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辑视角透视职校教师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

2013-02-01 15:58
职教通讯 2013年32期
关键词:职校职教选题

秦 涛

又值年终岁末,正是各大职业院校忙碌进行科研统计工作的时候,也正是各个编辑部信箱里稿件数量堆积最多的时刻。每当回首一年的工作,自己的科研成果项目一栏里是满满当当亦或是空空如也?一喜一愁,其中滋味也只有当事教师者本人最能深切体会。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一年中可能要忙碌于在职培训、备课教学、带实习生、班级管理等各项工作与活动,而往往容易忽略了对自身个人评价十分重要的一环——科研工作;也有一些职校教师本身就认为其天职就是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科研工作则应是大学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无论是从学校考核的外在要求还是从自身提升的内在诉求来看,开展一项科研工作并最终形成结果都是与教师工作并行不悖的,其本身就是对教师视野与思维的一次再提升过程,它能使教师从简单的“教书匠”中脱离出来,而成长为一名具有反思能力的“教育者”。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愿意并热衷于从事科研的职校教师,他们面对科研工作时呈现出的更多是茫然与困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科学的选题?不知道用何种适当的方法开展研究?不知道怎样用清晰的语言进行论文的表述?不知道科研论文基本的写作规范?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论文如何才能顺利发表?笔者从事职教期刊编辑工作也已近七八个年头,每天要翻看、采用、编辑并校对着大量从全国各地职校教师投递来的稿件,也有机会接触并了解到一些职业院校的校长、科研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心声,所以很想就如何开展职校科研及撰写论文方面谈一点浅见。

一、论文的准备

(一)合理拟定选题

合理地设计和拟定论文的选题往往是一项科研工作的开始。而编辑在采稿时,第一个跃入其“法眼”的也正是论文的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整个科研工作的灵魂,体现的是科研工作者的中心思想。那么,职校教师的科研选题应从何而来?其实答案就在其身边、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之中。一线的职校教师已经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收集了很多宝贵的研究资料,从中稍加提炼并辅助以思考就将是一项非常合理优秀的科研选题。笔者在从事职教期刊采稿的过程中以及同一线职教教师接触时发现,职校教师常常会流露出一种担心和抱怨,即自身科研的理论性不足。如果将职教科研分层为“宏观”、“中观”和“微观”,那么职教教师的科研立足点应当是“微观”更为适恰。微观世界中的职教科研既不代表其微不足道,也不意味着毫无价值;而恰恰是微观世界中的职教研究才更加生动丰富,也更显弥足珍贵。“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是每个科研者都懂得并且颠簸不破的真理,但反观当前的职教科研呈现出的更多是“理论”与“实践”各成一家的局面,专职研究者占据着理论的高地却不肯放下身段走下神坛,一线的教师却又徒有一身宝贵经验而无法得到提升与超越。“理论”与“微观实践”的融合,即所谓的职教教师所期盼的“接地气”,这确实是当前职教研究实现本土化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社会在对职教期刊的评价和导向上,也应打破 “唯理论至上”的标准,转而多关注和转载一些职校教师原创的“微观理实性”文章。除了外界的推动,职校教师对自身科研水平的认知与提高也十分重要,“理论”与“实践”本就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命题,要坚信“小选题”一样能做出“大文章”,职校教师不能也不应跳脱出自己工作的实际,盲目为了“科研”而科研。随着国家对职教事业越来越重视,当前的职教科研立项也越来越多,每年从国家到学校纷纷立项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职教类科研课题,无论是亲自申报还是积极参与,对于仅就“选题”还感到茫然的职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恰当选取方法

恰当地选取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关键。如果说一个好的选题为一项科研工作注入了灵魂,那么选取恰当的研究方法则是为其提供了一个助推器。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研方法也无非是帮助研究者将眼中所呈现的主观世界中的经验之物转化为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世界中的规律认识的一种工具。或者说,它能使你所从事的研究更加靠近“科学”,从而具有“科学性”。如果把科研活动比作一场游戏,那么科研方法则是教会游戏者如何进行这场游戏。因此,职校教师学会并善用一种或几种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审稿中经常会遇到部分职校教师直接将备课的教案写成论文的情况,并且在汗牛充栋的已发表和未采用的职教论文中也不乏很多“问题+对策”、“现状+思考” 或“探索+实践”式的文章,总体看来这些论文几乎大同小异、千人一面。究其原因,与其说职教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不如说他们还没有理解做科研的真正含义。当然,强调科研方法,也不是鼓励研究者走进为了“方法”而方法的误区,并不意味着发放几份问卷、搞搞调查、写写报告就简单了事。笔者在编校个别文章时,甚至有发现过作者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相加不能为百分之百的状况存在。因此,在选取和应用科学方法的时候,严谨科学的态度也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发现,职校教师的论文似乎大多都洋洋洒洒自成一家,却鲜有人将他人成果加以归类及尝试总结的。如果将研究方法简单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的话,那么这两种研究方法之始都绕不过对前人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其实职校教师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不如从撰写文献综述进行起步,而一篇好的综述或述评却往往被职校教师所忽视。

