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49例

2013-03-01 09:0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托儿所腮腺炎流行性

景 蔚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46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49例

景 蔚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467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7d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记录7d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好,能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利巴韦林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性强,常在幼儿园与小学流行,以5~15岁较为多见[1]。本病以腮腺肿大及疼痛、发热为特征,各种腺体组织及器官均可受累,中医学称“痄腮”、“蛤蚊瘟”,因外感风温邪毒而致病。两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4~15岁;均于发病3~5d后来本院就诊。所有患儿均检查血、尿常规以及尿淀粉酶,符合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急性胰腺炎、睾丸炎、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49例选择周围浅静脉或头皮静脉进行静脉穿刺,遵医嘱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由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111023),一日10~15mg/kg,分两次给药,每次滴注速度宜慢,20~40滴/min,疗程7d,如有合并细菌性感染迹象者,必要时加用抗生素,进食少者适当补液。

1.2.2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①中药汤剂药物组成:金银花10g,连翘10g,防风l0g,板蓝根20g,大青叶10g,黄芩10g,黄芪10g,桑叶10g,甘草10g。每日服1剂,日服3次,连服3日;8岁以下患者两日1剂,日服3次,连服3日。②中药膏剂药物组成:青黛30g,独角莲(蚤休)粉15g,冰片10g。三药混合加净水适量调均,涂敷患处,每日2次,连用3日。

1.3统计学分析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6.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3~5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及颌下腺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有效:用药3~5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及颌下腺局部肿胀、疼痛未完全消失;无效:用药3~5d体温仍不稳定,腺体肿大无消退,或病情恶化出现合并症。

2.2疗效记录7d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该病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每年春、冬季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2.5%[3]。小学、初中及托儿所等场所易发生传染流行,这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医院、学校、托儿所和家长之间应互相协作,积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还要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使人们对该病有所认识,尤其是学校、托儿所老师,因小学、初中及托儿所等场所易发生传染流行,发现可疑患儿后要及时联系家长,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患儿确诊腮腺炎,首诊医生必须在24h内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解除隔离,以免进一步传播。患儿可在医院住院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感染,患者经过7~10d的治疗,均可治愈,但流行性腮腺炎还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患者及家人也不能忽视,要及时就诊[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要进行监测,小学、初中及托儿所若出现该病患者,学校校医和托儿所老师必须加强晨检工作,对发病场所进行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及时发现患病儿童,以免该病进一步扩散,对患儿有接触的人员观察21d,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连服3~5d。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14~25d,平均18d,患者在症状开始前数天已开始排出病毒,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应预防注射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可终生免疫。但腮腺炎病毒发生变种也可能导致第二次患病。

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尚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流行性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俗称“猴耳包”、“蛤蟆瘟等。祖鬓疾学认为“痄腮”是外感风温毒邪,从口鼻而入。夹痰化火,遏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失于疏泄,结于腮部所致;又因少阳受邪,毒热循经上攻腮颊,与气血相搏,气滞血郁,运行不畅,凝滞腮颊,故局部漫肿、疼痛。热甚化火,出现高热不退,烦燥头痛、经脉失和,机关不利,故张口咀嚼困难。又因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足厥阴之脉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则可伴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女性青春期后可并发卵巢炎等),此病预后较好,痊愈后形成抗体并获得终身免疫[5]。本文所外用药方中青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功;独角莲性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功能;冰片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寒凉清热、通诸窍、散郁火,并能透骨热。三药合用,既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又能软坚散结、止痛,膏药涂敷患处,可直达病灶,从病源上有效阻止和杀死感染病灶,从而消除“腮肿”之痛。内服药方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取用其清热解毒,宣散风热又能消肿散结的作用;加之板蓝根具有解毒、散结、利咽之功;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叶发散风热,润肺止咳;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现代医学认为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效。内服清热解毒,宣散风热,扶正固本,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能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总而言之,我们对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记录7d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75.51%,再次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好。

[1]王建华.流行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138.

[2]陈玲玲,李春华,陈宝川,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流行性腮腺炎2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93-94.

[3]张月香.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4(9):113-114.

[4]郭建萍.2007-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8):93-95.

[5]清·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031

1672-2779(2013)-08-0044-03

苏 玲

2013-03-27)

猜你喜欢
托儿所腮腺炎流行性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MRN幼儿园&托儿所
节日里的托儿所
毛泽东指导苏区开办托儿所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