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联合消炎痛栓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2013-03-01 09:01潘艳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癌性小柴胡汤加减

李 舜 蔡 钢 潘艳华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832000)

小柴胡汤联合消炎痛栓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李 舜 蔡 钢 潘艳华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832000)

目的 通过观察消炎痛栓及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对肝癌发热病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评价其疗效。方法 将体温>37.3℃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消炎痛栓治疗组),治疗组2(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组),于用药后5天,观察患者体温情况,结果 三组的降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退热效果优于消炎痛栓退热效果。

癌性发热;小柴胡汤加减;消炎痛栓

肝癌的临床症状中,发热比较常见,多为癌性发热[1],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低热,37.5~38℃左右,也可呈不规则或间歇性、持续性或者弛张型高热,但发热前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由于发热原因不明,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2]。NSAIDs治疗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多,经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有效,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但因其起效较慢,现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与单独使用消炎痛栓的疗效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入院的90例病人,均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符合病理学诊断标准或临床诊断标准的肝癌病人,体温至少有一天大于37.3℃,排除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1.2治疗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1:给予消炎痛栓治疗,治疗组2: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消炎痛栓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组。给药方法:小柴胡汤: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10g,生姜3g,人参10g,甘草3g,大枣5枚,若气阴两虚者,配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4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若热毒积盛、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0g,连翘20g,芦根15g,若湿热蕴结加生薏仁30g,茵陈15g,黄柏10g,杏仁10g,中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每剂煎两汁,共约300~400ml,每天分两次温服(上午10时和下午2时),每日1剂,消炎痛栓,直肠给药,每次100mg。体温下降至正常后,消炎痛栓停药,小柴胡汤继续服用1~2周。

1.3疗效评价有效:用药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无效:用药5天后,体温未能控制或用药时降低,停药后又回升。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2.2三组数据经秩和检验χ2=21.983,P=0.000,P<0.05,说明三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两两比较,治疗组1与治疗组2比较:P=0.032,P<0.05,说明二者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P= 0.000,P<0.05,说明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1与对照组比较:P=0.003,P<0.05,说明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得出结论,小柴胡汤与消炎痛栓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消炎痛栓治疗组。

3 讨论

癌性发热是指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癌性发热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恶生肿瘤生长迅速,组织相对缺血、缺氧而坏死。②由于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坏死,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导致机体发热。③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能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如肿瘤内白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恶性肿瘤细胞内释放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而引起发热[3]。④肿瘤细胞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类癌产生5-羟色胺,嗜铬细胞瘤产生儿茶酚胺,肝癌细胞产生甲胎蛋白,以及许多肿瘤细胞产生异位激素等,都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而其中某些物质可引起发热。⑤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应用干扰素、白介素、肿瘤疫苗等也可引起发热[4]。

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物理疗法常用冰袋降温,药物常用NSAIDs、糖皮质激素等[5]。NSAIDs中的吲哚美辛为较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有显著的解热作用,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6]。但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期服用该类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较轻,可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即消失。糖皮质激素具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有关,但存在着医源性肾上腺皮质亢进,加重感染,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停药反应等不良反应[6]。虽然上述两种药物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其可快速控制体温的特性仍备受关注。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积证范畴,晚期出现发热多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等病因引起,多属内伤发热,最终导致形成气滞血瘀形成积证。中医药以辩证论治为理论基础,常应用滋阴清热、甘温除热、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法。柴胡主治少阳病症,具有解表和里、疏肝升阳等功效,多项研究显示其治疗肿瘤非感染性发热具有独特疗效,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炎、调节免疫、改善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对控制肿瘤发热,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药性平和,效果较理想,但因起效较慢,常不用大多数人所接受。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对癌性发热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并减少不良反应,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对癌性发热患者行消炎痛栓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消炎痛栓单独使用的疗效,可明显的减少病人的发热时间,减缓疾病对病人身体的消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J].临床肿瘤学杂,2011,16(10):929-946.

[2]刘延超.癌性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探讨[J].四川中医,2008,26(8):32-33.

[3]Shiraishi,Nakamura,Mikami et al.Salvage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and gemcitabine plus nedaplatin as part of 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vily pretreated cisplatin-refractory germ cell tumors[J].Int J Clin Oncol,2009,14(5):41.

[4]黄永东,张振岳,毛健,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诊疗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5):325-326.

[5]陈宁,郭勇,阮善明.癌性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1):66-67.

[6]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9-17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062

1672-2779(2013)-08-0091-02

韩世辉

2013-03-30)

猜你喜欢
癌性小柴胡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