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来,幺金凤,段 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 230038)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白疕治疗中的作用
周海来,幺金凤,段 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 230038)
白疕的发生多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外感风、寒、湿、热、毒邪等因素有关,其中风邪贯穿疾病的始终。因此,治疗白疕时“治风”极为重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强调通过治血而达到“治风”的目的,能使血脉通畅,内风无以生,外风不能侵,“血行风自灭”。
白疕;凉血;滋阴;活血;补血;内风;外风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中医治疗行痹的特色理论之一。其指导疾病治疗时从血分着手,使血脉通畅,则邪风自消。历代不少医家都曾对“风”及“血”的认识做过论述。其中一些医家将其灵活运用于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将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理论含义及其在白疕(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出自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1]。之后,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卷十·痹》中将“医”改为“治”,原文为“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其包含两种含义,第一种为通过理血之法,如补血、凉血等方法,使身体上原有的风邪清除;第二种解释为通过治血使气血充足,正气乃盛,则内风不能生,外风不能侵而风自灭。
血属阴,阴血同类,津血同源。养血补血药一般具有滋阴养阴的作用,故“治血”也可理解为治阴液之意。推而广之,“治血”也包含了滋阴、养阴、敛阴诸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见风气内动与肝的病变密切相关。而肝主藏血,因而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所生之内风病机根本皆在于血,此时应该先治其血,使血行而内风自灭。故“风”当也包含“内风”。“治风先治血”之说重治血而不言治风有其特定的条件,本意在于提倡治病求本。治疗白疕时,不可拘泥于“先”字,针对病机有时也可以风血同治。综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的“风”当包括内风和外风。“治血”应包括补血、凉血、活血、滋阴等法,而“先”字意当为首先考虑到“治血”,而不是单独“治血”。
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其常与他邪相兼致病[2]。《内经》云:“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风邪可以化热化燥,故易导致络脉痹阻,气血不畅。《外科大成·诸痒》云:“风盛则痒。盖为风者,火之标也。”故风邪为患多瘙痒难耐。中医认为,白疕多因素体营血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初因内有蕴热,外感风寒、风热之邪,阻于肌肤,蕴结不散而发;或机体蕴热偏盛,或性情急躁,心火内生,或外邪入里化热,或恣食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伤及脾胃,郁而化热,内外之邪相合,蕴于血分,血热生风而发;病久耗伤营血,阴血亏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或加之素体虚弱,气血不足,病程日久,则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经脉阻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而反复不愈;或热蕴日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或流窜关节,闭阻经络,或热毒炽盛,气血两燔而发[3]。可见,风邪贯穿于白疕发病的全过程。初起时风挟寒热侵入人体,蕴藉体内,或七情饮食内伤、阴亏血少致使化热化燥而生风。病久后则气血瘀结,血瘀生风而加重病情,使白疕反复不愈。
清·王清任言:“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由此可见,白疕之病也不例外,其病当责之气血。因此在治疗时使其气血通畅,则内邪不生,外邪不可干。据此,临床上一般从血分着手将白疕分为3型: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4]。治以凉血、滋阴、活血等法。
3.1 凉血以治风 血热型白疕多表现为皮损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皮疹出现,皮疹颜色鲜红,多呈点滴状,鳞屑多,瘙痒重,刮去鳞屑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5]。治宜清热凉血以治风。如《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中的经验方土茯苓汤。方中土茯苓、白鲜皮、山豆根、忍冬藤、蚤休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生地黄、紫草、生槐花、大青叶清热凉血、解毒化斑,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祛风解毒之功。此方在祛风的同时加以清热凉血之药,即是“治风先治血”的体现。
3.2 滋阴以治风 血燥型白疕多表现为病程日久,皮疹呈硬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很少有新鲜皮疹出现,全身症状不明显,舌淡苔白,脉沉缓或沉细。《外科证治全书》曰:“白疕皮肤瘙痒,起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呼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医宗金鉴》言:“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由此可见,治疗血燥型白疕时,当滋阴润燥以治风。方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的经验方白疕2号。方中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生地黄、山药滋阴清热,土茯苓、露蜂房清解深入营血之毒热,威灵仙搜逐诸风。此方重在滋阴养血以治内风,体现了“治风先治血”的思想。
3.3 活血以治风 血瘀型白疕多表现为皮损经久不退,呈大片肥厚暗红蛎壳状,鳞屑色白干燥,常伴腹胀痛经,或关节疼痛,不能伸直,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治宜活血化瘀以治风。方如《张志礼医话精选》中的活血散瘀汤。方中三棱、莪术活血行气,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鬼箭羽活血化瘀,土茯苓、薏苡仁、白花舌蛇草除湿解毒,佐以陈皮行气。全方重在活血化瘀并配伍行气药令气行则血行,也正是“治风先治血”之意。
从以上经验方中可以看出,治疗白疕时或以养血活血等药为主,或配伍少量治血之药,一方面意为治风先治血,另一方面又可防止祛风药燥性太过而耗伤阴血。诚如汪昂《医方集解》云:“大抵内伤必因外感而发。诸药虽无援风,亦兼发表,风药多燥,表药多散,故疏风必先养血,而解表亦必固里。”
无论是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瘀生风,以上诸家在治疗时都选择加入凉血、养血、活血之品。这正是运用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论,说明了其在白疕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些学者认为,内风中之血虚生风者使用养血活血药物治疗,是针对病机用药,而非“治风先治血”之义,离开中风病去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有悖经旨之义。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单纯的将“风”字理解为其原意中风太过狭隘,而且中风的病机是痰瘀阻滞经络,阴亏风动[6]。“治风先治血”也正是针对中风之病机用药,使血行风自灭。大凡中医治病无不审其病机对证下药,才能替病人解除病痛,又不延误病情。
[1]杨玲.浅谈治风与治血的关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34.
[2]王蕾.吴瑭辨治中风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0,30(1):82.
[3]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88.
[4]张永.桃红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方药研究探析[J].光明中医,2008,23(10):174.
[5]金瀛凯,余土根.中医论治银屑病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9):695.
[6]傅凯丽,张玉莲.动物类药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2,32(1):82.
R758.63
A
1003-5699(2013)11-1087-02
周海来(1992-),男,大学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中医外科。
20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