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光 卑占宇
职业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研究
王龙光 卑占宇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漯河462002)
实践教学是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创新之举。明确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特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行与模式,对于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内涵;基本特征;运作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首要条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创新举措[1],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特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行与模式,对于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目前学界尚无公认的界定。《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审标准(试行)》指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2]。
校内生产性实训要体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两大基本功能: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是学校自身筹措资金建设,也可以是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共建。基于对校内生产性实训本质特征的认识,我们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内涵为:高等职业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资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产品生产的工厂化运作真实过程,实现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
2.1教学性教学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首要特征。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布局在保证生产功能的同时要充分体现教学性的特征。
2.2生产性生产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条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参与实现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合一。只有具备生产功能有真实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向社会提供真实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达到生产性实训的效果。
2.3真实性真实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实训的真实性要求生产性实训基地从厂房建设、设备采购、管理水准、人员配置、标准化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按照企业的标准车间来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
2.4先进性先进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引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也必须贴近高科技企业的实际适应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要有一定科技内涵和跟踪技术前沿的特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生产性设备的购置要能够代表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尽可能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满足学生三五年后工作的需要。
2.5开放性开放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外在要求。即面向学生、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首先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其次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向行业企业开放,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基本技能实训的场所也是企业生产实际产品的场所。再次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职业技能培训、承办技能大赛等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对外服务的基地,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研发中心。
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 “学做合一”[2],在 “做”中“学”,在 “学”中 “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校内实训基地要做到生产性实训,必须要实现 “八个合一”[2]:①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②学生与学徒合一。③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④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⑤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⑥作业与产品 (作品)合一。⑦教学与科研合一。⑧育人与创收合一。
根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要求以及投资主体、运行模式和合作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3.1“政府投资”模式“政府投资”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建设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即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投入资金或土地建设的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具有生产性功能,政府行业部门对购买的设备拥有所有权,处置与监管权。
“政府投资”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面向社会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避免校际间的重复建设,以较少投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推动基地产业化建设。
3.2“院校主导”模式“院校主导”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即以学校为主组织生产、实训或技术服务的一种模式。
“院校主导”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可控性和自主性强,实训、生产和技术服务的过程和形式主要由学校教师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3“校企一体”模式“校企一体”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投入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属校企一体型,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运作,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学校主要负责管理和理论教学。在运行方式上,属引企入校型。
“校企一体”模式的优点在于经营管理企业化,产权利明晰,学校可以较少的投入赢得企业丰富的资源。企业的资金投入、设备更新和实训指导均有保障,而且生产功能强,管理水平高,有利于提升实训基地水平。
3.4“多方共建”模式“多方共建”模式的特点是,在建设主体上属多方共建型,即学校在特定专业与多家企业或行业、政府部门同时开展合作,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多方共建”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行业部门、企业的职能、信息、技术、资金等开展技术培训和监测提升生产水平。相关利益主体根据各自需求开展合作形式灵活见效快学校主动性也相对较强。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经验和综合职业素质。同时,由于一些生产性实训还会给学生带来部分补贴,提高学生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和成就感。
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高水平实验场地等基础设施的长期利用,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减少了实训教师和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人力投入,提高了办学的方向性,目的性和实效性,解决了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训条件问题。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1]王召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素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205-207.
[2]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7-5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112
1672-2779(2013)-18-0151-02
杨 杰
201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