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平,朴春梅,洪晓玲(.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贵州贵阳55000)
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张燕平1,朴春梅1,洪晓玲2(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2.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贵州贵阳550002)
目的:观察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50例,治疗组予泡饮咽克1号(药用乌梅、金莲花、玄参、桔梗、三棱、麦冬、生地黄等)袋泡茶,每日2袋,随渴随饮;对照1组予泡饮安慰茶,每日2袋,随渴随饮;对照2组冲服玄麦甘桔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均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慢性咽炎/中医药疗法;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应用;乌梅;金莲花
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属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该方是根据名老中医李声岳教授多年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方,加以剂型改进而成。我们观察了从2011年4月-2012年5月用咽克1号袋泡茶泡水服用治疗的50例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年龄25~65岁的男性和女性患者;排除颈椎增生、茎突过长综合征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者;体健无其他疾病,愿意接受治疗者。
1.2 病例选择 将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咽炎病人,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分型,选取肺肾阴虚型患者(证见咽干微痛,或灼热、干咳、咽异物感,舌质红少苔等)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50例。治疗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9岁;对照1组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8岁;对照2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7岁。3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方药组成 乌梅、金莲花、玄参、桔梗、三棱各1分,麦冬、生地黄、沙参、黄芪、甘草各2分。
2.2 制备工艺 按处方规定剂量称取药材,将全部药材枪水洗尽烘干,打粗粉混匀,按每袋规格10g剂量装入饮用茶袋内,经紫外线灭菌1h,装入包装袋内备用。
2.3 服用方法 治疗组泡饮咽克1号袋泡茶,每日2袋,随渴随饮,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照1组泡饮安慰茶,每日2袋,随渴随饮,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照2组冲服玄麦甘桔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体征基本消失,3个月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3个月无复发;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50)例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慢性炎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病程长、症状顽固难治。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环境污染的加重,慢性咽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咽炎的高发病率及在治疗过程中的顽固不愈,迫切要求耳鼻咽喉科医生对其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2]。
慢性咽炎中医称“喉痹”,名老中医李声岳教授认为,该病多由阴虚火旺,熏灼咽喉,气机郁滞;加之气虚致肺卫不固,易受外邪侵袭所致,其病位在咽,与肺肾关系最密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气郁血瘀为标。该方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筛选出的以玄参、麦冬、生地黄、沙参、黄芪、甘草、乌梅、金莲花、桔梗、三棱为组方的咽克1号方。本方由桔梗汤、玄麦甘桔汤、增液汤3方加减而成。桔梗汤出自《伤寒论》,玄麦甘桔汤又名玄麦甘桔茶,出自《疡医大全》,二者皆为治喉痹的名方,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亦为养阴润燥的名方,3方合用,灵活加减,乃成咽克1号方。方中麦冬、生地黄、沙参养肺肾之阴,黄芪、甘草补肺脾之气,气阴两补以固本。玄参养阴清热,乌梅养阴生津,金莲花、桔梗清热利咽,三棱活血化瘀,共治其标。标本兼治,补泻兼施,对本虚标实的慢性咽炎有明显疗效。咽克1号袋泡茶是在咽克1号方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基础上,对剂型进行改进,采用袋泡剂的形式,临床使用更为方便,且价廉、口感佳、患者依从性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9.
[2]叶京英,韩德民.慢性咽炎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4,5(19):268-271.
R276.1
B
1007-4813(2013)02-0313-02
2012-12-18)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张燕平,女,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疾病临床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