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培养
——一种创新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3-03-14 02:02何华湘莫敏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梧州应用型智慧

何华湘,莫敏

(1.2.梧州学院中文系,广西梧州543002)

云培养
——一种创新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何华湘1,莫敏2

(1.2.梧州学院中文系,广西梧州543002)

国内教育界关于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持续不断,近期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的资源配置格局,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行的途径。云培养模式的构想是对这一途径的新探索,为后发展本科院校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智慧云管理;云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

全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正从外延扩张发展转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来。对于教育基础较弱、教育资源有限的西部高校来说,加强内涵建设尤其重要。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这其实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①培养怎样的人才?②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界对于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不同的提法: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1]等等。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发展以及市场不断细分,各类高等院校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应该适应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目标定位。考虑到自身条件和所处社会环境,许多后发展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理性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为自己的办学目标[2]。《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梧州学院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与探索,其关注焦点则在于:如何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落实到教育上来,则要提高人才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竞争力。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领域、各学科交叉渗透,各类资源呈网络分布,未来的人们将是在一个资讯极大丰富、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共同体中共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对专业知识的静态储存,而是要有运用各种资源进行协同创新、价值转换的素质和能力。这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三个目标:掌握专业知识;掌握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手段和技术;具备协同创新的素质[3]。显然,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难以实现这三个目标。要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应用型人才,还须创建新的教育模式。下面以梧州学院中文系为例探讨一种创新型的本科教育模式。

一、云培养的概念

“云培养”概念的提出得益于新兴技术名词“云计算”的启发。

云计算中的“云”是指网络,云计算则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新型计算模式,它能为用户提供动态的、可扩展的、可按需定制的计算能力、虚拟资源或网络应用服务。云计算的主要特征有:资源配置动态化、需求服务自助化、网络访问便捷化、服务可计量化、资源虚拟化。这些特征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有人预测,云计算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目前,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使用和交付模式逐渐为学界和产业界所认知,并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初步的应用,例如云物联、云安全、云游戏、云管理、云教育等等。

综观云计算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云”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关于资源管理的思想,它吸纳了网络的优点,同时融入了移动共享、动态响应、价值计算等理念,并具有激发智力风暴、促进协同创新的潜力。将这样一种思想引入本科教育,用于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并指导人才培养实践,这就有了“云培养”的应用。可尝试将“云培养”定义为:建立在网络基础上,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可共享的、动态分布并易于扩展的虚拟资源服务,对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优化配置与管理,促进知识生产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云培养系统的构成

从动态来看,人才云培养是一个过程;从静态来看,它又是一个复杂系统,由若干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又可以是一个可扩展的子系统。一个完整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云培养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模块:智慧云管理平台、学生管理体系以及实践平台。

(一)智慧云管理平台

所谓智慧云管理,指的是以云管理的方法对组织或群体内分属于不同个体的智慧以及能促进智慧生成的相关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是智慧管理与云管理的有机融合。

智慧管理是把智慧作为管理对象,其基本前提是将组织或群体中的个体智慧视为一种可相互作用、可融合、可生成、可增值的无形资源,其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对知识生产、成果转化、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的积极作用。目前还没有发现对智慧管理进行专门探讨的文献,但是此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管理与内容管理为智慧管理的实践作好了铺垫。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是网络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提倡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成员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内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CM)是指对组织内部多种格式和媒体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分类等有序化管理,常用于辅助构建数字图书馆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可见,知识管理侧重于既有知识的共享,内容管理侧重于使各种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媒介内容有序化,二者都能使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变得更加有效,但是在协同创新方面缺乏激励机制。

无论是知识还是内容,都只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的客体,是可以独立于行为主体而存在的,知识管理与内容管理虽然对信息进行了整合,但由于缺乏与“人”的关联,没有对组织中的个体进行激活,因此无法对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信息之间的互动进行监测与控制。有鉴于此,笔者提出智慧管理的构想,将“人”这一行为主体纳入知识管理、内容管理的体系,假定人的智慧也可以如同知识一样成为有价值的、可操作的资产,并能通过云管理的手段使个体智慧汇聚为集体智慧,得以为所有成员共享,达到“融脑”的效果,同时个体智慧也能在这个不断强化的集体智慧场中获得增长能量。

智慧云管理平台强调的是集体智慧的形成与共享以及成员个体智慧的增长,适宜于像高校系部这样具有一定学科方向的教学单位以及其他学习型、研究型组织采用。该平台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的关联、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以梧州学院中文系为例,这三部分的结构与关系如图1所表示的那样。

