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指导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

2013-02-01 10:50沈庆宁高秋香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名师青年教师阶段

郝 杰,沈庆宁,高秋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北京 102249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机制。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个人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精神的积累与提高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阶段进行科学的划分,对于高校管理者了解教师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种:卡茨(Katz)提出教师成长发展可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的四个阶段;伯登(Burden)等人提出教师的职业发展分为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菲勒斯(Fessler)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认为教师成长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伯利纳(Berliner)提出,教师发展成长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等。目前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教师职业生命周期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有学者将管理学中“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教育领域,称之为“教师职业生命周期”,将教师的发展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借鉴国内外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划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专家期四个阶段,并针对教师在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了分类分层的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机制,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一、在适应期把好入门关,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适应期指教师入职后的1~3年,在这一阶段,新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熟悉高校教学过程,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为提高适应期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规定》,采取新教师助课、新开课试讲、合格课评估等多项措施,帮助新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学校聘请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院级教学专家组,通过多种方式对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把关。一是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即青年教师认定为主讲教师前需从事助教工作,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一个教学团队,并为团队中的其他课程担任助教,完成两轮助课工作才可以被认定为主讲教师。此外,青年教师每年还须完成对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助教制度的实施有效帮助了新教师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岗位,完成角色转换,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学过程,掌握教学技巧。二是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即青年教师助课结束后,需要对其主讲教师资格进行认定,院级教学专家组根据助课期间所讲课程内容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和该门课程主讲教师的意见进行认定,认定通过者方可担任主讲教师。三是实施新开课与开新课试讲制,即青年教师新开课或开新课前需要进行试讲,由院级教学专家组对试讲教师进行评估,合格后方可上课。四是合格课程评估制,青年教师一般两年内应申请主讲课程的合格课程评估,院级教学专家组对参评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和交流制度,并通过查阅教案、作业、考卷和课程小结等教学文献对参评教师进行集中评议,投票决定授课教师是否通过合格课评估。通过以上环节,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二、在成长期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成长期是教师入职后4~10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已经初步掌握了在高校开展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能力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1.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以课程、专业、教研室等为平台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目前学校已形成三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团队、校级培育教学团队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体系,教学团队的成员共同制定并实施教学团队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其他教学条件建设等内容,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变化的新要求。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更多的团队支持以及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学校形成了有利于教师广泛参与、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2.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每一个教师都是研究者,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学校提倡“教学学术”的观点,每年都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立项,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进与提升教学工作。定期进行教学改革成果评选,总结和推广改革经验。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成长期教师的培养,学校每年组织评选青年骨干教师,并给予专项经费,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并提升教学质量。

3.搭建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为激励教师投入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学校定期开展“教学成果、教学优秀档案展示活动”,通过此类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激励教师潜心教学、钻研教学。此外,每年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通过培训、点评、研讨、交流等环节,调动青年教师钻研和提升教学技能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像对待科研一样“修内功、下苦功”,“热爱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追求卓越”。学校和院系组织参赛选手互相观摩,既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又使参赛教师看到了其他院系优秀选手的精彩演示,增加了互相切磋、学习的机会,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三、在成熟期选树先进典型,鼓励教师形成特色塑造品牌

成熟期是教师入职后11~20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已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通过品牌课评选、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方式,积极选树先进典型,鼓励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升华,形成特色,塑造品牌,以此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

其中,品牌课的评选工作是学校激励中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一项重要工作,始于2001年,现在已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选指标体系和严格的评选程序。在品牌课评审过程中,“评优”与“建设”并重,请评审专家对教师进行全程随堂听课,为其每个章节的教学都提出优化建议,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学校共评选出五届、44位品牌课教师,其中9位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学校对品牌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录像,供广大教师观摩学习。品牌课教师在学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广大青年教师竞相学习的楷模。

四、在专家期完善督导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期是教师入职20年以后的阶段,通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和积淀,部分教师已经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成为中青年教师学习的表率。学校积极完善校院两级教学专家组教学督导制度,同时有效利用教学名师资源,请专家期的教师充分发挥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

1.完善教学专家督导制度

为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确保学校各项教学规定、措施的有效落实,学校聘请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组建校院两级专家队伍,采取常规督导、专项检查、教学运行信息收集等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督导,开展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合格课评估、青年教师助教质量抽查、教学帮扶、政策咨询等工作,为学校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

2.打造教学名师示范工程

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搭建青年教师学习平台,打造教学名师示范工程。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名师、名课教学观摩活动,在课程表中对品牌课教师、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名师、名课进行标注,鼓励青年教师观摩,以学习借鉴名师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艺术,提升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不定期地组织教学名师专题报告,为青年教师的教学介绍示范性经验。

综上,以教师职业发展周期理论为指导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师培养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在政策上倾斜教学,管理上服务、保障教学,在整个学校中形成了“热爱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的氛围,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1]陈德良,周萍.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48-49.

[2]周军强.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中的大学教学林[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7-10.

猜你喜欢
名师青年教师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简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