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模拟在ICU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13-03-06 03:2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实验组评估理论

吴 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广州510120)

临床模拟在ICU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吴 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广州510120)

目的 探讨临床模拟教学模式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5名。对照组在普通模拟病房中进行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试验组在临床模拟ICU中进行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理论考核成绩 (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比较、护理评估与护理体检能力考核成绩比较。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 (85.25±6.53),对照组理论考试总分为(78.68±7.25),两组理论考试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在名词解释方面两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三项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护理评估成绩为(36.88±2.42),对照组护理评估成绩为(30.27±2.34),两组护理评估成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体检成绩为(38.58± 2.49),对照组护理体检成绩为(29.36±2.66),两组护理评估成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模拟的教学模式在ICU护理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临床模拟;ICU;护理教学

传统的ICU教学主要来自于书本和简单的模型,而大部分的临床技能来自于今后在病人急救中的经验积累。在传统教学中,医学生临床实践日益受到局限。模拟教学应运而生,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学教学。模拟教学倡导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病人、模拟场景、各学科技能训练考核模拟实验室、模拟多媒体等软硬件条件,作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有效辅助,改变传统教学及考核的方式,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而正确的临床思维,减少医疗事故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1]。本研究尝试将临床模拟应用在ICU护理教学实践中,并评价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ICU实习的护理学本科生15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人,女100人;平均年龄(23.8±0.5)岁;平均每人在我病房实习4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5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科前的知识、技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对照组在普通模拟病房中进行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实验组在临床模拟ICU中进行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临床模拟ICU为一个大房间,设有病床、心电监护系统、模拟CPR模型、心电图机、呼吸机、多媒体等设备。

1.3效果评价理论考核:出科前一天,进行30min理论考核。按照临床实习大纲编一套理论考试试卷,主要涉及与该病例相关的护理学内容。考试题型为主观识记题与客观分析题,其中选择题4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10分,分析题30分,总分100分。

护理评估与护理体检能力考核:采用戴宝珍 《临床护理教程》[2]的评分标准,考核学生护理评估及护理体检能力。其中护理评估50分,护理体检50分,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其中,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5.25±6.53),对照组理论考试总分为(78.68±7.25),两组理论考试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除了在名词解释方面两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三项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

表1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χ±S)

2.2两组护理评估成绩比较实验组护理评估成绩为(36.88±2.42),对照组护理评估成绩为(30.27±2.34),两组护理评估成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评估成绩比较

2.3两组护理体检成绩比较试验组护理体检成绩为(38.58±2.49),对照组护理体检成绩为(29.36±2.66),两组护理评估成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体检成绩比较

3 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是运用已学的医学护理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3]。ICU临床带教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病房不同,ICU环境设置特殊,仪器设备多,各类病种繁多,病情危重复杂,应急、突发事件多,是培养护生观察能力、应急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场所。临床模拟教学真正搭建了一个急救技能和锻炼培养非技术性综合急救能力的平台,大大缩短了从学生到医生、从没有经验到成熟的过程,有效提高了急救技能。

本研究中实验组将急救的各项操作组合起来,模拟救护现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现场救护决策能力,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①通过临床模拟急救环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能力。可通过模拟人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部位的解剖知识,使护生能清楚地了解从什么部位进针成功的几率较大,不易出现并发症及出现并发症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处理;中心静脉穿刺对患者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来说有什么意义,什么样的疾病可以造成中心静脉压的异常等,使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在学习各种疾病的纵向思维基础上,达到各疾病间的横向链接。②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置身其中。制作不同的多媒体软件,结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采用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带教,让护生有 “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还能够提供安全的实验或实践机会,使护生尽快掌握抢救器械、抢救药物的使用,使护生能够在抢救过程中更快、更从容地配合教师和临床医生完成临床抢救工作。③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师生间交流。学生通过在模拟ICU中的操作训练,强化了临床思维意识,在学习中各抒己见,打破了书本界限。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实践中验证探讨的问题。在学生综合能力及判断能力的培养上,老师可以在几次护理教学实践后,模拟一些常见的危重、急救患者的典型体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判断,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分析能力与判断力。在急救操作中,科学的使用护理程序,以批判性的思维衡量抢救措施是否得当,积极创新,以最佳的方式抢救患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展了学习空间,完善了模拟急救操作训练。

本研究观察到,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总分、护理评估及护理体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通过这样一种模拟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过程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临床模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培训的平台,它保证了模拟培训的成果能够有效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4]。因此护生的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成绩能明显提高。

此外,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缺乏吃苦精神,面对危重症患者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通过在模拟ICU中进行实验教学,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以加强,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以扎实的理论基础面对真正的抢救工作。护生在ICU实习期间教师要充分了解护生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为护生讲解有关危重病护理的最新知识及技能,而且对护生耐心指导,以自己丰富的学识、认真负责的精神、关心体贴的态度去教育、感染护生,使护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爱护、尊重和理解,满足高层次的需求,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

[1]谢力,谢鸿,魏华刚.智能模拟人在临床急救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98-100.

[2]戴宝珍,余剑珍.临床护理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70.

[3]尹锐.皮肤科见习课的带教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5):332.

[4]刘月芹,刘英,康琳.综合思维教学法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1247-1248.

宋代的外科教育

公元1060年,宋政府详定太医局学生限额为120名,其中属于外科专业的有疮肿4名,金镞兼书禁1名,金镞兼折伤1名。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宋神宗为了进一步改进医学教育,规定学生名额由120名增至300名,并强调:“设三科以教之”,此三科即方脉科、针科与疡科,外科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上得到更多的重视,这或许与当时的内战需要有关。元丰(公元1078~1085年)时,又对医学分科进行调整。在原九科的基础上,将外科的3个专业归并为“疮肿兼折疡科”“金钱兼书禁科”,使分科更趋合理,学生人数也增加到30名,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55

:1672-2779(2013)-04-0079-02

王志华

2013-01-13)

猜你喜欢
实验组评估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