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昌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陡岗中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积累是创新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猎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的优美篇章,它们就是学生现成的老师。卡斯特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从分析课文开始,这种分析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引导学生多积累各种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对各种知识接受越来越多,对文化内容研究越来越深后,作文过程中也就越有可能通过随机组合变成创新。当然,知识的积累是个大概念,我只是谈创造性地积累课堂知识素材;用好范文,以点带面,求活求新,从而收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效果。
如讲授《孔乙己》时,通过分析孔乙己形象的塑造方法,引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等,通过众多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出不同时代、不同主题、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相似的表现手法。总之,作文创新教学,首先要创造性地积累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为写作准备基本的、必要的知识。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特别要求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消化为自己的东西;提倡多读书,多吸取别人的知识,拿来充实自己,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进行分类并做好标签,以便“零存整取”;放手让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总之,只有在生活、学习中注意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言吾之所欲言,内容便应笔而生,如“源头活水,滔滔不竭”。
初中作文教学再也不能走技术主义、形式主义的老路了,只有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方能开创作文教学的崭新天地。?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写作生活文和科研文,注重写作的实效性,是引发和培养初中生作文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文就应该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活给了我这样一条真理:让作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作文。
不少中学生的作文脱离生活实际,内容显得空洞。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的浅见是:出示作文题之后,不要立即逼迫学生写作,而应倡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在生活中实地考察;让他们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并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境,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有感可发、有话可说了。例如我让学生写《我的老师》一文,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雷同,有非常明显的编造痕迹。殊不知,教师的兴趣、爱好及业余生活等,同样能反映其品格和形象。因此,第二次同题练笔前,我先让学生采访教过自己的老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等,并认真做笔录。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了真实可感的内容,写出来的教师形象也丰满了许多。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教师只有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重视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即作文内容生活化,才能解决作文“无可写”的问题,帮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来。
教师引导学生把考察、种植、参观、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有趣的情节、获得的知识及获得的过程写下来。如,在生物课上组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后,让学生写科研活动文。学生亲身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肉眼看不到的新奇微生物,因而写作时充满兴趣,感受很深。有个学生写出了如下生动而具体的句段:“下课后,我端来从‘鸭子’塘里弄来的水后,便用塑料管沾了水,滴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连忙通过镜头,仔细地观察起来。”还写道:“我一边看,一边旋转着镜头。只见一些如芝麻大小的东西,在里面‘跑来跑去’,真有意思。它们有的像草鞋底,周身长满了细细的汗毛;有的像圆溜溜的西瓜;有的像把扇子;有的像朵喇叭花。”这样的题材无疑是真实、生动、深受学生欢迎的。
作文评价也应有创新的意识。首先要注意几点:1.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尊重并信任他们;2.讲评过程中尽量引进时代的“活水”进行再创造,改善效果;3.优化讲评过程,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放手让学生批改讲评是个不老的新方法:1.明确要求具体化。如作者要字迹端正,文章不少于三处修辞,结构上要前后呼应等,评改者眉批不少于三处且不少于30字,点评不少于50字。2.写好评语及评改体会。习作者要求在评语后写好100字以上的感受,也可以和评改者争论探讨。3.学生具体讲评。由批改者上台评讲,要具体到某人某文某句某词,分析优点后剖析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评讲时,被评者可当堂质疑,讨论最终达到意见统一。4.教师归纳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