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拿着企业财务报表让我分析,但说实话,我不太信报表,也看不大懂。露怯之余,非常钦佩那些能够从微细数据中读出天机的专家,人家如何做到见微知著?几经观察,我发现其中果然有牛人,当然也有一些滥竽充数者。
每逢年初,随着上年度各种统计数据漫天飞舞,各种分析报告、预估预测也随之而来。大企业家关心宏观,小企业主关注行业,咱老百姓惦记股市,社会各阶层都希望看到数据背后的含义。于是各路经济学人、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大仙们穿梭于各种年会和论坛。他们摆数据、讲曲线,或言之凿凿,或模棱两可。不过比较常见的结果是,我们对其分析仅能有浅层理解,但其中更深的奥义是却如何也推究不出来。可见,能用数据说话的,毕竟还是少数牛人。
不过,我们还是不能过分迷信数据。
举一个经济之外的例子,其实数据分析一个最常用的地方是体育赛场,尤其是足球赛场,一流的足球联赛中,每个俱乐部往往会在赛后精准地统计出每个球员跑动了多远、有几次传球,更有甚者能够连这个球员左右脚各自触球的次数都能统计出来。这样精准的数据分析自然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掌握球队信息,利于比赛。但是如果一味地盲信数据,以数据为“硬道理”,那么可能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比如有些世界级巨星可能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还比不上中超的一名普通球员,但是巨星可能就在这较短距离中通过一次触球制造了一次关键的助攻。如果仅用数据说话,那么这名巨星可能远远不如中超的球员,但事实上人家可能已经是十几座冠军奖杯的得主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应当用于分析我国的许多经济问题。
在2013年1月中旬的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有人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消费了世界约50%的钢材和水泥,以及21%的能源,但GDP只占世界的11%。乍一比,似乎我们的发展方式真的太过粗放。
发展方式粗放这个不用怀疑,值得怀疑的是中美的投入产出差距真的这样惊人?因为在美国学习期间,我没见过一个“节约用水”的牌子,也没见过一个“请把空调设置在26度”的告示。图书馆和教室,在暑假空无一人的时候也都是日夜开着空调,街上更多的是大排量汽车。
仔细想想,豁然开朗。其实这种对比隐含着一个假设前提,就是每一吨钢材、一吨水泥、一度电都在本年度内创造价值。但实际上钢材和水泥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产出是一个缓慢过程。这就好比把一个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与投产当年的产值进行对比,显然不甚科学。
说白了,这种数据分析在逻辑上就是诡辩,说好听一点叫偷换概念。这样的数据分析不但不利于我们认清真正的经济形势,还可能让我们处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中长久不能自拔。
还有些数据,本身没有问题,但背后却隐藏着秘密。曾有位企业家跟我说,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小微企业,要求银行贷款额度30%以上投向小微企业,银行轻易就做到了。怎么做的呢?比如企业要贷款1000万元,银行先给企业贷250万,然后要求企业存回来,再给企业贷250万再存回来,如此四次,报表就会显示贷出了1000万,而企业实际只拿到250万,银行却赚到750万的利差和250万的利息。原来民间借贷的火暴,以及银行效益的猛增,秘密都在这里。
所以,没有慧眼,不光是老百姓,连政府官员都会被数据欺骗。
美国管理学家Deming曾说,除了造物主,每个人都应该用数据说话。关键是用什么数据?怎么说?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一个报告中,通过分析榨菜、方便面的地区销量变化,分析农民工回流的走势。这样浅显和令人信服的分析方法,远比那些数据魔术师高明,真正值得推崇。
中国工业评论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