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分类管理中的教学政策分析

2013-02-17 12:43张素玲
关键词:教学评估培养目标应用型

张素玲

(济南大学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高校分类管理的政策研究中,教学政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学政策是指着眼于本科教学的、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而做出的关于教学工作的战略性和准则性的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遭遇了质量的拷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对教学质量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出台了一系列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学改革,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因此而明显提升。其原因首先在于人才培养是复杂的,并非有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就有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教学政策自身的不足也是原因之一。现有教学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针对不同本科院校的相关政策,因而不能适应高等本科院校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不利于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要制定既能兼顾各高校的共同特点又能体现各高校特色的政策就必须在高校分类管理的框架下对高校教学政策进行分析。本文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山东省高校分类体系中“型”的划分对本科院校的教学政策进行相关分析。①该分类选择了行政隶属关系和办学主体等作为“类”的划分依据,将学科结构、授予学位层次作为“型”的划分依据,对山东省高校的类别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划分。大类有 A、B、C、D 四大类,小类有 A1、A2、B1、B2、C1、C2、D1、D2 八个小类,“型”与“类”相对应,每一个小类中又按照基础型、基础应用型、应用型等分布不同的“型”,比如,A1小类中又分基础1型,基础2型,B1小类中又分基础型、基础应用型、应用型等。

一、高校分类管理中的培养目标政策

高校分类管理中的教学政策首先要区分各类高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各类高校的特色要求。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是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如果方向不对,教学质量在‘程度’上做得越好,可能离人才培养目标越是遥远,所做的工作不仅白费,而且可能与正确的道路背道而驰。”[1]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使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高校的教学质量,导致近1 000多所本科院校纷纷向综合大学看齐,纷纷着重“高深学问”的研究和传授,而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建设和社会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我国高校也因千校一面、办学模式和办学目标趋同、办学特色不足而受到诸多批评。社会对人才层次、规格、素质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所高校不可能完全满足和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质量统一性的要求,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社会需求、入学对象和教育机构日趋多样化,多元的教育质量标准更显突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社会适应面和质量标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要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彼此互补而不可替代。

(一)基础型高校的培养目标

基础型高校以研究为主,主要培养学术型、精英领袖型等杰出人才,承担精英教育。这类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应该着重于国家的战略需求、民族复兴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各部门的领导型人才。这些大学往往历史悠久、教学资源充足、教学水平较高,培养目标应适当倾向通才培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因此,基础型高校应给予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和视角,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心胸,陶冶学生的心灵和精神,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学会合作、崇尚科学,培养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使其成为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这类高校要坚守大学追求高深学问的核心精神,注重基础研究,强调学术自由,崇尚真理,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负责。

(二)基础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

基础应用型高校主要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和大众化教育的任务,以培养基础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的,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应倾向于专业教育,培养以通识为基础的、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此类高校要坚持特色立校,重视教学,注重应用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尽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与基础型高校错位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职能,培养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该类院校的发展特色应该是“实用性强、技能高”。其教学应定位于专才教育,以专业教育为重,但并非摈弃通识教育,局限于窄口的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要关注点,根据学校条件和特色,实施适当的通识教育、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模块式教育。这类院校的生命力在于结合本地实际,切实为地方发展服务。应用型高校的直接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职业的需要,使受教育者在一定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掌握专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成为适应社会各类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显著的特点是与社区经济联系紧密,有着特殊的服务功能。因此,应用型高校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此类高校要加强课程与就业的相关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更好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高校分类管理中课程政策的取向

课程直接反映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仍有诸多严格的政策规范,同时各类高校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趋同,缺少特色。课程政策的确立要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既体现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律,又体现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才能保证各高校分类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的特色化

教育的社会性是不可否认的,任何教育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社会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基础型高校的教师一般是自身研究领域的最高权威,因此教学政策上应给予这类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真正的自主权,引导基础型高校把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促进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放在首位,以学科为支撑构建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的学术化和理论化。

基础应用型高校要关注地方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以区域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谋划学科发展,进行课程开发。课程体系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依托学科是此类高校与应用型高校的区别,要通过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及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面向应用是此类高校与基础型高校的区别,要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

