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提性反思

2013-03-15 05:35冀学锋罗繁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信仰大学生

冀学锋 罗繁荣

摘要:“大学生信仰教育”成为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探讨的并非“大学生信仰教育”本身,而是使其得以可能的一般前提:人是否需要“信仰”、信仰是否必须“教”、“教”何种信仰、信仰如何“教”,从更本质的维度出发去接近问题本身。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信仰教育;前提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31-05

在今日之大学,有的大学生没有信仰或信仰出现危机,而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教育”成为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人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探讨。从某种角度来说,本文探讨的并非“大学生信仰教育”本身,而是使其得以可能的一般前提,希能从更本质的维度出发去接近问题本身。

一、人需要“信仰”吗?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道出了精神生活对个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个个具体的个体生命而言,“只有精神的富足和自由,才真正是人性的充盈和完满,真正是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的标志。”使人成为人的是人的精神,“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还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人必须在精神上成人,任何精神都是人的精神,精神是人存在的本质;而信仰,确是精神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信仰既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体生命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人通过信仰,获取世界的意义。人通过行动,给予世界以意义。”在精神信仰上高度自由的个体,他们以追求个人独立精神为目标,以探求人类真谛为指向,以回答人生的根本问题为动力,不断地追问人到底应该是什么。“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信仰都是终极信仰。……任何信仰都是超越自在世界指向自为世界、超越现实世界指向理想世界、超越此岸世界指向彼岸世界、超越经验世界指向超验世界。……任何信仰萦绕的都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切,都是指向人的能在、超在、理想之在,因而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深深关切。”信仰,是人对世界意义的认可和超越。人,生活在自己的信仰世界中,就意味着生活在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之中。自我超越不仅仅是对自我的改善,更是对自我有限性的突破。自我之所以能够实现超越,是因为自我可以审视过去及未来,认清自我在目前的处境,审视自我和批判自我。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自我超越;而“没有超越,不能超越个人,我们就会成为病态的、狂暴的和虚无的,要不然就会成为失望的和冷漠的”。没有自我超越,没有超越对现存世界的价值理想的追求,人就会失去存在的精神依据,全人类就会失去希望的召唤,个体的人生也将不可避免地坠入不知意义为何物之命运。而这一切的丧失,将是个体人性的彻底沦丧。

人必须有信仰。然而,“光有信仰是不够的:当我们获得一种牢固的信仰之后,却不能理解其所信仰之深义,那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草率的态度。”对信仰的理解,有赖于个人自我意识的全面觉醒。一个人追求什么信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信仰,既反映了这个人的精神生活内容,也反映了他的精神自由程度。马克思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在这里,马克思关于宗教(一种特殊的信仰)之本质的揭示,同时也揭示了信仰的本质,即信仰就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按照辩证法,普遍和一般不能脱离特殊和个别而孤立存在,普遍只能存在于特殊之中,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因此,信仰的一般本质也是不能脱离信仰的个别和特殊而孤立存在的。那么,信仰到底是怎样一种自我意识呢?是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它涉及人对自我所面临的最基本问题的自我解答:究竟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活着?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幸福的人生?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实质上而言,就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性反省和觉悟,对自我个体生命存在的品质与意义的反思。托尔斯泰在其绝笔之作《生活之路》开篇就声明:“一个人要生活得好,必须懂得他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为了懂得这些,就必须要有信仰。信仰——这是有关人是什么和他为了什么活在世上的知识。而这样的信仰始终存在于一切具有理性的人心中。”他还认为,一个人的信仰越强烈,他的生命越坚强,人的生活没有了信仰就成了动物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生活得不好,那么这仅仅是因为这个人没有信仰。当一个人获悉了真正的信仰,在他身上所发生的,就如同一个人在黑暗的居室里点燃灯火,一切都会变得明亮,而心灵就会变得快乐。换句话说,在信仰中生活,才会有人的生活,才会有快乐而崇高的生活。

二、信仰必须“教”吗?

信仰是不是必须“教”?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一开篇就强调人是需要教育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康德在《论教育学》中开篇即说: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他还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确切地说,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与康德做出同样判断的还有夸美纽斯,他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人类中的个体,不论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而且,信仰既不是遗传的产物,也不是肉身的机能,更不是天性的赐予,而是后天的习得。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成人,人必须受教育,人之信仰当然也须受教育以获得。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上看,信仰教育也势在必行。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依赖于物,人被物淹没了,人被物化了。市场是“一个被物化了的人的必然王国”,“商品、货币和资本作为市场自身所产生出来的偶像,正高高在上地统治着市民社会。”“这仍是一个拜物教的世界。人们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上帝,而是真真切切的市场之物。”市场经济把它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之中,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由此便使得人们生活中的一切被市场化、商品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被工具化、功利化,使得人的生活被物质化,人的心灵被荒漠化。“在此语境下,全人类正在发生集体质变,变得愈来愈贪婪,以致变成另一种生物即‘金钱动物,并共同崇拜一种宗教。这就是‘金钱拜物教。……在这样的历史场合中,俗气的潮流覆盖一切,市场无孔不入,人们的神经被金钱紧紧抓住,心里充塞着的全是金钱数字。”越来越多的人忙碌于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追求世俗的物质性的幸福,他们已经无暇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忘记去充实自我的精神和丰盈自我的灵魂。他们考虑的不再是“人为什么活着”这类具有终极价值的精神问题,而是“怎样活得更好”之类的现实性生存需要。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道德、理想和信仰因为不能从根本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冷落甚至鄙视。

