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环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以梧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13-03-14 02:02戴继明容华明刘小平于洋黄璜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梧州应用型学院

戴继明,容华明,刘小平,于洋,黄璜

(1.2.3.4.5.梧州学院艺术系,广西梧州543002)

应用型环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以梧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戴继明1,容华明2,刘小平3,于洋4,黄璜5

(1.2.3.4.5.梧州学院艺术系,广西梧州543002)

在新一轮的新生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过程中,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应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其定位的本质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是什么?框架结构如何体现其“应用性”,该文进行了探索。

应用型;培养方案;原则与框架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目标上已经达成共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社会发展需求和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凸显“应用”二字[1]。“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体现在人才的培养方案上,更是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改革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深层次教育改革。但人才培养方案是个纲,是培养方向的第一要素。本文着重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制定上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教育一直按着“精英”式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重视学术而轻视技术。这类大学一般被称之为“研究型”大学。目前这类“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模式往往成为部分地方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考标准,忽略了对自身的师资特点、学生特点、地域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和结合,甚至完全是对老牌高校培养模式的机械复制。形成了不上不下的局面,导致教育缺乏特色,培养的学生没有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按照教育部对新升本的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定位的方针,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能很好掌握专业技能、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有效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例如,梧州学院艺术设计(环艺方向)专业原有人才培养计划如下表1。

表1 学时学分分配表

该方案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仍然保留了以学科为本位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必修与选修课程、强调了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等以课程为主的培养意识,没有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培养意识,主体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1.以市场调研为依据,形成企业参与意识

总结以前的经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归根结底就是与市场脱节,培养的人才不能与市场形成有效对接,所达成的共识就是人才培养方案要有企业参与,要与市场接轨。企业参与、市场接轨的方法很多,请进来、走出去都可以。我们的团队在修订过程中,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具体结果见下表2。

表2 环艺专业技术人才调查表

通过调查反馈得出以下结论:工作年限在(1-5年)的人员大部分是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所需要的能力多为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我们把这部分定位为专业应用能力;工作年限在(5-10年)的人员大部分为企业业务主管,所需要的知识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有一些横向或交叉学科的能力,比如景观植物的识别能力,我们把这部分定位为专业拓展能力;工作年限在(10-15年)的人员大部分为企业老总、经理级别,所需要的能力除了专业知识能力、横向或交叉学科的能力外,更需要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带领企业发展的能力等,我们把这部分定位为专业创新能力;其他一些比如与人交往、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我们归纳为素质能力。这样,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的有机结合。

2.以专家论证为依托,形成教育教学规律

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遵循企业参与原则,更要遵循本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否则,可能偏离到企业培训班或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高职教育的轨道上面。目前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大都是某一个或几个专业教师参考其他大学的教学计划修改制订,由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或一次专家论证会议进行课程体系审核而成。这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目标脱离社会实际;二是制定的教学计划无法保证遵循正确的教育教学规律。我们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虽然解决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但本科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笔者认为应该组成专业以外的以搞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参与对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循序渐进、符合本科教学规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3.以“应用”定位为根本,形成能力培养体系

世界各国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描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一般按大的技术领域(或行业、产业)分设专业,基本把本科应用型人才归属于5A2类,对“应用型”人才的描述多为“培养知识视野宽、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2]。这与我们所认为的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列)、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如何做到取长补短,经过笔者的研究和分析,形成如下两个观点: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二是人才培养要符合本科教育的特定要求,即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解决相关的专业与行业问题。所以,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牢牢把握“应用”二字,只有以“应用”为根本,汲取多年形成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的营养,并结合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地域特点等因素加以改进并落实,才能真正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体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框架结构

经过调研与探索,如何把市场所需知识和能力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结合学院实际与人才培养规律,我们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4+2能力体系为主的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如下页表3)。4即素质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项能力。在4项能力当中,后3项既是完整的专业体系,又有一定的学科体系,既体现了应用型,又保证了本科教育的性质,更为学生将来考研、考注册资格提供保障。2即在素质能力方面着重加强基础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体系建设时,每个模块还要对应相应的能力包,能力包再对应课程和实践实习,形成授课体系。

表3 应用型本科环艺专业方向才培养方案框架示意

总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仅仅是第一步,本文只是进行初步了探索,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一系列的建设都要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王伟廉.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解析[J].高等教育评估,2001(3).

[2]杜承铭.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6(11).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Program of App lied Undergraduates M ajoring in Environment Art——Taking the Case of the M ajor of Artistic Design in Wuzhou University

Dai Jim ing1,Rong Huam ing2,Liu Xiaoping3,Yu Yang4,Huang Huang5
(1.2.3.4.5.Art Department,W 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Guangxi,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in the coming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of the newly-upgraded universities for undergraduates,emphasis should be puton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of training“applied talents”,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o revise training programs.However,what are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when revising training programs?How is the“nature of application”shown?This papermakes a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application;training program;principle and framework

G642.4

A

1673-8535(2013)01-0005-04

戴继明(1965-)男,山东济宁人,梧州学院教务处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容华明(1967-)男,广西钦州人,梧州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刘小平(1979-)女,广西南宁人,梧州学院艺术系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于洋(1982-)男,山东烟台人,梧州学院艺术系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黄璜(1983-)男,河南漯河人,梧州学院艺术系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2012-12-06

猜你喜欢
梧州应用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共梧州城工委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