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隆源20年前的3D打印梦

2013-03-13 06:07刘俊卿
中国工业评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成型外壳电视机

刘俊卿

经过20年的探索,冯涛终于为公司找到了一条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3D打印发展模式。

冯涛近来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媒体的采访请求,这样的情景他并不陌生。2012年,如同一夜之间兴起的3D打印热潮,让他回想起20年前的事。

冯涛,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隆源)总经理。20年前的他曾是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的一名老师。1992年,冯涛毅然放弃稳定工作,加入北京隆源,投身于3D打印技术的研发。

北京隆源是业界公认的国内较早涉足3D打印领域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却一波三折。

“1994年,北京隆源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台SLS快速成型设备,并且经北京市科委鉴定,获得了发明专利。那时,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纷纷对我们进行报道,可谓是国内3D打印的第一波热潮。”冯涛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

让人意外的是,那一波3D打印热为北京隆源带来的只是慕名参观者。多年潜心研发换来的只是红火热闹的气氛,没有收入来源让这家原本就在亏本运营的公司几近倒闭。产品没能换来收益,员工纷纷离职,这样的危机让冯涛十分焦虑。

这样的局面维持了两年后终于迎来转机。1996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向北京隆源购买了1台3D打印设备。虽然只有200万元的销售额,却给冯涛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他向公司员工保证,3D打印机属于高科技产品,需要高端的需求,未来前景一定会好。

可市场的反应让冯涛食言了。此后两年依然没有客户购买设备。既然设备无法吸引顾客,冯涛开始尝试用自己生产的设备给客户加工模型。不久,公司接到了为海信集团制作29寸电视机外壳的业务。为了获得客户的认可,扭转公司的发展困境,冯涛两天两夜没合眼,赶制客户需要的外壳并送交验收。与北京隆源同时为海信集团生产电视机外壳的还有一家日本企业,让冯涛意外的是,直到成品交付时他才发现,日本企业将29寸电视机外壳分两块成型,而自己的产品则是分九块成形。“精度差距可想而知。”冯涛说。

这次挫折让冯涛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技术和定位。

2000年,基于SLS的复杂内腔结构金属零件快速铸造工艺在北京隆源研制成功。这一转折让北京隆源迈入复杂金属结构件的快速开发领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如今用我们的技术做汽车缸盖简易模具只需要5天,而传统方法则要花费1个月以上,缩短了模具制作周期可以大大降低传统制模成型修改过程的成本,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到中国一汽等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中。”冯涛说。

2012年,北京隆源通过设备销售获得的营业额达3000多万元。很显然,冯涛已经不用再为公司能否经营下去而发愁了。

时隔20年,再次面对媒体的追逐,冯涛显得冷静了许多。当被问及下一步打算时,他说将继续潜心攻克技术难关,并使现有技术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实习记者梁振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成型外壳电视机
金蝉脱壳
大型缠绕成型玻璃钢容器的优化设计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闭眼睛的电视机
闭眼睛的电视机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为什么蛞蝓没有外壳?
Go with the Flow
童趣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