图1 智慧云管理平台模型

数据库是智慧云管理平台的主体,可根据信息加工流程、信息来源或实际需求来设计。如图1所示,一个智慧云管理平台可包含若干不同功能的数据库: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需求库、专门储存专业知识的知识库、用于吸收灵感与激发头脑风暴的灵感库、用于作品展示和交流的作品库、用于存放历史资料的档案库、用于提供参考借鉴的案例库、用于搜集和提供创作素材的素材库、用于项目管理的项目库,等等。

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不是物理隔绝、截然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同气连枝的。同一条信息,可因加工深度的不同而归属不同的数据库,也可因生产流程的转变而遍历多个数据库;属于不同数据库的信息,也可能因为某个共同的属性而临时聚合在一起;某个数据库,总是与另外一个或几个数据库存在上下游或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数据库之间的这种动态关联有利于数据挖掘和信息的流动,可借助当前已有的信息技术例如标签分类、自动聚合等予以实现。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是智慧云管理平台中的关键部分,是智慧云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数据的获取有三种来源,一种是组织成员上传各种信息,一种是平台内部因信息处理、工作流转而产生的新信息,还有一种是从系统外部获取信息,包括软件自动抓取和外部人员投稿、反馈等等。相应的,数据的处理也有三种,一种是成员从数据库下载各种需要的信息,一种是内部信息处理、工作流转等,还有一种是对外发布、对外交流与交易等等。

(二)学生管理体系

从生本主义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或学校与学生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作为一个由不同个体和要素构成的组织,管理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缺乏管理、管理不善的学校是无法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学校的师资、学生、课程、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实训机会等要素进行统筹配置,要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知识学习、素质培养和能力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本科应用型人才云培养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根据人才的成长规律并结合学校实情和社会需求设计一个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管理体系。

以梧州学院中文系为例,该系目前具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化传播等三个专业方向,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意愿以及办学条件,其应用型人才云培养系统的学生管理体系大致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管理体系模型

图2描绘了一个按学年分能力梯级培养的学生管理模型。在学生初入大学时,由于其涉世未深,对前途不知所措,兴趣、志向都未定型,缺乏学习的动机和方向,可将其全数纳入调研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单位见习和田野调查等方式初步接触现实社会,了解社会现状及未来需求,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动机,明确专业方向;俟其方向既明,则可在二年级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长组,有目的地积累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经过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可在三年级参与各类项目,包括校外市场项目、校内科研项目以及产学研项目等,由此可进一步提升理论和实践素质,并着重培养拓展与创新能力;经过项目历练并被认定为实践合格的学生可在四年级加入管理组,进入不同的管理团队,在大学最后一个阶段全面完善人格,优化其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构成,这也可视为完善教育的一部分。

该模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可自主选择的、兼容性强的学习体系,能够很好地因材施教。同时,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在每一个能力发展阶段都处于特定的团组中,都有机会通过智慧云管理平台接触新信息、新思想,这有利于培养其协同创新的品质。

(三)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在人才云培养系统中,它与智慧云管理平台、学生管理体系双向连通,为学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和项目信息,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相关条件,并生成案例和作品。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主要来源于他们在各种实习基地、实践单位、实训项目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

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容量充裕、条件优良、层次丰富、贴近现实社会的实践平台是许多高校在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根据近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一些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这些专业的实践机会短缺,学校教育不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学生也缺乏了解行业状况的途径[4]。然而,对于文科专业,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并不容易。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利共赢机制,文科系部与外界的合作往往局限于推荐实习、组织参观等浅层次的互动,常常是“纸上谈兵”,无法“实弹演习”。因此,有必要灵活地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和锻炼机会,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点。

1.“校内+校外”

校外的企事业单位能真实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这些校外单位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比较有限,而且实习岗位一般只对四年级的学生提供,时间也比较短促,学生在实习期间只能捕捉到一点浮光掠影,不能系统、扎实地学习实践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校内诸多部门和单位(例如校园电台、电视台、网站、学报、校报、宣传部、心理咨询室等等)提供的实习机会就成了有益的补充。学生可在低年级进入校内与专业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边学边做,尽管其“学院派”风格可能与社会需求不尽吻合,但对于初学者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还是很有帮助的。

2.“网上+网下”

