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向阳,刘艳丽,李 玮,王缚鲲
男,62岁。因肢体乏力思睡1周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思睡,食欲缺乏,后出现肢体无力,可行走;言语缓慢,反应迟钝;无明显肢体瘫痪,无头痛、头晕、呕吐;无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现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既往冠心病、房颤病史多年,未规律用药;2个月前因头晕以脑梗死在外院住院时,查尿蛋白阳性,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普查胸片结果不详。查体:脉搏 106/min,血压 141/92 mmHg。嗜睡,可唤醒,查体基本合作,肤色晦暗,言语欠流利,反应迟钝,智力下降。无黄染及皮疹、出血点。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律呈房颤律。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未触及,颜面及四肢无水肿。颅神经检查阴性,肢体肌力及感觉正常,扑翼样震颤阳性,共济运动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神经内科门诊以脑血管病、冠心病收住院。医技检查:白细胞6.4×109/L,红细胞 3.16 ×1012/L,血红蛋白 116 g/L,血小板160×109/L;尿蛋白(+),尿蛋白定量8 g/24 h;血红细胞沉降率110 mm/h;纤维蛋白原含量3.996 g/L;血氨 115 μmol/L;CO238.2 mmol/L,钙3.49 mmol/L,磷1.86 mmol/L,尿素14.32 mmol/L,肌酐 254 μmol/L,尿酸 907 μmol/L,丙氨酸氨转氨酶16 U/L,碱性磷酸酶51 U/L,γ-谷氨酰转移酶22 U/L,总蛋白61.2 g/L,白蛋白 35.9 g/L,球蛋白25.3 g/L。各型肝炎标志物阴性;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无异常。诊疗经过:在我院神经内科给予保护肾功能、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促智、促醒等治疗。完善颅脑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排除新发梗死,腰穿排除中枢神经感染。B超检查示双肾皮质区回声增强,化验肾功能异常提示急性肾脏损害,肝功能基本正常,但血氨明显增高,入院后多次检查血氨,结果在100~160 μmol/L。给予低蛋白饮食、通便导泻、降血氨治疗,因考虑肝性脑病转入我院肝病科,核磁共振检查排除门体静脉分流。经抗肝性脑病、血液透析治疗,病情有所缓解,血氨有所下降,临床症状稍改善,但肌酐、尿素高,全天仍嗜睡。转入肾内科治疗,因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未做肾脏活检,继续予通便导泻、降氨保肾治疗。进一步完善医技检查,查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示幼稚浆细胞0.24,成熟浆细胞0.15。外周血涂片成熟浆细胞0.03,考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可能性大。结合患者血红细胞沉降率快、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肾脏损害等临床情况,诊断为MM。转入血液科,X线片显示颅骨骨质破坏符合骨髓瘤。查免疫固定电泳及血清蛋白电泳,血 IgG 7.07 g/L、IgM 0.17 g/L、IgA 0.82 g/L,κ 轻链3.77 g/L、λ轻链1.0 g/L。尿免疫固定电泳明确诊断为MM KAPPA型。给予VAD方案(注射用环磷酰胺0.6 g,注射用长春新碱1 mg,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1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 mg,1/d,静脉滴注)化疗,4 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降血氨,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栓塞,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血氨降至正常,意识清醒,复查骨髓象,浆细胞占0.01。VAD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患者病情缓解,嗜睡等症状消失,给予表柔比星联合地塞米松巩固化疗1个疗程。院外继续口服药物治疗。遵医嘱定期回医院化疗。
MM是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伴有异常蛋白分泌为特征的B细胞克隆性恶性肿瘤[1-2]。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常伴有贫血、肾衰竭和骨髓瘤细胞髓外浸润所致的各种损害[3]。该病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误诊率极高,国内文献报道误诊率为57.4%~78.8%[4]。
文献报道,MM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5-6],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10万,主要发病年龄为40~70岁,<40岁罕见,仅占2%,男女比例约为2∶1[7-8]。大多数表现为骨痛(75%为背部疼痛)或病理性骨折[9-10]。轻链型MM占5%~20%,肾脏损害是MM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11-12],该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起病隐匿,且并发症多,是一种误诊率很高的疾病,误诊疾病涉及全身多个系统[13]。
