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途径

2013-02-01 22:25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悟意境古诗词

■ 吕 霞(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意境是诗词的最高美学层次,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语文课程标准》也指明:“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对初中阶段语文古典诗词意境教学的探析,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有价值的课题。

一、古诗词意境教学现状

经过小学六年的积累,初中学生接触的古典诗词已达到一定数量,但如何揣摩吟味、涵咏和体悟,尚有一定难度。为了消除语言隔阂,方便学生阅读,许多教师习惯把整首诗词逐字逐句转化为现代书面语,甚至把能否翻译作为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该诗词的依据之一。例如教授《绝句》时,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翻译成“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鸟飞上了青天”、原诗中的诗情画意、袅袅余味便在这白话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这两句诗由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景物组成,但诗的意义绝不是这些景物的简单堆砌和相加,而是各个部分的相互交融、渗透。诗中四种鲜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音和身影,形成极有体悟价值的美学意境。这种立体画面,活泼、轻快、充满动感,透露出的是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不仅给人以细腻又开阔之感,还有自由自在的舒适,一种向上的奋发。甚至,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诗中数字的体悟,再联系诗人此时的境遇,体味诗人内心的复杂。如果不通过揣摩涵泳,靠白话翻译,岂能体味到如此丰厚的诗歌意境?

多年以来,古诗词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基本是“释题—读通诗句—解释字词—串讲诗句—总结思想”的五步法。教师琐屑的肢解破坏了诗词赏析的整体效能,架空分析更是剥夺了学生开展审美想象的空间,加上初中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词意境的体悟更是遵循教师个人的指导。

例如,九年级有一道关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赏析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学生的答案都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一定比现在好等,都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而这两句的原意,没有一个学生答出来。通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线路:落寞、愤懑—思旧、怅惘—愤慨、谴责—感激、互慰,基本无多大变化。但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因为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喻人世变化,所以被后人延伸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即使在失意失败的时候也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等。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可以对这两句诗有自己的阐发和理解,但是如果把这样的理解代入原诗,说刘禹锡有达观的心态,说这两句是“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说“作者自喻‘沉舟、病树’,表达了‘新的事物必然代替旧的事物,社会、人类必将发展’的观念,则是对诗人、对原诗的大误会了。试想,既然诗人在颈联中已经流露出乐观豁达的心态,尾联中何必还说“暂凭杯酒长精神”呢?遗憾的是,中学语文教参上也是这样的解释,教师又据此架空分析,用程式化、线性的教学操作,抹杀了诗词的审美意境,甚至曲解了作品的原意。

二、古诗词意境教学实践

面对这样的诗词教学误区,我们有必要作一些探讨和改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实践,主要是创设诗意的教学意境。所谓教学意境,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主观的“意”和教学客观的“境”相结合的一种最佳的教学艺术境界。诗意的教学意境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抒情性,以情激情;创情景性,设境生情;融审美性,以美促情。这种教学意境的设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为创造“圆美流转如弹丸”的教学意境,我们可以试着进行以下教学实践。

1.创设诗意情境,增强诗词朗读的情绪体验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诗意的教学情景。从导入语来看,古诗词的导入教学不应同于一般文章。但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为引出诗文而导入,而非为创设意境而导入,“不善于始者,失败已半”。我们可以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以抒情性的起始语言,渲染浓郁的气氛,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把学生带入作品和教学的特定意境。在此基础上,调用多媒体设施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一致的意境。带学生进入此情此景,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此时,要求学生朗读诗词,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摇头晃脑朗诵者有之,深深陶醉者有之,从无趣到知趣者有之……凡此种种,皆因事先创设了情境,从而增强了朗读的情绪体验。

2.发挥想象作用,体悟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美

我们可以通过美读激发想象。我们也可以通过类比诱发想象,先举《红楼梦》中一例,即林黛玉之死和宝玉完婚在同一时刻,一边是红烛新人、热闹非凡,一边是冷夜孤灯、香消玉殒,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叫反衬,反衬能够使悲情更显悲切,继而告诉学生古诗词中这样的写法屡见不鲜。“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清雅安适与整首诗表达的孤寂愁苦之情,就是以别人的欢乐、团聚反衬游子乡愁的浓重。通过描写放飞想象,如在教授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时,如何让学生体会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呢?教师结合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提问:“从这句描写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眼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一抹夕阳像浣纱的姑娘,把西天染成橘红色,万物沐浴在这柔和的光辉中,在一所草房的篱笆外,菊花正傲然怒放,它的香气引来了屋主人,他伫立观看,神态悠闲,好像完全被这美丽的秋菊陶醉了。这时,耳边忽然传来几声鸟鸣,抬头一看,原来是两只鸟儿翩翩飞向南边的山林,看着它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屋主人面露喜色地踱回自己的茅屋,屋内有甘醇的美酒在等待他呢。”通过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知觉整体,入情入神地体悟诗词意境的审美内涵

如讲授杜牧的《江南春》(原诗引用略),这首诗用艺术概括和扫描的技法,生动地勾画了一幅千里江南春景图。立体地展现了千里江南的盎然春意,但在教学时,我们往往从最后两句索出“政治”深意:凭吊南朝的灭亡,并讽刺其迷信佛教等。说诗人观赏春景时带有一丝历史感,或许不为过;但生硬地挖掘其中的政治含义,只会降低这首诗的审美价值。个别教师甚至根本不注重学生对“诗言”的感受,没有做到入情入神。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们在赏析时已经“断章取义”,甚至已经给它们贴上了赏析的“标签”,看到它们,诗的灵性、丰富性、模糊性、开放性以及美感,都荡然无存。这固然与教师们照本宣读、破碎肢解有关,但中考的导向作用更不容忽视。

诗的意境追求审美的含蓄和寄托,力图保持意境本身和它给人的感觉在整体上那种难以说清的混沌状。如果学完一首诗词,最终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几根“理性的骨头”、一个个的知识点,学生对诗词的整体美毫无知觉,“头脑中乃是断枝残叶而不是生意盎然的鲜花,是跛砖瓦而不是回廊曲折的楼台”,诗的意境已消失殆尽。不如先干干净净地面对诗词,知觉整体,入情入神,这样不但不会曲解诗词的原意,更有可能领略到诗词意境丰富的美。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动情”是关键。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想象”是教学的支点,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浸润到古典诗词深邃绵远的意境之中。“体悟诗词意境美”是教学的目标,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应让学生在“读完一首诗以后,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参考资料: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盛海耕《文学鉴赏与语文教学》,载于《教学争鸣录》,语文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体悟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