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倩,陈 莉,贾 麟,徐晓璐,胡晓霞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应用性及责任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将医学生由大学课堂引入病房、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医学生联系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1]。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血液科在内科学中相对属非重点学科,如何在临床见习中培养学生兴趣,初步掌握出血性、贫血疾病和恶性血液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多年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血液学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最前沿、最有前景的学科之一[2],血液病学相对专业性强,内容复杂,与多个学科内容有交叉。因此,在血液科见习前应复习相关基础课程的内容,如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诊断学的知识。对既往基础知识的重温可以帮助理解疾病,将与血液系统有关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对认识血液系统疾病有很大帮助。要重视对见习病例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常见、典型而且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病例。课前一天和病患及其家属做好沟通,仔细说明见习的内容和时间,争取病患及其家属的配合,以便学生在见习时医患双方能有效互动。在每次见习课的前30分钟,由带教教师向见习学生介绍仪容仪表、劳动纪律,提出对见习期间学习态度、见习内容进行考评的要求。简单串讲该次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明确指出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简要授课后,学生对本堂见习课内容能基本做到“心中有数”。由于血液科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书本上的知识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在见习中对血液科的一些新进展做简单介绍,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进展,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视野。根据见习学生的人数及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每次见习,将学生按每组4~6人分为若干小组,由任课教师带组,小组相互见习选择4~5个病例。带教教师负责选择带教病例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分析等,并对典型病例进行病情评估,讨论治疗计划等。带教结束前分别对学生进行集中考评,学生可以相互补充,最后教师加以指正。经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比较深刻、系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也相应增强。
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多次信息沟通,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通过这一方式,锻炼了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能了解学生最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知识及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遇到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更完善的指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也不失为临床见习的好方法。血液病特别是与血液系统相关的疾病多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又称为继发性,实际上这些继发性改变远比原发性疾病多见,在临床见习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有助于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体会从疾病的现象到最终诊断的临床思维过程,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按图索骥,一步步推出结论。即使结论不正确也不要紧,仍然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观点,使学生自我评价出不足或缺陷;结论正确更会使学生由衷地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临床见习学的是思路和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专科知识。过去传统的临床往往遵循这样的模式:先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病,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特点,从而验证理论课的内容,实际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患者往往没有诊断明确,只能见到各种症状,有待你去分析诊断,启发式教学方式正是顺应临床诊断的程序。
在医疗实践中,人文素质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由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诱发的疾病明显增加,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对医疗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教育也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见习不同于理论授课,学生要与患者做面对面的交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病史的采集和查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与其他专科不同之处在于多数患者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重,情绪不稳定,精神上更渴望医务人员的关怀。此外,血液科患者需要反复住院,尤其是恶性疾病患者早期治疗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故医生与患者的交流存在持久、固定的特点。这种沟通技巧仅通过理论描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就与患者建立一个非常良好的交流平台,这就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对每位患者都认真负责、关心体贴,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患者不理解的问题要做到有理有据的说明,这样的医患关系才是融洽而相互理解的。我们要求学生对配合教学的患者存有感激之情,对不配合的患者怀有理解之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及医德医风。见习之前还要针对既往学生在其他学科见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问题,如简单的一个小问题“问诊时针对不同患者如何问年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同样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造成不同的效果,要求学生从小处着眼,在沟通中尽量不要引起患者心理的不适。医患之间的沟通贯穿于诊疗的整个过程,血液科疾病的特点更决定了其沟通的特殊性,医生应该针对患者不同的疾病及身体状况、经济情况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既要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又要让其充分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这里我们也举了一些沟通失败的例子请学生指出其中的不足,从而让学生在医疗活动中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并初步掌握沟通技巧。
每次见习即将结束时,教师都对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给学生一些相关思考题或相应的典型病例,让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在讨论中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最后由教师对此病例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同时,在总结完后,利用调查表和口头询问的形式,客观听取学生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见习质量。我们通过了解学生在血液科的见习体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意见要求等,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血液系统疾病的讲授首先要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核心,深入浅出地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其积极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知识,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生打下基础。
[1]王红勇,杨成明,王旭开,等.关于如何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418-1420.
[2]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