在这样一个网络新经济时代,网络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也为教育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伴随网络而出现、依托网络而发展的新兴行业在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与“网下”的传统行业相比,“网上”行业更乐意也更有能力为本科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更愿意与高校尝试创新性的项目合作。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城市论坛、社交网站……这些“网上”单位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据调查,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90%以上的学生都开有自己的网店,中文系的学生也有半数以上曾在网站、论坛、淘宝等单位有过实践经历。可见,只要积极拓展,互联网可以成为一个无限宽广的实践平台。

3.创建专业工作室,开辟产学研实践的“自留地”

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不少问题:缺乏跨学科实践的交流与管理平台;项目合作缺乏可参照的规范;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内部资源涣散,不能形成合力开展项目;实践作品缺乏进一步加工整合,无法实现价值转化。学校或系部自己创建工作室能为产学研实践开辟一个相对自由的新天地:一方面,工作室可密切结合专业教育,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与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工作室立足于社会实际,探索产学研途径,能极大地补充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教学和科研的投入产出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人才云培养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与传统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人才云培养系统的功能有其普遍性,即实施本科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然而,人才云培养系统的价值及优越性主要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具体而言,有以下5个方面。

(一)高度整合教学资源,实行优化配置

人才云培养系统的构建,涉及人、财、物、信息等各个方面,需要集全系部甚至全校之力对各种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具体培养方案的设置予以优化配置。这对于过去习惯于条块分割、粗放管理的教学单位来说,是一次实行内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破冰契机。

(二)取代传统培养模式,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

以梧州学院中文系为例,根据本系统与中文系既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度分析,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传播技术、写作和语言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人才云培养模式与中文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呈高度正向关联。这就意味着,人才云培养模式能够取代旧的培养模式,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

按照云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即接触社会需求,并在接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养后进入实际项目训练,在团队协作中全方位打造自身的专业素养,塑造优良的人格品质。而且,在4年学习期间,云培养系统中的学生能够全程获得智慧云管理平台动态提供的智慧和信息支持,并在智慧分享、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协同创新的素质。无疑,这种既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又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并能在实际项目中协同创新的学生正是时下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

根据学科关联分析,人才云培养系统至少与5个学科门类相关联,涉及多个二级学科和专业,能有效增强学生在多个领域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中文系的云培养系统设计为例,该系统可融合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运用该系统获取资源、进行学习或参与项目实践时必然要在主修专业之外同时掌握1-2门甚至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情境学习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

云培养模式的一大特征即是通过云管理的手段使个体智慧在集体智慧场中汇聚、碰撞、增长,在一种平等、共享、互惠的机制中,每位成员都可以向其他成员“借脑”,并可轻松获得大量的可加工的素材、可借鉴的案例、可援引的知识、可汲取的灵感,甚至还有可整合进自己项目的成果。大量的信息、灵感、创意在这个智慧云管理平台中以各种方式组合、反应、聚变,必然生产出源源不断的新信息、新灵感、新创意,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全国高等教育界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持续升温,在明确了该不该、能不能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之后,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个问题上[5]。立足于此,许多学者、教育工作者将目光转向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诚然,转变模式,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的资源配置格局,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可行的途径。云培养模式的构想为探索本科教育模式转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是为类似于梧州学院这种年轻的后发展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其中对云管理思想的引用以及智慧管理概念的提出属于笔者尚不成熟的尝试,其价值有待实践验证。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如果按照文中图示所描述的模式构建云培养系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还需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进行较大调整,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1]杜才平.近十年国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2]姜秀丽,杨锐锋.试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3]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

[4]肖军飞,刘大伟.协同学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

[5]冯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2(2).

Cloud-training——An Innovative Training M ode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s

He Huaxiang1,M o M in2
(1.2.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 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2,China)

The discussion of training application-based undergraduates is continuing is still continuing in the domestic educational circle,with its present topic focusing on how to optimize and integrate the existing resource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application-based undergraduates.The most practicable method to realize a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limited resources and achieve this training goal is to transform the current trainingmode an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management of resources.Cloud-training program is just a new probe in this respect,seeking to be informative in terms of training application-based undergraduates.

sensible cloud-management;cloud-training;training of application-based undergraduates

G642.4

A

1673-8535(2013)01-0034-04

何华湘(1979-),女,湖南道县人,梧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与传媒理论。

莫敏(1964-)女,广西蒙山人,梧州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律语言。

2012-12-12

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Wyjg2011A07);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Wyjg2012A001)

猜你喜欢
梧州应用型智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共梧州城工委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