二、论文的撰写

(一)遵循写作规范

“无规无矩,无以成方圆”。虽然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种期刊林林总总,而各家对投稿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作者在动笔之初就对刊物投稿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笔者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时常能接到职校教师打来询问投稿要求的电话,而在编稿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文章中缺少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基金项目不标注级别、名称、项目编号,作者简介中性别、职务(或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不完整,引用他人的参考文献中不在正文中标注、出版物不注明年份或页码(期刊不标注期数、报纸不标写日期)等情况,更有甚者个别职校教师连自己的姓名在论文中都忘记留下。这些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及规范通常在一本杂志的扉页或封底处一般都会长期连续刊载并加以告知,但在每期的审稿过程中都会出现如前所述多种多样的问题。除此外,在正文中还有的作者将论文写成了工作日志,通篇没有一个“一、二级”标题的分级。由此看来,写作规范的自觉训练和素质养成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它关乎到作者本人是否把科研当成为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来对待。

(二)不断修改完善

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为人所周知,而职校教师对自己写出的科研论文也应秉承同样的态度。如今作者的论文投稿大部分已实现数字化,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发送一份E-mail即可完成,但在此前是否曾对自己的作品几经斟酌与修缮?笔者在编校来稿的过程中,时常在整篇文章中遇到多处错字或漏字的情况,诚然编校稿件理应就是编辑的本职工作之一,但仅从这一点细微的瑕疵与纰漏便能反映出,作者于投稿前并没有仔细通读或检修过自己的论文。还有的作者在文字表述或形式架构上存在词不达意和前后混乱的状况。而结构松散、思路紊乱的论文,最好不要急于寄出,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论文论点比较明确,文章也有实际意义,即使结构有些毛病,编辑也会帮助修改的,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1]一般来说,编辑遇到此类稿件一般会退给作者进行返修,而职校教师在接收到退稿后也一定要按照编辑给出的具体建议进行认真修缮。反复修改是写作的一般规律,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修改的真谛。[2]其实,论文修改既是对读者的负责,又是一个作者自我提升的进步过程。

三、论文的投稿

(一)多方了解,有的放矢

写作是为了投稿,投稿是为了发表,要达到此目的在写作前就要了解和考虑以下情况:想给什么刊物投稿,什么时候投稿,了解刊物的宗旨,读者对象、报道内容、所设栏目,该刊的收稿范围、性质、水平等。[1]同样,职校教师只有通过多方了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稿件刊发的命中率。虽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刊发职校教师科研或教改文章的杂志也越来越多,但是一些投稿的基本规范还是需要尊重与遵守的。笔者在接收来稿时常常发现,一些作者把文学散文类的稿件投递到职教期刊的邮箱内,还有一些作者的邮件收件人一栏上出现密密麻麻、一长串的期刊接收地址。这种盲目乱投和一稿多投的“撒大网、多捕鱼”式心态也是要不得的,尤其是对一稿多投者,一旦文章被两家期刊同时刊出给其工作造成被动,往往此作者就会被自动列入黑名单。其实,期刊本身也有建设和培养一支稳定和优秀的读者和作者队伍的需求与愿望。而职校教师在向一本刊物投稿前,不妨先尝试从一名忠实读者开始做起,关注其成长与发展、分析其变化与走向,通过长时间的跟踪与了解,然后尝试练笔写作,再有针对性地投稿,往往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投稿的刊中率。

(二)加强联系,有效沟通

发送邮件或投递信件以后并不意味着投稿工作的结束,在一定时期内追踪稿件的审阅进程,加强与采稿编辑的联系,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在某种意义上更显重要。笔者在接收稿件时经常发现,一些职校教师在纸质稿件或电子邮件中忘记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或邮寄地址,致使论文被采用需要某些细节的返修不能及时联系到作者,或者是论文刊出以后样刊邮寄的过程中发生丢失的情况。由于大部分期刊社的来稿量往往很多,无法做到所有退稿都一一告知回复,一般都有一个用稿周期的时间规定,而在此期间作者如能及时和编辑进行联系与沟通,了解稿件被退用的原因并主动提出返修的意愿,则很有可能争取到一个从退稿到退修的机会。另外,来稿量最多、作者也最急于发表的时间常常会出现于年中和年底两个时期,许多职校教师年中要进行职称评定、年底要进行科研考评,临时抱佛脚的状况就会最为突出,而如果其平时就能与编辑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期刊的选题及出刊计划等,及早动笔写作从而投递稿件,便会有效规避扎堆发稿的风险。

[1]李文仁.漫谈论文的写作与发表[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63-64.

[2]李靖.谈论文修改的意义与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S1):232.

猜你喜欢
职校职教选题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