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看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改革的思考

2013-03-15 05:35汪霞韦家朝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就业

汪霞 韦家朝

摘要:课题组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调研了江苏省5所高校和3家企业。从就业的角度看,江苏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课程参差不齐、就业课程师资短缺、就业课程偏离实践、专业课程忽视就业能力培养、文化素质课程“杂、乱、差”。应对就业需求,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战略调整需着眼于以下方面:完善就业课程体系、改进和加强创业课程、将可雇佣性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调整文化素质课程结构、实现就业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关键词:江苏高校;就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63-05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江苏积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迈出了新台阶。但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不能忽视教育质量,更快还需要更好,应以高质量建设为引领,打造区域高教发展的“制高点”。高校的就业质量、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质量建设的核心,也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直接标准。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精神食粮,高校课程的结构和品质造就高校的办学品位和人才培养质量。

从就业的角度看,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状况如何?学生和雇主有何评价?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如何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围绕这些问题,本课题组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调研了江苏省5所高校和3家企业。通过总结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分析问题,揭示矛盾,思考对策,期待江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从就业看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就业课程参差不齐

对3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当前企业招聘毕业生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性格特征,其次是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专业知识等。诚实守信等非智力因素受到企业青睐,一方面说明社会诚信危机加剧,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对此应对乏力。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许多毕业生一致反映,在校时所学就业类课程非常有限,只有1~2门,且就业课程的设置狭隘化,侧重于职业指导,就业课程的内容宏大化,“大理论、大道理满堂飞”。目前,企业招聘员工,基本上都很重视面试环节(见表1)。面试的综合表现,有时几乎决定一个毕业生能否被录用。因此,面试环节对毕业生未来求职越来越重要,而高校课程系统中,几乎很难看到面试课程,或专门的面试技巧训练课程,或类似的课程。

从高校调研情况统计可知,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只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有的只针对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仅少数是两者均开设的(表2)。就业课程普遍存在量少、质次、内容偏的问题。一些高校为弥补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或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在原有职业、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增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课。但从课程类型看,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将职业或就业指导类课程作为选修课或指定选修课,未列入必修课范畴。

总体而言,就业课程的设置参差不齐,就业课程的开发明显缺少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调研发现,除扬州职业大学教学内容是与生产实践结合外,其他高校都是以校内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为主要实践教学内容。可见,实践教学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内容和手段都较贫乏。实践教学没有真正担负起锻炼学生就业能力和培养职业操守的重任。

2.就业课程实施中师资捉襟见肘

师资问题是制约课程建设的瓶颈。对5所高校的调研情况统计显示,就业课程的师资严重短缺。只有极少部分院校配有专门的师资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多数高校就业课程的教师五花八门,都是非专业的,且走马灯似地换,有的是院系的党委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有的是学校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人员、有的是校部机关的党政管理人员,很少有学校能像国外的许多大学一样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这些国外大学除拥有一批专职专业的就业课程任课教师外,还聘请校内外的学生事务专家、知名学者、企业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行业专家、成功校友等组成校外就业指导团队,参与就业课程的教学。

3.就业课程照本宣科偏离实践

调研还发现,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缺少与实践的联系,授课多是单一的集体授课或讲座,教学形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照本宣科、解读概念等单向理论灌输,讲授内容较多地集中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等方面,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择业观教育、诚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及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就业指导课教育教学工作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就业的要求。

4.专业课程设置中就业能力培养形同陌路

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企业最为看重的。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雇佣性是“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使他们成功胜任所选择职业的一组能力、理解力和个人特质”。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是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并已得到践行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方式。英国高校采用独立、半整合和整合3种方式将可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独立式的方法意味着可雇佣性的培养是作为专门设立的正规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设置额外的能力培养模块。半整合式的方法包括那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发展性的而非“补习式的”(remedial)内容的融入。整合式的方法即将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目标、要求、内容有机地整合到全部专业课程。但目前江苏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似乎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业教育与就业课程、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成为两张皮,专业课程只是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学术性和专业性。调研中许多毕业生反映,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量大面窄,课程内容是学科本位的,与就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联系,更谈不上融合,课程教学中也不会去进行可雇佣性的教育,感觉就业时不少所谓的专业课程类似鸡肋。格罗弗等人(Glover,D.etal,2002)对400名学生开始和完成大学课程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学生而言,经济利益的驱动比追求知识的动力更为重要。研究者们称单是从大学毕业、获取证书并不能为成为个人和学校持续地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充足理由。因此,高等教育的课程越来越多地被期望能够直接与未来的就业相关。

