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若苓(北京大学中文系)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在永嘉郡写下的名作。永初三年(422)五月,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逝世,太子刘义符继位,六月徐羡之、傅亮等人辅政。七月,谢灵运出发前往永嘉郡。在谢诗中有一首《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发都》,可以为证。他在永嘉待了一年,便告病回到老家会稽,因此,《登池上楼》应该是写于次年春天,也就是宋少帝景平元年(423)的春天。
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其中谢灵运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还需要对永初、景平这几年的政治背景以及谢灵运与刘宋政权的关系有一些了解。谢灵运“出守永嘉”的原因,《宋书·谢灵运传》里是这样写的:“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似乎是他对新上位的执政者也就是徐羡之等人,多有不满的言论,为徐羡之所忌,被迫离开。
这一次离开,于谢灵运本人来说是政治上的挫折。对于刘宋政权,谢灵运本来就感情复杂。谢家在东晋乃是第一等的门阀士族,彼时刘姓家族的地位是无法与谢氏相提并论的。刘裕篡位后,将谢灵运的爵位由公爵降级为侯爵,将他的食邑由两千户降为五百户,又不予他具体掌管政治事务的实权,仅仅以文士待之,其地位自然远不如在东晋之时。因此,《宋书》本传里写他“既不见知,常怀愤愤”。这“愤愤’之中,恐怕既有对门第不如自己的刘氏政权的蔑视和不满,又有不见用的愤懑和不平。谢灵运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接近权力的顶峰,他与爱好文籍的庐陵王刘义真交好。《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里记载刘义真曾说,自己倘若得志,当以谢灵运、颜延之为宰相。后来辅政的徐羡之,还曾经使人劝诫刘义真,让他不要与谢灵运等人太过亲密。只不过,刘义真终究没有得志,少帝即位后,政权掌握在徐羡之手里,刘义真为其所嫌忌,后被废为庶人,又和少帝—样被徐羡之所杀。
《登池上楼》正写于谢灵运被当权者逐离出权力中心,徘徊于边缘之地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为了排遣精神上的苦闷,他肆意遨游,于山水和玄理之中寻求寄托,本传中写他常常数旬在外游玩,永嘉诸县他都有涉足,而不理民间诉讼。这种苦闷和寄托的方式,使得谢诗中含有的深沉的情感,常常被掩盖在游山玩水的秀句和不易读懂的玄言之中,不易被人注意。后人论诗,提及谢灵运,也多谈论其“白云抱幽石,绿筱湄清涟”“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样的警句,说其炼字之精妙、表达之自然,在晋、宋繁复的诗风中如“清水出芙蓉”一般。这些固然是谢灵运诗歌的妙处所在,但其情感的深度和沉淀,也是谢诗令人久读不厌的原因之一。
这种苦闷的情感,似乎首先来自一种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境,正如此诗中所写“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进德”谓君子进德修业当及时,是济世之志。谢灵运此时遭到权力中枢的排挤,以前尚有“进德”的可能,如今却是毫无机会;“退耕”犹言退隐山林,保真守志而全身,这也是谢灵运诗中常常写到的自己一贯的志向,但此时此刻,他仍在仕途之中,并不能真正忘却世事,又生了病。以其高门大族的生活方式,如陶渊明般的亲自耕种,显然是他“力不任”的。正因为这进退两难,谢灵运在此诗的开篇便写虬龙能够沉于渊底,保真全身,飞鸿能够翔于天外,远音回响,虬龙飞鸿,退进皆能得其所,而自己,却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中,所以愧云而惭渊。《文选》李善注认为,“飞鸿”的选择也是远离世事,全身而免害,可将这两句与后面的“进德”“退耕”连看,前六句的意思应该是两两相应的。因此,“飞鸿”应与“薄霄”和“进德”相应,而与“潜虬”相对,乃“进”意而非“退”意。
谢诗中的情感,又常常包含了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生命的欣喜和哀愁。同样是永嘉时期的诗作,《晚出夕射堂》写“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一幅颜色鲜亮的秋日之景,仍然让他感到时节移动的悲戚,与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哀融合在一起,便有“感来念已深”。《游南亭》写“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本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入夏之景,却紧跟以“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明明还在盛时,却已经想到了衰时的悲哀,想到了自己的生命的凋零。这种悲哀与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欣喜是融合在一起的,是西晋以来“感物”传统的延续。在《登池上楼》中,我们也能看到几种感情的糅合。在这首诗里,谢灵运看到的是初春的景象:一切都刚刚开始,秋冬的风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初春的气息。阳光融化了旧日的寒冷,池塘的草开始生长,连树上的鸟叫声也变了——这是一幅温暖而令人欣喜的初春图卷,大到整个季节气息的变换,小到鸟鸣、草长这样不易为人察觉的细节,都在这四句之中。日常的生活中,在四季分明的地方,我们也不乏这样的体验:在持续数月的枯寂寒冷的冬天之后,某一日惊喜地发现柳树抽出了第一枝嫩芽,枯黄的草地又开始泛出淡淡的绿,山桃结出了它的第一个花苞。这时湖边的风不再寒冷刺骨,又没有一丝多馀的热气,而是带着阳光的温柔和明媚,轻轻地拂过皮肤。年复一年,尽管这样的体验有许多次,但每次都会让人欣喜。然而,《登池上楼》中谢灵运的体验要比我们更加深刻,正如诗中所写,他不仅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心情沉郁,而且还是一个病人。他甚至在长久的病卧中忘了节候的变化,在远眺的瞬间与景物猝然相遇,才忽然发现了春天的来临——他更能感受到外物的细节变化所带来的欣喜和感动。