本病例最终诊断为轻链型MM,特别之处在于伴有血氨异常增高,目前尚未发现类似病例报道。血氨来源于肠道产氨、肾脏泌氨、肌肉产氨等,机体通过合成尿素、谷氨酸、谷氨酰胺,以及经肾脏排出、肺脏呼出清除多余的氨来保持体内血氨含量稳定。目前认为最有可能导致血氨升高的原因是肝脏受损、肝功能不正常,肝合成尿素能力下降,或因门体侧支循环,肠道产氨增多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非肝病性血氨异常实属罕见。该患者既往无慢性肝病病史,肝功能基本正常,但多次检查血氨异常增高。经腹部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门体分流,且患者无便秘、高蛋白饮食。经化疗MM病情缓解,血氨水平也降至正常。由此推测是由原发病引起体内代谢异常,导致血氨升高。血氨升高与MM是否存在必然联系需积累更多病例做进一步研究。
分析本例误诊原因:①本例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器官。主诉嗜睡,既往冠心病、房颤病史多年,2个月前以脑梗死在外院住院。接诊医生首先考虑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血氨检查异常增高,非肝病性血氨异常又实属罕见,结合扑翼样震颤阳性考虑肝性脑病;B超示双肾皮质区回声增强,结合生化检查考虑双肾功能受损。该患者起病初期无明显骨骼破坏、贫血、血免疫球蛋白定量无显著异常,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造成诊断困难。②诊断思路尚需拓宽。患者2个月前在外院住院时查尿蛋白(+),且否认慢性肾病史,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MM的特点,尤其是以肾脏疾病表现为首发时,对于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异常、蛋白尿的中老年患者,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14-15]。③临床医生与辅助科室沟通不够,化验检查结果分析不彻底。该患者尿蛋白(+),而尿蛋白定量为8 g/24 h;两者蛋白水平明显不平行且患者无明显的低白蛋白血症。从检验原理上分析,干化学法主要测定尿中的白蛋白,对球蛋白不敏感;磺柳酸法对尿中白蛋白和球蛋白均敏感。当尿中出现大量球蛋白时,可造成2种方法检测结果明显偏离。对于临床出现与主要诊断不相符合的化验指标时,临床医生应当主动向医技科室质疑,听取他们的解释和建议,在排除实验室误差的基础上加强对病情的详尽分析,综合判断,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分析本例误诊原因,一方面指出MM的临床表现多样性、隐匿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临床医生应加强对MM发病率及临床表现的认识,详尽采集、分析病史。对中老年男性患者,尤其是≥50岁,出现无明显原因的消瘦、溶骨性损害和(或)骨折、血压正常、大量蛋白尿、尿沉渣检查基本正常、高球蛋白血症、高钙血症、贫血与肾功能损害不平行,伴有肾脏大小正常、肾功能不全时应考虑MM的可能。对可疑患者进行尿本周蛋白检查,血、尿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及免疫电泳,骨骼X线检查(颅骨、胸部、骨盆、脊柱等部位),骨髓细胞学等检查,能够减少误诊、漏诊。
[1] 时峰.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2006,1(8):34-37.
[2] 杨慧华,庞辉,唐晓钰,等.多发性骨髓瘤29例误诊原因讨论[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7):25-27.
[3] 汪江,颜维仁.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8):753.
[4]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73-380.
[5] 曾如钢.骨髓瘤误诊文献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58-59.
[6] 滕志.多发性骨髓瘤18例误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4(3):443.
[7] 章友康.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3):125-128.
[8] 顾柏炜,陈赛娟.多发性骨髓瘤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相关的染色体易位及其分子机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11):614-616.
[9] 黄晓军.牛津临床血液病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4-225.
[10] 林志美,朱焕玲,饶进,等.多发性骨髓瘤127例首发表现及首诊科室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4):25-27.
[11] 杨新军,吴广礼,陈云爽,等.以血氨升高伴肾损害为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12):4-5.
[12] 刘凌,张春声,高桂凤,等.以肾损害为首发的多发性骨髓瘤19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4(11):1623-1624.
[13] 彭飞,徐正华,周贝丽.特殊临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805-806.
[14] 潘健涛,李幼姬.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附40例分析)[J].新医学,1988,39(7):24.
[15] 何洪斌,张正秀,刘高伦,等.多发性骨髓瘤肾病28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6,27(10):102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