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2013-03-06 03:21蒋耀平尹智功韦锐斌李拥军蒙继勇张国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腧穴类风湿西药

蒋耀平 肖 敬 尹智功 韦锐斌 李拥军 刘 江 徐 宏 蒙继勇 张国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柳州545001)

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蒋耀平 肖 敬 尹智功 韦锐斌 李拥军 刘 江 徐 宏 蒙继勇 张国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柳州545001)

目的 观察热敏化取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壮医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常规取穴和根据腧穴热敏化方法取穴,同时3组患者配合西药治疗。结果 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压痛和晨僵有明显缓解,反映RA活动的炎性指标CRP、ESR、RF、PLT也有显著下降。同时药线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和CRP、ESR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善 (P<0.05或P<0.01)。结论 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壮医药线点灸;类风湿关节炎;腧穴热敏化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累及外周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和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患病率为0.34%~0.36%,病程在5~10年的患者致残率为60%[1]。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仍以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和缓解病情的慢作用药为主,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使许多患者难以坚持治疗。壮医药线点灸是壮医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技法,点灸穴位遵循中医理论和壮医治病经验选取,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腧穴热敏化是在继承传统艾灸疗法基础上研究的新的取穴方法,临床应用也显示出很好的治疗效果[2]。我们根据腧穴热敏化理论选取穴位,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均为活动期,即符合下列5项中的4项者[3]:①休息时有中等疼痛;②晨僵>1小时;③3个以上关节肿胀;④关节压痛数>8个关节;⑤血沉>28mm/h。受试者在3个月内未使用过慢作用药物。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壮医药线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壮医药线治疗组中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0.29±10.12)岁,平均病程为(44.23±38.52)个月;西药对照组中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87±9.31)岁,平均病程为(42.25±39.24)个月;空白线灸组中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93 ±9.57)岁,平均病程为(45.83±38.79)个月。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4]:①晨僵至少1小时 (≥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 (≥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 (≥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 (≥6周);⑤皮下结节;⑥双手X光片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滴度>1∶32)。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7条中的4条或4条以上。

1.3排除标准①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Ⅳ级者;②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等其他风湿病者;③合并心、脑、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活动性溃疡病者;④有药物过敏史和晕针史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操作方法采用2号或3号药线,点燃后甩动手腕,去除火焰,将呈珠状炭火的线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经穴,快速点灸,如雀啄食,一触即起,此为一壮,一般一穴灸1~3壮。12天为1疗程,休息3天开始第二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2取穴方法①按中医理论:根据整体治疗原则,患者每次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肝俞、脾俞、肾俞和命门穴,手足阳明经曲池、足三里和足少阴肾经太溪穴。②按壮医经验:根据壮医 “寒手热背肿在梅,各疾施灸不离乡”的原则,受累关节取梅花穴。③热敏取穴:在上述取穴基础上寻找热敏点:用点燃的纯艾条,在上述选取穴位基础上,以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向皮肤深处灌注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出。

1.4.3药物治疗壮医药线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期间,同时口服甲氨喋呤片10mg,每周1次;双氯芬酸钾片50mg,每天2次。空白线灸组使用未经壮药浸泡的空白苎麻线点灸,口服西药和疗程同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和疗程同治疗组。

1.5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 (以分钟计)的改善情况,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血小板(PLT)的水平变化情况,ESR、CRP、RF、PLT由我院检验科按常规方法完成。

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全部资料经SPSS12.0统计软件包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 (χ±S)

三组患者治疗前在症状、体征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线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①P<0.01);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②P<0.05);药线治疗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③P<0.05)。药线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P>0.05);空白线灸组治疗后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⑤P>0.05)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ESR、RF、CRP、PLT比较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ESR、RFCRP、PLT比较 (χ±S)

三组患者治疗前在ESR、RF、CRP、PLT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SR、CRP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RF、PLT有显著性差异(①P<0.05),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ESR、RF、CRP、PLT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药线治疗组治疗后ESR、CRP较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改善(②P<0.05);药线治疗组治疗后RF、PLT较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③P>0.05);空白线灸组治疗后ESR、RF、CRP、PLT较西药对照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④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外周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出现关节骨破坏,引起关节畸形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常用非甾类抗炎药加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近年随着生物制剂的使用,治疗RA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因长期用药出现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或因药物价格昂贵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甚为必要。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壮医学把该病称为“滚克”。壮医理论主张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以“三道(谷道、水道、气道)”、“二路(龙路、火路)”学说作为理论核心,人体三道(谷道、水道、气道)、两路(龙路、火路)是畅通协调并相互制约的,任何一条通道阻滞不通均可导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病因上强调“毒”邪致病,治则上偏重祛毒,治法上以外治为主。壮医认为RA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虚弱,风毒、寒毒、湿毒等邪毒乘虚入侵,阻碍龙路、火路运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5-6]。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多年来流传于广西民间,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然后将此炭火迅速而敏捷地直接灼灸在人体穴位上,用以治疗疾病。其作用机理[5,7]是通过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强烈刺激人体穴位通过经络传导,通调气道和龙路、火路,调整气血归于平衡,具有活血通络、通痹止痛、祛痰消炎、消肿等功效,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康复,从而缓解患者关节肿胀和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在具体取穴上,选取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穴以温阳益气、补益肝肾、调和气血,取手足阳明经曲池、足三里和足少阴肾经太溪穴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局部受累关节取梅花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气血调和而风寒湿邪等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腧穴热敏化选取穴位以传统的艾条灸激发灸性的感传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对艾灸产生的透热、扩热、传热等现象和特征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腧穴热敏化新理论。陈日新等[8]认为,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在人群中95%的人有此现象,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灸疗疗效大幅度提高。其机理[9]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因此敏化态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本研究在传统壮医药线点灸取穴基础上再配以热敏取穴,探查出患者病变关节相关的热敏化腧穴,并点灸热敏化腧穴,使壮医药线点灸达到“小刺激大反应”,疗效更优化。壮医药线点灸敏化态腧穴有鼓舞经气、温阳通络、调理机能状态的作用,使瘀化血行、血脉畅通、经气充盈、筋络得养、疼痛自除,其疗效应优于静息态腧穴。本研究显示,RA患者经过热敏化取穴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压痛和晨僵有明显缓解,反映RA活动的炎性指标CRP、ESR、RF、PLT也有显著下降。同时药线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和CRP、ESR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RA,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达到临床缓解。

通过本项治疗研究显示,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RA,能使点灸治疗效应增大,对疾病疗效更优化,且本疗法操作易行,是一种简便有效、价格低廉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1]蒋明.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37.

[2]康明非,陈日新.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5-26.

[3]尹培达,余步云.风湿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68.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53.

[5]崔丽萍.壮医药线灸临床应用三法[J].中国针灸,2000,20(7):424.

[6]庞声航.王柏灿,莫滚,等.中国壮医内科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4.

[7]窦锡彬,李凤珍,谭树聪.壮医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例[J].广西中医药,2006,29(2):45-46.

[8]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

[9]陈日新.以腧穴热敏化为入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6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01

:1672-2779(2013)-04-0001-03

王志华

2013-01-0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0GXNSFA013258];广西区中管局科技专项课题[No:GZKZ09-858];柳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No:2009021519]

猜你喜欢
腧穴类风湿西药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旅途止泻按脾腧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