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雷 张 燕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300222)
环境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与环境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借助于教育的手段,为每个人提供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等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 具体包括: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提升人们的环境道德素养,丰富人们的环境知识,促进人们了解并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最终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环境教育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等院校所重视,不同于传统本科院校的滞后性、内化性,高职院校以实践性、综合性、显著性为表征,对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保障机制的建立等都有鲜明的外部驱动特征。
职业院校的环境教育带有职业性,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需要运用的。 有了这种明确的认识,学生在将来工作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将知识运用到工作岗位上, 尽可能地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更加重视专业领域的环保技术研究,从而推动环保技术研究工作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1997 年12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召开了“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主题为 “教育和公众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未来服务”,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教育。 这次会议是教育尤其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会议提出了面向21 世纪的环境教育新取向, 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为面向可持续发展。 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 指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取代环境教育, 并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主流教育观点认为, 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地植根于环境教育之中, 而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最好的媒介是职业教育, 环境教育是种子,职业教育是土壤,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果实。
职业院校的环境教育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应用方面的环境知识,同时也包括道德教育,使他们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提高忧患意识,逐步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且在未来岗位上可以选用合理的工作方案和技术,采取正确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尽量减少工作对环境、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成为一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所需的“绿色”劳动者。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它既要遵循教育整体系统的发展规律,又要因环境与教育的特殊性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环境问题是人类长期向大自然掠夺索取造成的,人类在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造成环境问题者分布于各个行业中,有的职业与环境问题有直接关系,而有的职业则是通过间接途径作用于环境。 例如,公交汽车排放的尾气,虽然操作者是司机,可真正影响空气质量的是汽油生产厂商或汽车制造商。 如果他们能把汽油提炼得更纯或能把汽车改造得更节能,那么我们的环境状况可能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因此,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对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各个层次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不能忽略了少数看似无关其实至关重要的职业。
职业院校并非以传统学科为基础,它们更侧重实际的操作性与综合性,并且每个地方的职业教育的开展都是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入手,对劳动力市场职业特征和职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 专项能力进行分析后逐步展开的,根据地方特色的不同,存在不同的教育内容。
在职业院校中实施环境教育,必须充分结合不同职业中的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不同要求,区别对待,分层实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在职业院校进行环境教育是最经济且收效最快的。 因为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工作在第一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环境知识与技能,并且都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可以更快地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去,对解决整个国家的环境问题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因此,要正确有效地利用环境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反馈性,及时迅速地调整教育实施的内容与方法, 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目标,不仅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要符合环境发展的规律。
在我国大力推进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学校教学活动来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职业院校中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进行课程教学,因此,必须开发适合于职业院校的环境课程。
课程定位 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是定位于素质拓展课程,将环境学科基本知识作为通识教育,普及环境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定位于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环保意识,具备“绿色职业”判断力并且掌握在职业中所需的环保技能。因此,环境教育课就是遵循学生心智成熟度和未来职业需要合理开设的有关专门课程,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系统讲述生态伦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唤起学生的生态伦理良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
课程内容选取 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建议采取 “一主多辅”的公共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列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 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一批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选修课,如“环境与健康”、“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与旅游”、“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清洁生产”、“环境经济学”等,并且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门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
课程的组织 (1)渗透课程组织模式,也称多学科模式,教师可以把课程知识与相关的环境知识相结合,巧妙地把环境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中。 例如,在进行专业理论教学时渗透相关的环境理论,在进行技能课教学时关注如何以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式完成任务。 此课程既容纳了相关的环境内容与技能,又不会破坏原有课程的完整性,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组织模式。 (2)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在各个领域中选取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方面的主题,将其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门独立的课程。如农牧业可开设 《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等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绿色食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政法系可以开设《环境伦理学》;教育系可开设《环境与社会学》等。 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探索职业领域的环境问题,学习系统的环境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程评估 环境教育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意识和价值观层面, 是通过日常语言与行为表现的。 所以,在进行评估时,不能单一地采取定量的评估方式,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于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可依据传统的评估方式进行, 如笔试考查关于环境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考查在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考场考察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 也可以通过观察言行考查教育效果。 课程评估也不能单独采用终结性评估,而要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职业院校的环境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实验操作课进行的,所以,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组织领导力等都是教育效果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学生在每堂课的表现状况进行记录,以便日后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上述4 步,完成了对课程的开发, 但要使理论变为现实,还必须借助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1)“头脑风暴”法。