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春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有效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其概念的界定和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说课作为一种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活动,能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有效教学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经过大量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已从最初局限于对教师品质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发展为强调教与学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的研究。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有效教学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在很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主要可整合为以下3方面:(1)引入经济学理论,从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关系将有效教学界定为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1]。(2)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2],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3]。(3)分层次研究,有效教学表层看是一种教学形态,中层看是一种教学思维,深层看是一种教学理想或境界。也就是说,有效教学是一个从理想到思维,再从思维到形态的动态转化过程[4]。以上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虽然选择的角度不同,但笔者认为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协助学生进步和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说课越来越受到关注。说课活动开展之初主要是在中小学,近年来在高校也被广泛关注,成为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主要活动之一。说课是教师在课前或者课后针对某一课题面对专家和同行口头陈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不同的课程或课题,选择的说课形式和侧重点也不同,但构成大致相同,即说课程,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课堂设计。
说课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已有目共睹,本文从其4个主要构成环节分别谈一谈对促进高校有效教学的影响。
课程分析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3方面,是教师在说课时首先要进行的步骤。目前高校越来越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相应的课程数目越来越多,新专业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因为对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时间和课程内容分配上缺乏合理性,而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非常强,令其明确所学内容的价值,对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
近年来,“能否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已成为国内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说课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教师严谨细致地分析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定位、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等,使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而且能根据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避免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中“一刀切”的现象出现。
对教材进行分析是说课的一个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理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始终做到“讲一点,系全局”。这样,不仅使自己的授课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抓住课堂主线,尽可能在课堂上保持思路顺畅。这一点对有效教学中“有效”二字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教材对知识点的介绍总是面面俱到的,这对于学生课外学习自然大有裨益,但对于课堂有限时间内的教、学活动却并不合适。有效教学要求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如果教师没有任何策略完全遵循教材讲授,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缺乏对知识点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而事倍功半,这显然与“有效”背道而驰。
教法分析其实是分析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哪些方法对所讲课程内容最有效,不同的教法之间又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有学者对目前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分析,研究数据表明,在衡量有效性的几个指标中,教学方法一项得分不高,原因可能与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学习和体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较低,导致在有效选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有关[5]。实际上,教法的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课堂实践不断总结、创新,需要同行之间有益的学习、交流。说课的组织形式显然为选择、改善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始终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有效教学强调学生的最大发展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衡量的依据是学生课堂上的真正参与。两者在这一点上显然达到了高度一致,学法的研究对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课堂设计是以上分析的各个因素的载体,可以说没有课堂设计,前面的分析只能是纸上谈兵。课堂设计把课堂的教、学活动融入其中,既有对全局的介绍,又有对细节的展示,这一环节是对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最直接的考量。教学活动并不是有教师讲课就可以了,而是在学生开始学习时才算真正开始,每一次课堂教学只有短短几十分钟,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没有充分利用,还是最大程度的利用甚至延伸到课外,教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在个人心智与学习动力方面都不同于中小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且不愿意受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的束缚,正如“在大学课堂上,教学活动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这句话所表达的。怎样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同时未感到身心疲惫,不断感悟到课程知识的美,甚至主动探寻这种美,便是课堂设计的最高境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设计就可以做到的,还依赖于教师的个人能力,比如授课的清晰度、亲和力、感染力等,而这些依赖教师本身很难提高。在说课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同行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很多自己永远也无法纠正的问题,甚至根本未发现的问题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很容易得到改善,而这对完善课堂设计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都很有帮助。
[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37-40.
[2]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7):10-13.
[3]崔允济.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4]龙宝新,陈晓瑞.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9-43.
[5]姚利民,曹霞,黄书真.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