了。而“寻求意义,并在任何具体形式中赋予其价值意义,是人类内心最深层的呼唤”[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遮蔽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反而要对人的生活价值的本体论意义进行追问,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生活世界所展开的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转变以往只满足社会需求的思维方式,以人为逻辑起点,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使其在已有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教育,不断地自我创造出能激发生命活力和对生活热爱的新规定来。正如克罗韦尔所认为的那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7]

因此,必须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内涵。从教育的最终归宿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探寻其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通过专门的教育灌输一定的意识形态思想,更是通过人性化的教育积极帮助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关注情怀,背离了教育关怀和培养人的最本源的要求,从而使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空洞和虚伪。尼采认为,“人性是由无数时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守护这一珍宝,为之增添新的珍宝,是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8],也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回归的价值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和切身利益,以及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重大问题,更要结合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智慧和人性光辉的典型案例,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传递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让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的对照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对自我生活的终极观照。

由上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直观其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诸种困境。一方面,它预设了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价值判断,但不应将其绝对化。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人性关怀式的生活教育,才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范式必然要随着社会基础的深刻变化而发生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化转换;另一方面,它只有意识到这一现状并与之相适应,才能在其范式生活化转换的过程中走出困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和生活教育,据以指导和评判现代社会生活。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当前教育困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的实质。

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根源于社会生活本身的深刻变化,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525的思想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反映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的变化,从社会基础的变化中寻找转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清楚传统教育范式失效的社会根源,然后确立一种新的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教育范式,才能为走出当前的教育困境以及为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自信而有针对性地回答它是如何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有效道德指引,如何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并发挥实然作用,如何在拓展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上做文章,以及如何通过解答受教育者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而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的。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有效的道德指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一方教育者首先在观念上要形成对受教育者生活上的尊重,尤其是对受教育者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尊重。教育者应当意识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9]。这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就需要有意识地把教育导向和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幸福、尊严和价值等结合起来,有目的地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者在观念上对受教育者的生活观照。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生活观念上的尊重是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进而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

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更要由观念上的尊重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马克思就曾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0]。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一定不能抽象地或泛泛地空谈理论和大道理,而是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年龄、生活境遇、社会身份、文化素养以及行动能力等等,把对受教育者的观念上的尊重,通过教学实践中的对象化而具体转化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人的生活是人与世界相结合的方式,受教育者的生活也是其与世界相结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在对受教育者的生活尊重方面,不仅表现在对其生活观念的尊重上,还表现在对其现实生活的尊重上,从而可以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由此可知,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先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其能够在反映并尊重所处时代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并发挥实然作用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载体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的功能和作用的。具体而言,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世界的应然建构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想象,或者说对生活世界为何及其意义进行正当性思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想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社会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教育,反映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的本质和要求。其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出理论和观点,对受教育者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和想法加以引导,并以系统理论的理性形态表达出来。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在回应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及激发其创造生活意义上,为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应然建构提供了理想图式。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还要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发挥实然作用。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就产生了如何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发挥实然作用的问题。对此,宾克莱说得好,关于思想体系,“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它要求每个人作严肃认真的努力去选择他认为对于他个人,对于全社会都是最有意义的那些价值”[1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系统的思想体系确立的社会价值教育,在为受教育者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及回应其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为激发受教育者创造生活意义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建构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现实力量。这也同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现人性的要求。人性是人文精神的现实表征。“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世界的精神,体现着对作为文化世界本体的人的生命过程的理解,从而就凝聚着对人的生命理解的本质规定”[1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载体,只有凝结着对受教育者生活过程的理解和对受教育者生活理解的本质表达,才能真正成为建构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现实力量。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拓展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

在哲学上,意义包括意指和意谓。意义的对象即意指,不断地赋予对象以新的意义即意谓。人对意义的把握“不是对事实的认知,而是根据规律即逻辑进行的创造性选择和建设性附加”[13]。人们总是在创造一种有意义的世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有效的道德指引,对其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并发挥实然作用,从而就在合乎逻辑地演绎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上拓展了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在彰显自身意义的这些行动中,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从实践角度看,“一个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他是构成这些行径的总和、组织和一套关系”[14]。受教育者只有把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生活中的一系列行动,才能在这些行动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也才能真正拓展自身的生活意义空间。

