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晔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亟需一场深入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改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一、引言
由于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培养人才的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使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这场改革是全面的,深入的,囊括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怎样使学生既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又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怎样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等等。教师从早到晚在学校里忙来忙去,具体工作目标应落实到哪里?要解决这些问题,亟需一场深入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改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不少语文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总目标”表现出模糊认识。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去关照小学语文教育,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进程中评价学生个体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小学语文教师没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和学”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被大多数教师作为理想的学习方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教育教学亟待强化。
2、学生方面
虽然大多数语文教师认识到应该采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但“满堂灌”现象仍在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不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教师当然要讲知识,但把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课文肢解为孤立的字、词、句:课堂上纠缠于离开了课文整体背景的那种字、词训练,有的甚至是文字游戏。例如,填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成了常见的现象,脱离了语境的造句和名词解释,常使学生不知所措。
3、教学过程方面
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在规定课时内基本完成教学内容,但其中只有少部分教师能顺利完成,这部分语文教师表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的安排与学生实际能力并不完全适宜。有教师甚至反映,我们现在几乎不会上课了,不知抓教材里的什么?有些课文篇目观念新了,但难度大了。课后习题要求过高,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内容少,练习无从下手。这种现象极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
三、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改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总认为小学生思想不成熟,个性不独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比较专制,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克服唯我独尊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必须改变,语文教材不再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唯一寄托。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主动改革语文课程,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语文课堂,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授课。
2、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情境”的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安排一定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供小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一定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向学生设置一些语文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解决,如此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不同的小学生的智力、心性、爱好、特长是不一样的。小学语文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能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别。为了使小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面向所有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各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进步,使一个班级中高、中、低水平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发展个性,这样才不违背素质教育的初衷。
总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见到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