然而,初春的欣喜和感动之中,也还是带着些寂寞的。春草自生,园禽自鸣,它们毕竟都是外物,一切的美好的变化,除了让人感到时光的流动以外,又与这个卧病之人有什么关系呢?在“池塘生春草”这两句当中,其实已经藏着伤感了。于是,谢灵运又写道:“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他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其二是《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两句诗都在写春日美丽之时,伏下了哀伤的种子——对他人的思念。《招隐士》的萋萋春草中,哀叹王孙不归的背后,难道不正隐含着人的寂寞吗?谢灵运也是这样寂寞的。从“王孙”“公子”来看,他或许是在思念尚未被废黜的庐陵王,但也有可能并没有思念什么确切的人,只是又是一年春时,冬天的凝固结束了,时间又开始流动了,万物都已变换,唯独自己,依旧是一个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处于边缘的人,怎么不让人“萋萋”有感呢?不过,谢灵运的寂寞并不是—发而不可收拾的,他没有太过伤感,也不愿意任其生发,因为在这情、这景中,多多少少包含了一种“自然之理”,将情收拢:时节自然是要变换的,草长鸟鸣,这也是自然会发生的,诗人所感受到的,是天地运转不变的规律,而人也正是在这规律之中的。因此,这样的诗情,是可以被收入看似寡淡的、理性的结尾之中的。
正是因为谢灵运诗中的感情藏得这样深,这样微妙而不易察觉,谢诗才给人一种初读但觉枯燥难懂,反复体会却觉得回味无穷绵绵不断的感觉。除此以外,在诗歌的章法上,谢灵运也是谋篇布局的高手。《登池上楼》一诗,人们往往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之上,从各个角度阐发其佳处。其实,若从全诗中单抽出这两句,写景的细致和生动确实是有的,特别是其简单易读而清新自然,在晋、宋诗风那样繁复绮丽的整体环境中,甚至在谢灵运本人的诗作中,都会显得十分突出,但这些并不足以构成此句名传千古的全部缘由。说到谢诗之病,人们常常说其“有句无篇”,其实,“警句”的突出,往往是在谢灵运对全诗的精心布局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登池上楼》正是如此,如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所言:“‘池塘生春草’,且从上下前后看取,风日云物,气序怀抱,无不显者。”这样的名句的妙处恰恰要在全篇之中,方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虽是写景抒情,但还是以一个叙述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是人的感受的变化,我们的感受也是全随着诗中之人感受而变化的。全诗始于一个相当低沉的调子,前六句以比兴来写自己的困境,七八句交代在这困境之下别无选择,只能遵循着仕途的起落,来到永嘉这个偏僻的海边之郡。在这里,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生着病,躺在床上,对着空空荡荡的林子。“空”字所体现的,正是诗人自己的感受:独自面对空寂的、孤独的环境。前八句是诗歌的第一层,交代来到永嘉时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是低徊而沉郁的,对心情困境和“生病”二事的强调,为后文的变化奠定了基础。从“衾枕昧节候”开始,诗歌的调子渐渐上扬。诗中之人从昏睡中醒来,勉强迈开脚步登上池上楼,向外窥望,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他听到了远处的波澜,看到了山川的全景,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感受到天地之间那全面的时节的变换。这八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模糊到明确,从整体到细节,包含了耳之所闻、目之所见乃至心之所感。我们仿佛跟随诗人先闭眼听到了远处不可见的海的波涛,睁开眼便遥遥望见了险峻的山岭,又呼吸到一丝春日独有的新鲜的气息,最终将目光和耳朵转回,落到近处那切切实实有生命的草木鸟兽的变化上来了。先写“衾枕”,目的重在“窥临”;先写“倾耳”之虚,重点又在“举目”之实,一切气候的整体变化,都是为了最终落到生命的欣喜上。“池塘生春草”两句,无疑是诗歌铺垫了许久所达到的高潮,前面的低沉、苦闷到慢慢开阔、新鲜,从低到高,将这两句诗托上了全诗最为显眼的位置。这两句当然精彩,然而之前的每一句都必不可少,其顺序也不可调换。我们所见到的“警句”,并非是我们全靠自己“慧眼”凭空得来,而是谢灵运让我们看到的——他是有意将这两句作为全诗的“诗眼”的。在这之后,他便渐渐将高扬的调子收回,对景物的描写戛然而止,诗歌开头那寂寞的情绪似乎又回来了,但层次又有了变化——他虽然将诗歌收回“离群”“索居”中去了,但这次,他决心要遁世。他离群已久,所谓的“群”,当是指京城政权中的群人,这又与前八句有了一个呼应。最后,谢灵运将诗歌以一种深藏的、理性的方式收住。“持操”字面的意思是“保持操守”,强调的是一种世变而人不变的独特的道路,能够保持操守的又岂只有古人呢?谢灵运打算将一切的苦闷、矛盾收入“无闷”之道中。“无闷”出自《周易·文言》,为“潜龙勿用”作释:“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这是用来形容隐者遗世索居的心境的,也就是如《文选》李善注所说,谢灵运最终决定遁世隐居去了。
可以看出,《登池上楼》一诗通过这样精巧的谋篇布局,将感情高低协调,又收放自如。就结尾而言,虽然是谢诗中常见的言遁世之志的模式,可能会被论者讥为“玄言的尾巴”,却很好地收拢了全诗的感情,使一切欣喜、悲愁、寂寞归结到一个平淡而又玄远有馀味的结局之中,与前文里用景和情的变化所展现的“自然之理”相得益彰,也是全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诗中典型的作品,它所展现的,是谢灵运将情、景、理三者结合的能力、谋篇的精细以及景物描画的字句之美。在这些方面,谢灵运无愧为六朝第一流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