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堂云,朱良华
(1.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应用型人才内涵与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框架构建
张堂云1,朱良华2
(1.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它更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应用型人才为低层次人才、不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准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是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前提。建议梧州学院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模式探讨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系统科学、更具操作性的研究框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框架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起了各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高度重视。不少高校纷纷启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亦层出不穷。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各高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凝练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梧州学院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在归纳总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梧州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希望能够起到抛断砖、引美玉的作用。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1.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
要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清楚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而要准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则必须了解高等教育的分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两大系列、三个层次和四种类型,即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两大系列,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四种类型。厦门大学的潘懋元、石慧霞(2009)则倾向于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第二类是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第三类是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1]7。其实,不管是将高校划分为四种类型还是划分为三种类型,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高校的类型与人才培养类型是具有相关性的。一所高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由这所高校的类型定位决定,或者说,高校所属的类型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类型。
对于梧州学院这类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只有在认真研究了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之后,才有可能对各种类型学校的办学定位差异进行准确分析,进而在“是照搬老牌大学的办学模式还是探索一条新路”、“是向研究型、学术型、综合型大学发展还是向以贴近社会的应用型大学发展”、“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等问题抉择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针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高等教育市场细分中寻找到发展空间,确定发展目标,实现学院的错位发展。
2.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或者理论型人才)而言的。刘耘(2006)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6。宋思远(2005)则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必须要经过理论产生、理论的实践型转化、实践应用三个阶段[3]17。人才的类型则与这个阶段相对应,分别是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他指出应用型人才既不是学术型人才,也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只能是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既区别于高职高专、中专类学校培养的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又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的综合型、研究型人才。他们在基础理论方面比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厚,比学术型人才要低;在专业口径方面比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宽,但比研究型人才要窄。总的来讲,理论型人才(理论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侧重于发现规律和创造知识,而应用型人才侧重于知识的应用。
(二)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了解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准确制定培养目标的基础。宋思远(2005)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概括,他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具备五大特点[3]18:(1)创新性。不是指理论的创新,而是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创新”。(2)能力性。表现为开发能力、转化能力、设计能力、应用能力。(3)复合性。现实问题往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实现理论的实践应用往往不是简单的用一种专业知识就能奏效的。(4)实践性。这是应用型人才最显著的特点。(5)市场性。市场标准是一个综合标准,也是一个客观标准,应用型人才必须经得起市场的检验。陈新民(2009)则认为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特征。他们在知识层面上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注重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在素质层面具有创新创业精神[4]。刘耘(2006)指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强调学习基础的、成熟的和适用的知识[2]7。应用型人才以能力为本位,这种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还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则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对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要求则相对较低。
综合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有以下共识:首先,他们是重视知识的学习的。只不过这种学习是以实践为参照的,强调学习基础的、成熟的和适用的知识。其次,以基于职业群的岗位能力培养为本。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是以“应用”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再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掌握和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的必须手段。
(三)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辨析
1.应用型人才是低层次人才
之所以要重新厘清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主要是因为不少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低层次的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是低水平的高校。为此,周谷平、徐立清(2005)曾专门撰文指出,应用型人才并不是低层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并不是低层次教育[5]。潘懋元、石慧霞(2009)则专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进行了探源,研究发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世纪欧洲诞生之初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附件船政学堂也是应国家当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1]8。其实,如果认真去研究一下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你会发现,他们对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是应用型人才。
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才。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用经济学的话说,是需求决定了供给。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之后,就要求高校培养不同类型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当前,社会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来看,应用型人才与非应用型人才(学术型、研究型等)的差别是来自类型上,而非层次上的。如果一定要从层次上将人才分个三六九等的话,那么每一种人才都应该有高低之分。高校努力的方向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培养定位人才类型中的中高端人才。
2.应用型人才不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这个误区主要是表现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教学管理人员,纷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实践能力为借口,提出应该大幅削弱甚至取消理论课程。笔者了解到,某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课时在历次调整中,从180学分一路下降,最后缩减到150学分,像生产运作与管理等课程,从最初的4学分也不得不调整为2学分。可见,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忽略实践教学是不对的。但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械地理解成增加实践教学、减少理论课时的做法肯定也欠妥。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学生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单薄,毕业后连一些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都没能建立起来。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只是简单的经验传递与复制。
我们前面说过,应用型人才是重视知识学习的。这些知识中,自然要包括一定的理论知识。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积累,应用型人才拿什么去实现“二次创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可以形成经验和经历,但很难在短时间内上升为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当前社会上不少企业高管纷纷走进校园,参加EMBA、MBA班,系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是恰恰说明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不可或缺吗?具体到梧州学院而言,当前不少专业的学生不是理论知识太深厚,而恰恰是太匮乏,严重制约了其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并不否定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学习要以实践为参照,同时,要深刻反省的是不少老师对于理论课程的低效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适当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可偏废,这正是他们能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基石。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准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是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前提。我们只有厘清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纠正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种种误解,才有可能建立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梧州学院而言,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这一类型上,是其对自身办学实力、竞争对手特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后的一种比较优势竞争策略。随着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职员工参加进来。他们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角度对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建言献策。这其中自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是,我们觉得现有研究的视角有些狭窄,系统性不足,未能形成合力。当大家从事理论研究的热情被激发之后,梧州学院有必要构建一个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框架,以强化对研究活动的方向指导,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构建了一个市场机制导向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该研究框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二部分是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模式探讨。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确立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必须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导向之下。即在一般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概念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市场机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和调节功能[6]。梧州学院应该基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自身办学传统和实力,以及同类院校的竞争优势,研究确立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差异化的职业群或产业群人才培养总体定位,并基于该总体定位来规划学院的学科建设。学科相当于是“本”,专业类似于“枝叶”。学科建设扎实了,专业自然就容易“枝繁叶茂”。
至于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去思考探讨具体的专业设置,明确专业的目标定位,定义各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再进一步探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素质课程的体系与方法建设等具体问题,以及为实现这些课程体系所应具备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系。
这样的研究框架,不仅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注重市场机制的导向功能,从顶层设计开始就提出要针对职业群或产业群的人才市场需求将应用型人才的“应用”领域具体化,探寻应用型人才的“用武之地”,而且还尝试去理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无疑对于指导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研究活动、突破现有的研究困境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当然了,由于笔者水平所限,目前的思考还比较粗浅,有待于大家进一步修正、完善和细化,最终为梧州学院构建更加系统科学、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框架。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
[2]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3]宋思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S1).
[4]陈新民.完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1).
[5]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
[6]李金奇.市场机制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G642.4
A
1673-8535(2013)01-0075-05
张堂云(1976-),女,湖南衡阳人,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采购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朱良华(1980-),男,湖北仙桃人,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2012-12-20
梧州学院2011年度教改课题(Wyjg2011A04);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2011C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