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红
中药含漱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30例
李 红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康复科,淄博255035)
目的 探讨中药含漱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鼻饲患者60例,按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5天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细菌感染人数上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P<0.05,且试验组患者口腔主诉口唇干裂、口臭、咽喉肿痛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含漱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临床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药含漱液;鼻饲;口腔护理
临床鼻饲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原因造成不能经口进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降低,尤其口腔干燥时,导致口唇及口腔分泌物附着牢固,存留在口腔内,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细菌的大量繁殖分解,产生吲哚、硫氢基及氨类等,易发生口臭[1]。为对鼻饲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我院60例鼻饲患者,进行中药含漱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先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系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鼻饲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8.2岁;患者症状表现上:20例脑出血,32例脑梗死,8例脑干梗死。按照入院治疗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分组在患者年龄、病情、病程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口腔护理讲解,让其了解护理的的目的,取得患者的合作。评估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决定棉球的多少[2]。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备无菌口腔护理包一个,生理盐水150ml,按常规口腔护理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备无菌口腔护理包一个,中药漱口液150ml,浸湿无菌棉球,按常规口腔护理的方法进行口腔棉球擦洗法。中药漱口液的材料为中药蒲公英30g,黄芩12g,金银花12g,淡竹叶9g,土茯苓30g,生甘草6g[3],煎制成中药汤剂,取药液150ml。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连续5天。
1.3疗效分析第6天早上对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菌感染进行无菌棉签擦试培养,并了解患者的口腔主诉如口唇干裂、口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霉菌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当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5天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细菌感染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3%,对照组为7人,占总人数的23%,组间差异有P<0.05,见表1。在口腔主诉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口唇干裂为7人、口臭1人、咽喉肿痛4人,对照组为口唇干裂为20人、口臭21人、咽喉肿痛21人,组间差异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口腔细菌感染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口腔主诉比较
中药漱口液是由蒲公英、黄芩、金银花、淡竹叶、土茯苓、生甘草六味中药组成。配制而成的漱口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抗炎、解毒祛湿的功效。此药液的pH与口腔正常p H值基本相等,用作口腔护理,有利于正常菌群的生长。
鼻饲患者饮食易出现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口腔又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优良环境。由于鼻饲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唾液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力也大大下降,使细菌得以在口腔内大量繁殖而引起口臭、口腔、咽部溃疡或炎症,影响病人早日康复,也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有效的口腔护理,不仅与其健康关系密切,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能增强患者的舒适和自信,也可以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促进鼻饲患者的全面康复。
通过连续5天的口腔护理,第6天做口腔黏膜的致病菌培养,试验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细菌感染人数上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P<0.05;在口腔主诉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口唇干裂、口臭、咽喉肿痛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P<0.05,表明中药漱口液有较强止痛的作用,可以清除口臭,湿润口唇,防止唇裂,抑制口腔内的致病菌生长,防止口腔溃疡、腮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口感较好,病人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含漱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临床效果较好,优于生理盐水,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对于长期鼻饲患者在进行口腔护理时适合选择中药含漱液。
[1]金仙妹,赵建红,王海燕.经过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1(1):26-27.
[2]王荣梅,尚少梅,张海燕.通过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1(7):666-667.
[3]刘明,吴启南,宋秋烨,等.淡竹叶清热作用药效植物基础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0(8):39-4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104
1672-2779(2013)-18-0139-01
杨 杰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