具体而言,通过受教育者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为其生活世界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就在于受教育者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受教育者并不必然就是他/她现在的这个样子,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其会通过今后生活中的行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各种可能性展现出来。这种可能性意味着超越。只有在超越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拓展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下,在行动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因为受教育者自身具有有限性,才需要以社会主导思想体系的载体为中介,在行动中进行确信,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体系载体。它通过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让其对自己的行动深信不疑(即确信),从而为自身生活世界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受教育者就在自身可能性的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拓展了生活意义空间,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

(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答疑解惑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6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答疑解惑,不仅在于用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来正确地“解释世界”即反映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此过程中,通过丰富和修正自己,来批判实践和指导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活动,以此改变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作为社会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总要在一定程度上把理性感受到的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以及现实生活所体现出来的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和现实利益,体现在其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塑造中。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赢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才不会失去其存在的根据和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活动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形成的,而总是形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建构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一定要把体现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建构于受教育者的生活思考中。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5]。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作为共同思想基础的意识形态作为支撑,如果没有反映意识形态的现实要求,那么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就不可能有稳定持久的和令人信任的思想体系,社会生活恐怕也不会有稳定持久的和健康有序的生活秩序。同样,社会生活秩序以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活动都能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黑格尔认为:“现象是存在的根据,是比存在更为丰富的范畴。”[16]基于这一认识,可以说社会现象是现实生活的根据,体现着现实生活。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对象化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试图通过分析外在的社会现象引导受教育者塑造自己的生活世界。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精神生活家园来寄放灵魂,并构建物质生活家园来藏裹身躯[17],受教育者就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一系列思想品德和行为活动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一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就能反过来有力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同时有助于促进并形成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构建。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

三、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现实的生活指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是指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意义的追问,通过思考和解答关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等问题,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积极帮助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既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思考如何能够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受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从遮蔽的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对其生命意识和生活意义的解蔽;同时又指向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②,基于问题梳理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需要,通过问题反馈不断为受教育者释疑解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发挥其应该起到的社会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回应中才能确立和巩固自身。就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生活指向意义。

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首先意味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生活化转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以避免因生活教育的缺席导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相断裂,以及因教育意义的偏失引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脱域的现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困境,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以“填鸭式”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远离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让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抽象性和空洞性,导致其对这种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从内心深处不认同或不接受。因此,根本性的问题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从传统教育范式向生活化范式的转换,确立以引导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塑造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主的原则。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造成的弊端[18],以及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外在强制性束缚;另一方面可以在关注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其生活需求和有效塑造其生活世界,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还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直接面对教学实践中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走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启示是,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并不能解决受教育者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来完成,还要通过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表现来进一步确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更要通过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表现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传统教育范式向范式的生活化转换。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走出当前的教育困境,为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和塑造其生活世界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载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实现从传统教育范式向范式的生活化转换,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达到培养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注释:

①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大形态,分别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说,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到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社会转型中。在社会转型期,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反映在观念上,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传统道德观念日益丧失了其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② 王天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他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问题具有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参见王天恩的《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一期;《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七期;《六个“为什么”与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方法改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五期。

[1]教育部社政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刘 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及定位[J].党政论坛,2010(5):47-4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5]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 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

[6]特纳.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M].徐联恩,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8.

[7]罗韦尔.思维的新方式:未来的挑战[M]∥瞿葆奎.教育文集·国际教育展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0.

[8]杨佳青.诗性之生成,灵性回归[N].中国教育报,2010-06-26(4).

[9]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671-67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11]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

[12]陈新汉.哲学视阈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J].哲学动态,2012(8):5-12.

[13]李瑜青.人文精神的价值与法的合理性追问-从法的现代性角度引发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75-78.

[14]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杨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16]黑格尔.小逻辑[M].贺 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76.

[17]任帅军.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理论及其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3(6):5-8.

[18]任帅军.评价论视阈中的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J].当代教育论坛,2013(2):64-69.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现实生活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 10:16:24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 08:16:00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30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 08:39:14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 16:51:07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