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362100) 何家乐
注重比较 提升能力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362100) 何家乐
地理比较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中最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地理比较的运用能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及基本成因等的理解和记忆。
1. 运用比较法,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新课时运用比较法巩固旧课。所选择的旧课中的比较对象与所学新课教学对象相似或相反,就可以掌握新学的地理知识,同时巩固旧知识。如拉丁美洲暖湿的气候特征,可选择干热的非洲或凉湿的西欧作为比较对象。
2. 运用比较法,增强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地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道地理事物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知道其形成的原因。比较法能完成这个任务,如将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比较,达到对大气环流规律的进一步理解。
3. 运用比较法,便于巩固记忆
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都有相关、相近或相反的性质特征。通过运用比较法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注重图图对比,增强记忆。利用洋流模式图,比较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比较印度洋冬夏季风洋流。
4. 运用比较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比较法中,学生要进行辨别、推理分析、探究、空间想像,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提升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在区别冷暖锋时,可通过气流的运动状态,雨区的位置等差异图形进行比较。
新课程教学中,笔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提升学生能力。
1. 强化地理概念对比,理清学生的困惑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涵和外延比较接近的地理概念。许多学生由于对这类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题时经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现象。教学中应将高中地理中一些学生常见的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干旱与旱灾,凸岸与凹岸,环境问题、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内流河与外流河,冷锋与暖锋,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山麓冲积扇与河口三角洲,地形与地势、地质构造,地形与地形区,土地与土壤,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与能源,水资源、水能资源与水利资源,埋藏深度、海拔与相对高度,时区与区时,气旋与反气旋,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河床与河道,地势低平与地势平坦,城市化与郊区城市化,潜水与承压水,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汛期与凌汛。
在区别概念时,可举例说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深刻理解。
例如通过试题加深对埋藏深度与海拔的区别。
(2012江苏卷地理9)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本题要在对“岩层埋藏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再将“岩层埋藏深度”转化为岩层的剖面线,从而得出①④为背斜谷。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 注重描述类问题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能力
“地理描述”的方法、技能是高考地理重点考察的一项能力,掌握答题的一般模式,对学生高考争分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等值线教学中要区别以下地理事象分布特征与地理事象等值线分布特征。
①指出该地区温度的分布特点。
②指出该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③指出10℃等温线分布特点。
让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又例如比较两种表述:
本区降水量大致介于600至1600mm之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其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侧等降水量线较稀疏而西北侧较密集。
本区降水量总体较多但各地差异较大,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且越向西北内陆递减的速度越快。
通过以上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能力。
3. 注重区域要素的对比,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综合比较是地理比较的特色。对区域地理进行比较时,可列表逐项对比。如比较区域可从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生物、土壤)和社会经济要素(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风俗、环境)等进行比较,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的优势与不足。例如,日本与英国版图的比较。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别找出两国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大洋位置)、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河流)、自然灾害、资源情况、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民俗文化等的异同,进而列表比较,并归纳出两个发达国家的地区优势,探究两国历史的发展异同及其地理原因,探究其值得学习和不足的地方。
4. 以区域为载体,注重原理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反映了最基本的地理特征,因此要加强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如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气压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等。
例如气压带和风带对大陆的东岸西岸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内陆沙漠与撒哈拉沙漠成因比较;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三种成因比较。
5. 加强数据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1)数据比较——通过提取地理数据,确定量的大小、排序、倍数、水平、比例等。
(2012年福建省质检题)读下表,完成8~9题。
2009年甲、乙、丙三个国家的统计资料
8.下列指标呈负相关的是
A.婴儿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
B.老龄人口比重、婴儿死亡率
C.人口增长率、人均耗能量
D.城市人口比重、人均耗能量
9.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A.甲国能源利用率最高
B.乙国人口死亡率最高
C.丙国能源消费量最多
D.丙国人口迁入率最高第8小题通过“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而婴儿死亡率不断地下降得出B答案;第9题分析甲人均耗能量小,说明其不是发达国家,得出甲国能源利用率不可能最高;丙国人口不知道,故无法知道其总的能源消费量,丙国的老龄人口比重最大,但人口增长率最大,说明丙国人口迁入率最高。
(2)运用表格,把地理事物的概念、属性、特征或地理数据归类比较。
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比较。为了说明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就可进行如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