5.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杂、乱、差”

各高校广泛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成效却不容乐观,在课程的开设、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存在许多亟需重视和有待改进之处。调研中不少毕业生反映,在校时修习的文化素质课程存在“杂、乱、差”等问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无论对后来的就业还是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杂”即高校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缺少核心和灵魂,没有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和契合。“乱”即文化素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不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课程的开设有较大的随意性,且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差”即课程质量不尽如人意,许多文化素质课程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局限,课程评价流于形式,课程资源和课程支持严重短缺。这样的文化素质课程难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形成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对江苏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思考

1.企业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建议

当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还有差距。高校需要及时总结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调整课程结构,改善就业课程的设置,科学、有效地进行就业教育工作。

从表3中可知,企业认为高校应该增加就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应该加强的能力是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能等。为此,高校应该加强的课程主要有职场模拟训练课程、跨学科课程、文化素质课程、校企合作课程等。

2.应对就业需求,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战略调整

(1)完善就业课程体系就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针对大学毕业生和着眼于单一的就业指导教育,即就业不是始于大四、终于大四,就业教育不是毕业生才需要。高校的就业教育应贯穿于学生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综合素质培养和实用性教育相结合。换言之,就业教育需要从学生人学就开始,并贯穿整个四年的大学教育中,其间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完整的四年就业教育计划,此后,循序渐进地实施就业教育计划。

四年就业教育计划的核心是完整的就业课程体系。完整的就业课程体系中既应该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课程,也应该有就业能力培养课程,还应该有创新创业课程。

纵观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生涯规划一不是毕业生才要进行规划,二不是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生涯(career)是毕生的过程,生涯规划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全程化”和“职业锚”(careeranchor)。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覆盖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课程内容包括学业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生涯发展等的各个方面,通过规划促使学生明晰目标、掌握方法、审视自我、思考未来、充实大学生活。职业锚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施恩(EdgarSchein)教授提出,指当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是一个人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它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

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但不能将职业指导等同于“找工作”,职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应体现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分段开设、分类指导。分段开设,即大学四年分别设置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课。分类指导,即职业观念、职业伦理、职业技能和职业管理等分类教育和指导。

就业能力培养课程主要是侧重于就业技能技巧的教育,调研中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对此都特别予以了强调,他们认为就业能力已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保持职业和职业提升,高校的就业课程体系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沟通和表达、解决问题、应变和创新、职业认识、团队工作、自我管理等方面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

(2)重视创业教育,改进和加强创业课程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江苏已由经济大省发展成为经济强省,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不像江苏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但是,这些机会却被很多学生忽视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未能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学生在校时未能系统化地学习创业课程。201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此后,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实施创业教育,但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问题较大,创业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严重不足,创业课程的质量与学生创业的需求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当前创业教育的改革,一是要转变对创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从“铁饭碗”到“找饭碗”再到“造饭碗”,这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富有意义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既是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二是要营造创业生态系统,“美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在于注重创业生态系统的营造。创业教育不是教别人怎么样,而是来培育人,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再好的种子在一片干涸的土地上也没有办法发芽、成长。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培育环境。”“应该打造好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是某一方发挥作用,而是多方共同努力。”三是要充实创业课程的内容,创业课程不能仅围绕本专业,只局限于创业案例讨论、商业计划书设计、科技创业活动、创业管理等方面,而且需要扩大创业的内涵,建构旨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综合性创业课程体系,如包括创业的构思、创业的法律、创业的融资、创业营销、创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四是要改革创业课程教学方式,创业课程教学应不同于常规专业课程的封闭式教学,要创设一种开放的、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教学模式,除侧重于案例教学,还需要经常组织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模拟公司、商业计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投资大赛、创业茶座、创业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践积累和丰富经验。