另一方面,大学自身也开始自毁象牙塔,走上了工具主义和技术至上的反人文之路,大学醉心于培训“有用的人”,而不是培养“有心的人”、“有灵魂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大学俨然成为了批量生产“工具”和“木偶”的“工厂”,变成了批量培训“工匠”的“职业培训所”。“每个人都把自己推进这个工厂,目的是将自己铸造成盾牌与长矛或者激光武器,等走下这一流水线时,成为锐不可当的或至少是左右逢源的工具。”而且学校中的一切(包括所教授和学习的知识)都是要精确的,“所有人的情感、思想、道德品质在这里得到精确化的测量,以便按照科学的逻辑分为三六九等,待价而沽。”大学毕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求,他们很少有崇高的理想,只有那些实际的物质欲望,在他们眼里,成功就是票子、房子、车子。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调查显示,34.0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65.93%的不清楚或没有。一些大学生没有信仰,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学必须“教”学生以信仰。“教”为信仰的“真有”和“正确的有”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是唯一的可能。

三、教“何种”信仰?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教何种信仰?有人也许会认为,提出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信仰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信仰。但是,既然是“教”,就牵涉到教“何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有价值”。

这首先还得从“信仰是什么”说起。本文前面提到信仰是一种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人的意识按其内容可分为事实意识和价值意识,信仰属于价值意识。信仰作为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意识,表现了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居于支配和统摄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与旗帜,是引导、规范社会多样化和个体特色化的准则,是推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思想基础与保证。换言之,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信仰,它为信仰教育指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理念。

既然如此,对于大学来说,教“何种”信仰实际上就是要教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来说,其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否“正确”?或者,我们应不应“信”?

首先,要不要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而人们对这种理论的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是“人的全面发展”,即共产主义,既有现实性又具有终极理想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世人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不仅仅具有批判现存社会的理想性,而且更是一种改造现存社会使个人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运动”。而且,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自诩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是把自己看作一门创造性的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等在中国具体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创造性运用,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近100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中国的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缔造的,可以说,没有这种信仰,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其次,要不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明确的问题是,一个人要不要有某种“社会理想”?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人们习惯地将与信仰相近的一些内容称之为“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等等。理解理想和信仰的关系在于:信仰和理想密不可分,理想不是当下现实的消极被动的反映,是力求改变现实的一种“超前反映”;信仰则是对理想所依托的价值系统的坚信和敬仰。而且,真正的理想必然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理想,而只能是幻想。一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时,他可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只要愿意,就能达到信仰自由。我们通常说的,一个人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处处遭到限制,但却能在精神上找到某种寄托和安慰,这种寄托就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中,尽管还没有实现,甚至走过一些弯路,但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憧憬与向往。

再次,要不要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总是生活在某个民族和某个时代,他必然要打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烙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民族,一个不思改革、不求创新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与灭亡。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鲜明时代精神。人应不应该爱国?社会应不应该追求改革创新?我们想不想中华民族复兴?毫无疑问是要的。如果我们能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信仰。

最后,要不要信“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简单地说就是“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其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公共行为,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是一个人应当坚守的道德底线。这无疑都是正确的,我们应当“信”,是为道德信仰。

四、信仰如何“教”?

现在的大学缺乏真正有效的信仰教育,对于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而言,信仰应该如何“教”?笔者认为,要实现真正有效的信仰教育,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努力:

1.信仰教育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回归真正的教育

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教育,从其本质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关乎灵魂的转变和心志的培养。教育是灵魂转向的艺术。“教”是“引导”、是“唤醒”。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郑重指出:教育不是训练,也不应该成为训练,“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他还说,如在大学里“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斯普朗格也认为,如果把教育的目的看成只是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性,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在斯普朗格看来,这是一种无生命活力的人。因此,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2.信仰教育必须在“实践”中进行

信仰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完全不诉诸逻辑和理性而仅凭情感的托付而产生的“虔信”,赋予人们超越此岸世界的力量;二是通过理性或经验论证所获得的“确信”。实际上,任何人心中的信仰都有“虔信”和“确信”两重内涵。信仰的“确信”可以通过理性和经验来进行,信仰的“确信”过程是在“虔信”的指引下进行的间接或直接实践。也就是说,信仰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价值诉求,它源于个体积极的社会生活实践,深深融贯于个体生命实践之中,是个体生命置身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而获得的价值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是个体生命与世界的价值关涉,是人对个体生命与世界关系的发现、认可与践行。“人不能持有关系,人只能实践它,践行它,于人生中践行它。”所以,信仰教育绝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切实体现在个体的行动中;信仰教育绝不应是抽象的思辨,而应是个体实践的自由体验。信仰教育如果只有关于信仰知识的单纯灌输和传授,而没有个体关于信仰在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的确认、践行和体验,那信仰必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那也是没有教育效果的“教”,教了学生也不真信。或者说,学生有信仰的知识,但绝无信仰的“虔信”,更绝无信仰的“确信”。

3.信仰教育必须持续不断进行

“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之也”(王夫之语)。个体的心性不是天生而就、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个体内心的信仰,不是“天生”,也不是一日就会确立,更不会确立之后就会一成不变。信仰作为个人自我意识,本来就是不断觉醒而又永未完成的过程。人是“未完成”的动物,是发展着的人,人永在“未完成”之中。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并没有对人作出最后的限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一种非特定化、不完善的存在物。与动物相比,人是以一种更为孱弱与无助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人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其未完成性更为明显。所以雅斯贝尔斯曾说,人永远超乎他自身的了解之外,他不是一次性地掌握所有的东西,他是一个过程,他并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一代一代的人,并不是不断重复的生命。他“突破”了在同一个圆圈内永远周而复始的被动性,依靠他自身的主动性,把生命导向未知的目标。人的未完成性,决定了人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人的信仰也是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因此,信仰因教育而“生成”,信仰教育也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教化、永无止境的过程。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信仰大学生
信仰
漫画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