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管骨折中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探讨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3-02-02 06:29宋洪全陈然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6期
关键词:神经管轴位三维重建

宋洪全 陈然

视神经管骨折中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探讨及临床应用价值

宋洪全 陈然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视神经管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行256层螺旋CT检查的视神经管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 得到MPR、CPR及径向重建图像, 配合原始轴位图像, 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神经管骨折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螺旋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视神经管骨折有效手段, 对视神经管骨折诊断准确率达100%, 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减少致盲率。

视神经管骨折;CT三维重建

视神经管是眶与颅内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视神经通向颅内的最狭窄部位,因其管径窄、位置深、骨壁薄,历来是眼眶影像学检查中的难点。视神经管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1,2]。随着螺旋CT扫描机的普及, 得以对神经管的显示及诊断更加清晰, 明确,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减少了致盲率。对吉林市吉林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视神经管骨折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诊治的15例视神经管骨折病例, 年龄17~65岁, 平均年龄41岁,男性12例, 女性3例, 均有明确外伤史, 7例为车祸, 4例为摔伤, 3例为其它原因。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扫描仪, 扫描范围从硬腭至额窦顶进行为容积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140kV, 300mA,层厚0.625 mm, 螺距(pitch)0.75~1.0,矩阵512×512, 扫描时间2~3s。分别进行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进行重建, 采集原始二维容积数据, 传输至PHILIPS EBW工作站。由2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利用3D软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 径向重建(radialreconstruction), 观察骨折的类型、大小、部位及视神经形态学改变, 并做出诊断;若2位医师出现结论不相符时, 则由第3位更高资历医师参与阅片并最终形成统一意见。

2 结果

2.115 例病例中均为单眼视神经管骨折。

2.2 骨折部位 单纯视神经管管壁骨折11例,内侧壁骨折7例,上壁骨折4例;多发视神经管管壁骨折4例,内侧壁受累者3例,上壁受累者2例;错位骨折4例, 其中3例可能刺伤视神经;撕脱骨折4例,视神经管内可见游离碎骨片影。

2.3 骨折数目及分型 骨折线20处, 其中:①管内型 ( 18例);②管外型 (12例 ) ,又分为颅口型和眶口型 2个亚型 ;③混合型 ( 5 例 )。

2.4 CT影像表现:①直接征象:最直接的骨折征象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本组15例均可见此征象。其又细分为线性骨折,仅见骨质连续性中断,骨折端没有任何移位,对位对线良好;错位骨折, 骨折断端朝向内侧,骨折断端向内可能刺伤视神经;粉碎性骨折, 多处骨质连续性中断。②间接征象:视神经管内积气3例,蝶窦积血7例,视神经增粗、扭曲4例。

3 讨论

视神经管位于眼眶的底端和眶下裂的内下侧,始发于视神经孔,向后、向上并向内至中颅窝。该管大部为蝶骨小翼的根部构成。其内侧为蝶窦和后组筛窦,中间由一层很薄的骨板相隔。因此视神经管壁极易因冲击而受到损伤, 造成管壁爆裂性或闭合性骨折[3]。视神经管正常CT解剖常规CT轴位扫描骨折显示率为34.21%。原始轴位像结合三维重建图像对视神经管的骨折显示率为100%,同时可明确地显示视神经管区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及骨折类型,准确判断骨碎片的移位方向和程度,测量骨碎片的大小, 为临床手术提供了依据。

三维重建技术方法:①多平面重组(MPR):MPR轴位成像:在矢状位图像上移动轴位线, 使其平行于鼻尖和前床突的连线, 可以清楚显示内侧壁、外侧壁、视神经、內直肌、外直肌;MPR矢状位成像:在轴位图像上, 移动矢状线, 使其重合或平行于视神经管长轴, 可以清楚显示视神经管的解剖结构(顶壁及底壁)。MPR冠状位成像:在矢状位及轴位像上分别移动冠状线, 使其垂直于轴位及矢状线或视神经管长轴, 可以清晰显示视神经管为小圆孔状骨性结构。 亦可以依据诊断需要任意转换角度, 多方位, 多角度观察。②曲面重建(CPR):利用计算机将原始轴位数据重新排列, 把弯曲组织、器官所处的体素进行选择连线, 组合为新的层面, 将他们在同一层面显示, 并且进行多角度观察的技术。临床上可以沿一只眼视神经走形通过视神经管连至另一只眼视神经管及视神经划线, 将两侧视神经管在同一平面上显示, 临床上它要和MPR及原始轴位像相结合, 全面观察, 综合分析。③径向重建, 以视神经管为中心, 10度为间隔, 进行环形重建, 辐轮式定位, 从不同方向观察视神经管各壁及周围情况。本研究采用骨重建算法观察骨质情况, 窗宽2000, 窗位700;采软组织算法观察视神经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窗宽400, 窗位50~60。均采用层厚1.3mm, 重组间隔0.4mm。

三维重建意义及优势:①在眼科疾病及头面部、眼部外伤中, 视神经及邻近结构改变, 造成视神经损伤, 甚至失明,若能早期明确诊断, 对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很重要, 尤其是对外伤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料和依据。②由于视神经管是斜的, X线摄片检查为重叠影像, 只能较完整的显示视神经管的形状。骨皮质在MRI图像上均为低信号, 所以对视神经管骨质改变不敏感。③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各壁骨质及管腔内、外情况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 均能详细的从各角度观察, 对视神经管显示更清晰, 更有立体感, 对诊断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④无需搬运患者, 改变体位, 任意角度重建, 做到一站式诊断。

4 小结

采用256螺旋CT多种算法薄层扫描,通过原始轴位图像、MPR、CPR及径向重建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视神经管骨折的类型、范围及周围视神经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信息,在临床治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总之, 25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楚显示视神经管的大小、形状、各壁骨质及周围组织结构的情况, 对视神经管骨折诊断准确率达100%[5],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致盲率。

[1] 贺永斌,姜卫国,孙鹏,等.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6,24(9):982-984.

[2] 张绪翠.视神经管骨折CT三维成像研究.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 (10):392-392.

[3] 胡福广,张庆俊.中国人视神经管显微解剖学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27(2):119-121.

[4] 李志建,叶文钦,陈忠.HRCT三维重建在视神经管骨折中的应用.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6(2): 72-74.

[5] 吴喜,刘德华,李朝晖,等.视神经管骨折CT三维成像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13(2):189-190.

132001吉林市吉林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猜你喜欢
神经管轴位三维重建
孕早期妇女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眼镜光学成像与眼内屈光力需求须吻合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