(3)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将可雇佣性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应是楚河汉界,依据英美等国的经验,成功的就业教育恰恰是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学生可雇佣性的教育、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融入专业课程,或者说专业课程中可以有机地嵌入就业课程。“他们认为,就业教育是全方位、长时效的工作。不能把就业教育简单地变成只是组织几个讲座,只是面向应届毕业生,只是着眼于就业形势和应聘技巧,只是局限于学工人员,只是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就业教育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主动走向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整个专业教育计划中。”…如何将可雇佣性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本世纪以来,英国许多大学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改革探索。作为英国最成功、最受欢迎的大学之一,约克大学(UniversityofYork)将基本学习能力、批判性分析、书面沟通能力、口头沟通能力、信息技术技能等五部分可雇佣技能作为心理学系本科生学位课程的必需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三年的学习之中。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必须面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就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既是打造适应市场经济变化专业课程的需要,也是革新就业教育、真正提高就业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专业课程发展学生的可雇佣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校制宜,可有多种形式,既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基于工作的或者与工作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英国一些高校通常开设的三明治式的课程;也可以将相关内容有机地散布于专业课程中,如加拿大的部分大学以核心技能组合模块的形式,使基于工作的或者与工作相关的学习内容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给一个模块配定相应的分值;或者在学位课程之外设立专门的计划,如英国约克大学的“约克奖”(YorkAward)计划;还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设计专门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模块,以便在学习计划开始时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就业能力;当然,还可以加强与专业课程并行的基于工作的或者与工作相关的学习,通过课后或校外的一些活动如专业实践、兼职、专业学会活动等来提升学生的可雇佣性。

(4)培养通识视野,实现文化素质课程的结构性转变21世纪人类已进入综合的时代,此起彼伏的学科交叉与渗透,不仅加快了对诸多科学难题的解决,又推动产生新的科学方向和新的交叉学科。综合的世纪呼唤综合素质和通识视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应该立足创新型、复合式人才的培养,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借助于通识视野的塑造,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与方法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素质课程的结构性转变,一是要凝练课程体系,建设文化素质核心课程。目前高校的文化素质课程往往将专业课程以外的课程统统放入其中,甚至将一些专业课程改头换面列入文化素质课程,使文化素质课程成为了大杂烩。文化素质课程不能沦为“开心果”,而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核心课程模块。二是开发研究型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工业社会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而不是知识继承去生存。研究型课程突破了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以探索未来或未知问题为旨趣,着眼于培养和训练未来所需要的人文社会观念和全面能力,它以项目、问题、任务、案例、课题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扩大课程的国际视野,重视国际化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PolicyPaperforChangingandDevelopinginHigherEducation)中把适切性(relevance)、质量(quality)和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核心概念。本世纪以来,课程的国际化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显著的特点之一。惠利(T.Whalley)始终坚持这一观点,认为高校应通过开设着眼于国际社会的课程,培养学生适应国际性和多文化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充实科学教育课程,加强科学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科学能力提高的价值要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科学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础。

(5)推进校企全面合作,打造专业化的就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师是推进就业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就业课程。就业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好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教师未必就是好的就业课程师资,就业课程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就业实践技能。为此,首先要加快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按照生师比配备就业指导教师。其次,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高校应开门办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深入推进校企全面合作,从校外引进具有丰富就业课程教学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聘请企业事业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专家作为客座教师。再次,促进就业课程教师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就业课程已经不限于简单的求职技巧、面试包装以及政策解析了,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且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我国高校目前就业课程教师中临时性、非专业性人员为主的状况已难以为继,需要有一批相对稳定的专业化甚至专家化的教师队伍才能胜任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的就业课程。最后,加强对就业课程教师的持续培训,以企业为基地,扩大就业课程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的联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使学校都能拥有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课程队伍。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就业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