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3-02-19 13:16王军辉王利群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吉林吉林303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山东济南5000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王军辉,陈 颉,关 青,王利群 (.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303;.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山东 济南 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观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精神,这就对护理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强化护理专业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护生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护理教育的始终。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它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不同的人文素质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亟待提高,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大多局限在繁重的自然学科、基础医学、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及外语的学习上,而不重视人文科目的学习,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偏大,人文科目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偏少,学科覆盖面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和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在学业成绩的评价目标和方法上,常采用笔试法和操作考核法,统一组织考试,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专业性操作技能的考核,而忽视基础能力的考核,所谓基础能力,是指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沟通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2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智力和体力、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认为在规定人的发展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必须“从人们现有的社会关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的教育要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我国正处于改革中前进的时期,教育改革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使受教育者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个人价值。

2.2 护士职业特点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意识在觉醒,健康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照护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满足照顾对象的需求,需要护理工作者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满足患者需求。护士角色的转变,对护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水平。

3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等护理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中。改变教育理念和模式,建立起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同步的教育理念,在护理学各专业课中加强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自觉地把医学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医疗护理实践。

3.1 设置具有专业人文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

为满足培养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观,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适当对于专业课进行整合,增加人文课程,如:增加《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礼仪》、《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护理教育学》等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关人文知识,同时将人文课程与原有课程有机地结合,使基础医学课程、人文课程、专业课程之间医、文、护相互渗透,形成“突出专业、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结构体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要提高课程重组后知识的整合性和逻辑的合理性。

3.2 创设具有专业培养功能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要以专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个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把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专业精神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完美的结合起来,体现和落实到课堂教学、临床实践、社区见习、学业考评等各种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模拟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所学知识。这种学习体验,既能增加学生对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评判性思维,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患者的人文观念和提高与患者交流的技巧,是临床实践中护士所需要的重要素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布置问题,学生分小组自由学习和讨论,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承担多种角色,如领导者、促进者、资源者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3.3 实施多模块综合考核

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在客观上反映护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及应用情况,同时也能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专业课程的考试中,如《急危重症护理学》开展多模块综合考核的模式,具体实施方法是由理论、技能、综合能力3个模块组成,理论考核模块是考核护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技能考核模块占总成绩的40%,是由单项操作考核(占20%)和期末考核组成(占20%),单项考核是考核学生对每项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求90及格,每位学生必须达标。期末考核是采用抽签方式考核,教师可设计问题及操作程序,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考核模块占总成绩的20%,使用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设计病例需要考核较为复杂的护理操作及配合,学生4~5人为一组,小组考核的成绩为小组成员的成绩。

3.4 营造有利于专业素质培养的教育环境

应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多家实训基地,创设学校—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综合教育环境,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和活动形式,有效地把课内教育活动和课外教育活动、理论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专科教学活动和通科教学活动、显性课程教育和隐性课程教育、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护理学生培养的整体水平。学院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大学生艺术节”、“英语演讲”、“护士礼仪大赛”、“5.12护士授帽仪式”“护士礼仪培训”等活动,既丰富了护生的课余生活,又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另外,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使护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好地适应未来。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护理教育的质量水平和产出效益。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教育资源,加强国际和国内院校间合作交流,采取多样化的培养途径,鼓励跨专业学习,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融入于整个护理教育之中,使学生在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和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