应用型高校主要通过教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关注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课程体系。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与技术应用,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完善的学习内容,注重开放性的高水平技术学习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建立高层次的产教结合机制。如此,应用型高校既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急需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应用特色。

(二)课程的人本取向

社会的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前提、途径和最后归宿的,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对于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来说,重科技、重功利是发展进程所必须的。但在重科技、重功利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发展。不论是哪一类型的高等院校,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过程中都要注重个体自身的发展对高质量、高水平教育需求的体现。任何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该是全方位的“全人教育”。爱因斯坦说过,学生离开学校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蔡元培也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联系技能之所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上大学是学“做人”,而不是充当商业机器。大学生的人生规划,要着眼于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按照就业的需要进行规划。即便是应用型院校培养的也不是单纯具备技能的“劳力”,而是“技能-管理”复合型人才,是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基本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表达能力的人才。因此,不管是哪一类型的高校,都要引领学生寻求生命之意义和人生之目标。

(三)课程的创新取向

课程的创新取向主要体现在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创新能力是社会各行业人才都需要的一种能力,并非只在高、新、尖的技术领域和行业才需要。比如,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工作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质疑,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创新能力。任何一所高校都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教学政策的制定首先要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个只会被动接受知识、只会相信书本和权威的人无法去创新,更无法成为杰出人才;而一所在制度和环境上不鼓励批判精神、不鼓励挑战“权威”和“定论”的大学也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因此,教学政策要激励高校从课堂教学、考试、考核、评奖、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大学文化等各方面都体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次要激发学生和大学的创造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但在一个被浮躁与功利侵蚀的环境中,如何鼓励学生的创造激情,使大学更具创新精神,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内容中就包含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特别提出要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并鼓励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纳入培养方案。这一项目已经在重点院校和部分地方院校相继展开。如果在项目评定的过程中能够兼顾各类高校的不同情况,适当考虑重点院校与地方院校的资源平衡,将有力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校分类管理中教学评估政策的取向

教学评估政策具有导向性,往往是高校发展的指挥棒,可以促使高校在恰当定位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估只建立了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和高职高专评估两种指标,1 000多所本科院校的评估指标都遵循统一的尺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高校分类管理的框架下,教学评估政策要将统一要求和分类评估结合起来,力求评估的多样化、多元化及发展性。

(一)统一要求与分类评估的统一

对于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首先要规定最低的标准和明确的统一要求,并为各高校创设具有最低要求的自主办学环境。在这个基础之上,要改变用一个尺度评价所有院校的现状,按照各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评估。这就需要对不同类型高校分别提出相对于其定位的高标准要求,执行相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也就是说,评估要在高校分类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基础型、基础应用型和应用型高校的不同标准,依据各高校的发展状态,设计科学的、多元化的、可操作的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学校在本类别内部进行竞争,争取实现最优化的办学质量,但不鼓励学校升格或变迁类别。学校的任务不同,要求不同,只有按其各自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实行相应的奖励与处罚政策,各高校才能安心于各自的定位,并努力追求高质量和高水平。

(二)教学评估的多样化、多元化及发展性

教学评估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现象的产生,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评估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所谓多样化是指本科教学评估要与我国本科院校的多类型、多层次相适应,采用多种评估方式,促进高校自我办学目标的达成,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优势,以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建设人才。所谓多元化是指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改变政府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模式,转变为以社会为主体的第三方进行评价,建立专业评估机构,汇集专业人士,保证评估的公正性。所谓发展性是指本科教学评估要强调评价的动态性,追求目标的发展性,将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落实到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上。倡导分类评估只是为了避免高校发展的盲目性,并非限制高校的发展,因此要激励高校在保持自己类型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佳发展。

“高校是一个政府资源依赖型组织,政府的激励方式必然左右着大学的发展。”[2](P53)尽管仅仅依靠教学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但教学政策往往会左右高校的教学与发展。而适应高校类型特色的教学政策才能保证教学政策达到功能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马凤岐,王威廉.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2]吴合文.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工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培养目标应用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