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日语人才培养之问题与对策

2013-02-19 01:29牛立忠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日语外语教学内容

牛立忠 龙 慧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近些年来,中日两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据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最近的统计数据,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已多达680所。日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日语专业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相对萎缩,迫切需要我们对现有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日语人才。

一、目前高校日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不清楚,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等院校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立足“精英”培养还是“通才”培养,这是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无论是“精英”还是“通才”,都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在这里提到的目标定位,是指综合市场需求、自身条件、学生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的判断。当今的市场既需要“精英”,也需要“通才”。总体而言,目前,市场对“精英”的需求量要远远小于对“通才”的需求量。但与之相对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多数高校脱离自身实际,盲目追求“精英”培养,倾向于专业教育,局限于学习专业课程,其结果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人文素质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尴尬局面。

应该看到,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钻研能力,同时也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和创新意识。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的需求,高等院校必须立足自身特点,整合自身优势,做出清醒判断,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与市场接轨,从实际状况出发,确定新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2.缺乏长期稳定的日语人才培养政策

日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人才培养政策又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枢。因此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必须注意将当前的政治经济需要与长远的教育事业发展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均衡、科学的政策和规划。然而几十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从来没有制定过外语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政策和规划,更不要谈针对性的问题。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各行其是,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随意性较强,片面地强调所谓的“市场导向”。应该看到,立足市场培养人才无需置疑,但相比市场需要,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此时紧缺的人才,也许是几年后过剩的“人才”,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高等院校日语教育出现了大跃进式的跨越式发展,教师数量虽然也有了较大的增长,但还是跟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身兼数门课程,课程数远远超出教育部规定的基本课时数。从教师素质看,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骨干教师,缺少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全能型教师,表现在专业水平不够高,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和改善。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精神。总之,日语教师素质偏低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制约我国日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确定日语人才开发的总体思路

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于日语人才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所谓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更灵活的交际能力。要培养出这种新时期实用型日语人才,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用新思维、新视角去重新审视日语人才培养思路。针对传统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专业知识薄弱、就业方向过窄等特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上转变。二是强化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提升。这里的知识是指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而技能主要是指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三是要注重学生

“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较强的应用能力是指用外语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日语人才开发基本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人们的关注,因此选择和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与近邻日本的全面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下,只有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继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日合作与竞争中去。

要了解中日企业文化理念上的差异,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标准。高等院校要主动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改变开设专业与市场需求“两层皮”的被动局面,主动与企业挂钩,为企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创造条件,这既是为企业负责,也是为自身的未来着想。

3.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选择好人才开发的突破口

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会外语、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日语人才培养主战场的高等学校,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必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除传统的课本知识外,更应加强应用方向类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就业相关的应用知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将知识结构单一的教学内容丰富化、科学化。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采取精炼课程、压缩课时的做法,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质和量,力求内容新,符合时代特点。增大选修课的范围,提倡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课程,继而提高他们的应用及交际能力,做到减时增效。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注重实践的环节,加强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要体现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学生消化理解。同时,尽量体现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和成果,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日语人才开发的基础

转型期的日语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综观国内日语教育,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近几年来,从“量”上看增幅较大,但从“质”上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在一些职业技术院校、民办院校和各高校建立的独立学院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多数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日语专业知识,但“复合”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而且在短时期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就要求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正视困难,采取多种渠道和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要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将危机意识与不断学习提高的思想植根于每位教师头脑中,使之自省发奋。要引进一些既掌握外语又掌握专业的人才来充实外语复合型师资队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培养出高素质的日语人才。

[1]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日语学习和研究,2008,(5).

[2]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和研究,2011,(4).

[3]胡文仲.建国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界,2009,(5).

[4]杨月枝.我国高校日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5]武卫,仲恺.建国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日语外语教学内容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日常日语
看漫画,学日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