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龙
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失眠85例
高翔龙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411)
目的 探讨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失眠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每组8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按摩法改善睡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宁心安神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自拟宁心安神汤;失眠;中医药疗法
失眠在中医学上称 “不寐”,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而且对人体危害很大[1],阴阳卫气的失和容易引起疾病。因此,在临床上急需寻找安全有效治疗失眠的方法,本文研究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失眠患者170例,男70例,女100例;年龄为45~60岁,平均年龄为(52±0.3)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38例,女47例;年龄为42~60岁,平均年龄为(51.5±1.2)岁。对照组男32例,女53例;年龄为43~61岁,平均年龄为(53.2±1.7)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连续一个月每周至少有3天出现上床30分钟无法入睡;②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③在睡眠过程中夜间醒来次数超过3次,醒后难于入睡;④多梦,噩梦的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⑤次日起床后伴有嗜睡、疲劳、精神状态不佳、认知功能下降等。出现上述其中一项或几项同时存在时,即可判定为失眠[2]。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每天按压心包经1~2次,睡前点揉神门穴、搓涌泉穴和揉搓耳垂各10分钟。对照组在按摩法的基础上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应用艾司唑仑1mg/次,每天1次,睡前服,谷维素20mg/次,每日3次,入睡困难者睡前服用舒乐安定2mg。研究组在按摩法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安神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龙骨30g,牡蛎30g,珍珠母15g,酸枣仁12g,柏子仁12g,茯神12g,丹参9g,远志9g,合欢皮12g。水煎服,每日1剂。若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阴虚者加熟地黄、阿胶;兼有瘀血者加赤芍、川芎;心火盛者加黄芩、栀子等。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4疗效评价显效:失眠明显改善,基本不出现失眠的情况;有效:失眠有改善,偶尔出现失眠的情况;无效:失眠情况无明显改善[3]。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过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5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4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1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嗜睡;研究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失眠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长时间的失眠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失眠是由于情志所伤,肝郁气结,心火偏亢,气滞血瘀,痰火内扰,胃气不和致使脏腑升降失调,阴阳不循其道,阳气不得入阴,心神不宁所致,多为实证。因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或思虑过度,劳心伤脾,心失所养,或血虚胆怯,肝失所养或心肾不交虚火上亢,为虚证失眠[4]。
本文中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止汗除烦的作用,柏子仁味甘性平,具有补气益血的作用,远志具有镇静安神、化痰开窍的作用,茯神能镇静安神,珍珠母性寒,清肝明目,合欢皮养心安神、解郁除烦,龙骨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药物搭配在一起能够相互作用,使失眠得到很好的治疗,而且全身调理,对失眠能够起到治本的作用。
通过研究也可以发现,自拟宁心安神汤对患者失眠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相对于西药治疗依赖性小,安全,而且有效率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程静,王平.王平教授失眠诊疗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133-134.
[2]倪志坚,王玉珏.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8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7):37.
[3]朱根福,郭铁,林伯昌,等.黄燕从心肝脾论治失眠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1,56(4):19-20.
[4]朱咏絮,冯方俊.十味温胆汤治疗心胆气虚痰扰型失眠3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9):4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14
1672-2779(2013)-18-0022-02
苏 玲
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