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此方法的目的在于产生新的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进行环境治理讨论课时,我认为运用此方法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并且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更能激发人的热情, 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2)户外教学法。 户外教学法是专门针对环境教育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法,此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自然知识和技能, 形成价值取向。 在接触大自然时,鼓励学生结合和了解与其最密切的周围环境,形成更大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例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对酸雨进行跟踪检测,统计分析检测数据,并在课后写出有关防治酸雨的小论文。 学生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锻炼了专业实践技能,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和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环境观,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
显性课程是通过正式教学来进行, 具有直接的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课程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内隐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 隐性课程不仅存在于一切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中,甚至根植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其影响力有时会超过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作用效果是非预期的,是在非目标状况下意外获得的,所以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因此,我们应格外注重对隐性课程的开发, 更好地利用其积极的方面,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消极影响。 隐性课程资源随处可见,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它的眼睛。
每年的3 月12 日的绿化植树节、4 月第一周的爱鸟周、4 月2 日的地球日、5 月31 日的无烟日、6月5 日的环境日等,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内外举办的专刊、板报、展览、广播、演讲使群众受到教育。
学校也可以组织师生深入工厂参观实践,对驻区企业、河流湖泊进行定期监测, 收集有关资料、数据,获得第一手材料。 通过考察使学生亲身体会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控制环境污染的必要性,使他们增强亲身感受,深化他们的环境意识,激发他们学习环境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强化他们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校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建设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学校成为“对环境友好的学校”,塑造一种环境友好的教育氛围,也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使他们产生对环境友好的情感。
学校领导者的观念及政策对学校环境教育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对职业院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环境觉悟与责任感的培养,有效地推进环境教育各项活动的实施。
丰富的环境知识与技能是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 教师自身必须受过环境教育的熏陶,具有丰富的环境知识和熟练的环境技能。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侧重于知识教学,忽视在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中实施环境教育。 因此,教师应通过参加培训班、出国访问、调研等方法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
正确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 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把环境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同时通过他们自身心理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形成一定的环境道德和价值观。 教师在进行环境教学时,尤其是将环境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时,选择性和灵活性都很大,这就使环境教育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教师对环境教育内容的选择, 对环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整个环境教学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促使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身作则的品质是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保障 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养成。 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实现普通教育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对象的环境教育目标。
为了切实加强职业院校环境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巩固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成果,应该把环境教育与德育、体育、智育放在同等地位,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将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日常考核,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将环保教育绩效指标与教职员工的奖金、学生的奖学金挂钩。 例如,学校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等组成的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橱窗,看是否进行绿色宣传;派人轮流检查校园卫生,看是否做到保护环境; 随时抽查听课,看教师是否进行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学校年度考核评估中予以加分;对成绩较差的部门和个人则进行惩处, 奖惩分明、公平公正。
环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参与,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效配合。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子女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如节约水电资源、不浪费粮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选购绿色食品、 使用环保电器和生活用品、使用布袋购物等。 只有从小培养子女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使之养成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才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道德基础。
学生可以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环境知识为周围的人服务, 为社会服务。 例如,利用节假日集体到附近社区参加为社区服务活动,还可以会同环保、 科协等有关部门进行 “环保夏令营” 或社会调查,使学生到社会和大自然中观察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现象, 从而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会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产生自发保护环境的情感。
家庭环境教育让子女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学校环境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环境知识,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社会环境教育则为人们的环境行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去尽情展现环境保护技能。 这三方面在整个环境教育过程中担负着各自的职责。 只有将学校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与社会环境教育相结合,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通过多种途径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氛围。
21 世纪的今天,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们看到的是日益暴露的环境问题,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必需, 要在不对后代人生存需求构成危害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教育, 环境教育则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职业院校实施环境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把环境教育完整地纳入职业院校课程之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结合各方力量,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真正付诸行动。
[1]武菁艳.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特点[J].教育研究,2005(5).
[2]尹世香.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教育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3]炳军.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广州市中专化学教研会课题组.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环境保护客体的建设与开发[R].广州: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03.
[5]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